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很多朋友在買保險前都聽過一句話:“我們是大公司理賠沒問題,小公司理賠難”這樣的言論,對此,我個人是無法認同的,原因也很簡單也最直接,在材料不全或者健康告知有問題的時候那些所謂的大保險公司也給正常理賠么?如果是的話,好吧!那它確實是財大氣粗的大公司。
除此之外,但凡說大公司理賠好的業務人員都是在忽悠你,無一例外。
保險作為一個人一輩子擁有的產品,在選擇上還是要更加慎重,不能一昧的聽ta怎么說,而是要看具體的產品是否能夠匹配咱自己的家庭需求,哪怕它是一家大公司但不適合咱那也不能買,除了不再糾結是否要買保險,我們今天用一文幫助大家了解“大、小”保險公司的區別。
首先,我們以什么樣的形式來界定大公司還是小公司?
我們聽到大公司小公司的言論多數是從保險銷售人員的口中說出來的,究竟怎么判斷是大公司還是小公司卻沒人具體的告訴我們,對此只好靠猜大致、可能會從注冊資本金、股東背景、成立時間長短、知名度等等這幾個維度來做判斷,而這樣的判斷就一定真實、準確么?應該是很難,除非是聽到了想聽的答案。
不是行業內的人最為熟悉的可能也就國壽、平安、太平、太平洋、新華這幾家,可實際上目前國內經營人身險業務(在國家金融監管總局備案)的保險公司就已經有107家,財產險公司也有94家。這里可能大部分公司都沒聽過,但不影響它的股東背景雄厚,除了國字頭背景的保險公司,還有像中英人壽、中荷人壽、工銀安盛這些背景強大的合資公司,我們不能說沒聽過就簡單的判斷這家公司是小公司,后面我會專門用幾個篇幅來介紹合資公司的股東情況,這里就不再過多贅述。
其次,大保險公司理賠就真的更快么?
在文章的前面我就提到了一點,就是理賠資料的完整性和購買保單前的健康告知的如實性,這兩點對于無論是哪家保險公司都很重要。
保險屬于合同條款,它的每條內容都受《合同法》和《保險法》的保護和約束,這和公司性質沒有關系,只與是否符合相關要求和條款約定有關系。資料不全或者不符合合同約定的,不管在哪家保險公司買的都不會賠付,所以也就不存在大保險公司賠的更快更容易這個說法。
因此,無論是買哪家公司的產品,一定要看保險條款,這也是我在前面幾篇文中多次強調的,不要聽業務員怎么承諾,一定要看保障責任、免責條款,尤其是健康險(重疾險、醫療險)。
第三,為什么常見的大公司的保費要比小公司的貴呢?
我們知道經營一家公司會有各種成本分攤,比如人工、經營、廣告成本等,對于保險公司來說機構越多、人員越多所承擔的經營成本越大,再加上耳熟能詳的品牌溢價、廣告費用都會列入保費核算當中,保費自然而然就會增加,而最終到消費者手中的費率就會高。
對于外設機構少、經營成本低、廣告打的少的的保險公司,它能夠影響保險產品定價的費用少,到消費者手中的費率也就沒有那么高。他們會把更多的精力和成本放到保險條款中,這也就能解釋為啥那些不知名的公司保障責任能勝出的原因。
第四,在公司選擇上面我們要注意哪些方面?
我們還是要回歸保險的本質,不同類型的保險產品,選擇的維度也是不一樣的,對于增額壽險、重疾險、養老年金這一類的險種我個人的建議還是要看保險條款本身的保障責任和公司的服務能力。對于醫療險來說則是更傾向于分支機構多,服務好、背景又好的公司,這樣能夠獲得更多的醫療資源和服務。
最后,我還是想多嘮叨幾句
每家保險公司推出的產品都有各自的優缺點,有的非常明顯,有的需要仔細去看去斟酌,對于我們個人來說,要面對的還是明確自家的保障需求,沒有認真做過需求分析就推薦產品的都是耍流氓的做法,我們只有選擇到適合自身需求的產品才是最主要的,哪怕咱從來沒聽過這家保險公司也不用擔心,有國家的《保險法》給咱管著呢。
化繁為簡將晦澀難懂的保險條款講清楚就找咱--您的專屬保險經紀人:
關于家庭支柱保險配置的幾點建議
寶寶的重疾險配置你得這幾方面去考慮
新生命周期表對人身險的影響
自由職業沒有固定工作單位如何規劃養老金
重疾險保額:守護生命健康的堅固防線
保險各險種擬人化:生活中的守護者
想了解中端醫療險?看這一篇就足夠
集中回答你所擔心的保單(資產)安全問題
不能不知道的核保結論
婚前購買的年金,是否視為個人財產?
華泰人壽高管變陣!友邦三員大將轉會鄭少瑋擬任總經理即將赴任業內預計華泰個險開啟“友邦化”
金融監管總局開年八大任務:報行合一、新能源車險、利差損一個都不能少
53歲楊明剛已任中國太平黨委委員,有望出任副總經理
非上市險企去年業績盤點:保險業務收入現正增長產壽險業績分化
春節前夕保險高管頻繁變陣
金融監管總局印發通知要求全力做好防汛救災保險賠付及預賠工作
31人死亡!銀川燒烤店爆炸事故已排查部分承保情況,預估保險賠付超1400萬元
中國銀保監會發布《關于開展人壽保險與長期護理保險責任轉換業務試點的通知》
2024年新能源商業車險保費首次突破千億元
連交十年保險卻被拒賠?瑞眾保險回應:系未及時繳納保費所致目前已妥善解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