商業車險改革在2015年拉開大幕后,車險行業席卷了一股建模定價的浪潮,當保險公司的系數空間越拉越大,基礎費率也開始變得撲朔迷離的時候,保單定價無法再按照“價格打到底,費用隨行情”來混日子,沒有方向感的壓力,迫使定價系統逐步成為了各梯隊財險公司的標配。
而在精準定價重塑車險產品經營格局的過程中,我們往往會親歷這樣的場景:
一線業務員在領導下基層的調研會上訴苦:“A總,我們公司的定價系統太不好用了,前兩天我一個兩年沒出險的老客戶,報價直接給了個1.35的系數,這不是胡鬧嘛,我都沒法和客戶說……”;
“C總,咱們家定價完全和市場脫節的,我這兩天報的幾個車,別的公司都比我們便宜好幾百……”。
老總聽后也是覺得意外,拿起電話直接打給車險定價方面的負責人:“X總,XX機構反映有個單子的定價問題,你們核查一下具體什么情況”。
相關負責人接到指令后,立即組織團隊鎖定車牌、調取報文、查看因子、分析邏輯,經過一番折騰,最終給出了反饋:“領導,我們核查過了,這個單子出險情況還是可以的,但是A指標XX,在B的方面有XXX的情況,結合XXX,最終按定價策略返回了這個結果。但系統沒有業務員說的那個特殊情況的信息,結合這點也可以做一些靈活調整,具體我們和機構再溝通一下……”。
最終這個單子在兩方的互相靠近下得到了協調解決,但關于定價系統的疑慮,卻在領導的心頭久久無法散去。
定價系統的預測是否真的不準確呢?如果我們把這個問題問向不同的崗位角色,會發現有趣的答案。業務一線的反饋多半是不準,甚至還帶著憤懣,留在腦海里印象最深的,就是之前莫名其妙被卡掉的那位已維系多年老客戶;
業管團隊則認為,模型的準確性是依賴數據的,而即使如老大哥的數據體量,也難以在每個縣域的每個板塊都獲取足量的基礎數據,對每單預測賠付率這種事情的準確性,確實有限;而研發培育定價系統的技術團隊,可能也會客觀審慎地告知,模型是基于歷史靜態數據的推演,并不完全能準確反映未來的發展趨勢,是不是像極了基金推薦頁面那條斜率美妙的曲線下面那行小字:
過往數據不預示未來表現,市場有風險,投資需謹慎?
大家的看法角度不同,但指向似乎都聚焦于:精準定價并不100%精準。但我們也發現,在經歷了一些嘈雜和質疑之后,多數公司似乎還是被一股無形的力量所推動,一步一步地普及甚至適應了系統定價的思維與習慣。
為什么我們會適應一個公認的“不靠譜”體系,這背后,其實是對這套體系以及行業現實更深層次的認知。定價確實在微觀層面總是偏差于左右,但就像價值評估沒有問題,價格始終是圍繞價值波動,風險損失也會圍繞風險實質存在暴露的波動性。因此,在更高的宏觀層面,我們總是會看到定價的有效性,大數法則作為這個行業合理存在的基本法則,更是讓我們深刻理解到這個規律。這也像個案的絕對估損偏差,可以容忍在30%的正負范圍,而相對估損偏差最終會回歸至個位百分數的追求。個案的合理性不能用來判定整體的有效性,這可能是對于大數法則最基本、也是最必要的尊重。
另一方面,如果不用這套體系,當然也能夠避免上述煩惱,但,我們又準備好了更好的路徑嗎?回到人工核保的老路?且不論核保團隊是否能夠用人腦理性分析和梳理出風險定價的合理范圍,即使新時代的專業團隊可以做到,他們可以參考更個性化的因素和一線人員反饋的補充信息,對于最后一公里的定價模糊地帶做出判斷取舍,這個結果確實可能更貼近業務的風險實際,但其中存在的關鍵問題在于,這類判斷是主觀的、非標的、不一致的。我們如何去把握每一次判斷的標準和偏離程度?而主觀判斷更大的障礙在于,有更多夾帶私貨的空間和更不可回溯的合理性。
而換個角度思考,我們所面臨的定價焦慮,真的是模型的客觀缺陷所帶來的嗎?在實施方面能做的事情,或許才更重要地決定了銷售和經營的流暢水平。
*大家的模型都有bug,這樣報價真是和市場脫節了嗎?我們是否了解和檢視過自家系統方案的報價成功率?
*價格分布策略設計了從0.5到1.5,是否有這個必要?這種區間均衡下的各單報價,是否能得到想要的業務結構與成本結果?
對照當下仍有余溫的直播梗,“有時候找找自己原因吧,這么多年迭代方案,有沒有認真分檔,有沒有好好測算結構,預期與實際的回溯比較做沒做?”。我們不可能靠一個程式化的定價系統就完美地解決所有業務的定價問題,但圍繞客觀本質和實際場景,堅持深入理解、靈活修正、引導匹配,或許才能逐漸打造適應自家銷售生態的引擎,讓定價系統成為幫助我們規避系統性風險的堅實防線。
在出門使用某德導航的時候,我們經常能夠聽到一句溫馨的語音提示:“雖然前方擁堵,但您當前仍在最優路線”。是的,我們目前所擁擠在的系統定價這條路,塞滿了數據不足、反映滯后、因子缺失等問題,但它可能仍然還是目前車險行業所能前進的最優路線。即使擁堵令人困擾,但只要還能前進,我們就得看準前路,把好方向,小心翼翼地跟車緩行,或許在前方的某個路口,當匯入的車流減少,就能暢快地跑上一段,就像是我們找到了應用定價組織銷售的更好路徑。而如果你的愛車能配上慢速跟車巡航此類的功能,你就能更安全、更舒適地熬到最終的目的地。
愿行業眾生早日尋得坦途。
健康險很熱,但是這個風險很大,目前已有公司面臨集體訴訟
攜程的車行保障服務到底是不是車險呀?
往往沒想到,財險公司流行的團建居然是……
對于財險業務員來說,區分車險非車險沒有任何意義
“老三家”賺得盆滿缽滿,“車險限速”幫了大忙
“砍掉”基層機構的大腦,對中小財險公司來說是明智的嗎?
財險行業:不怕公司規模小,就怕公司太官僚
EA門店能拯救中小公司車險嗎?
在銷售物業管理責任險時,業務員要注意這個細節
為了躲避“垃圾”車險業務,財險公司閉門謝客
華泰人壽高管變陣!友邦三員大將轉會鄭少瑋擬任總經理即將赴任業內預計華泰個險開啟“友邦化”
金融監管總局開年八大任務:報行合一、新能源車險、利差損一個都不能少
53歲楊明剛已任中國太平黨委委員,有望出任副總經理
非上市險企去年業績盤點:保險業務收入現正增長產壽險業績分化
春節前夕保險高管頻繁變陣
金融監管總局印發通知要求全力做好防汛救災保險賠付及預賠工作
31人死亡!銀川燒烤店爆炸事故已排查部分承保情況,預估保險賠付超1400萬元
中國銀保監會發布《關于開展人壽保險與長期護理保險責任轉換業務試點的通知》
董事長變更后,中國人壽新添80后女總助
國內首家批發保險經紀公司來了,保險中介未來將走向何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