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天之前,一個工作上多有交集的兄弟(也是公眾號的讀者),和我說法商很有用,想系統的學習,問我應該怎么學,并建議我將方法介紹給大家。
之前就有計劃要掰扯下這個問題的,這次正好趁著兄弟“約稿”的由頭,就來向大家匯報下,正好總結下之前寫過的文章。
一、什么是法商?
從2018年開門紅開始,法商這個詞突然就“火”了。火的是如此的迅猛,一夜之間法商講座如雨后春筍般競相勃發,大有取代傳統平臺的勢頭。
到底什么是法商?
百度百科是這么解釋的:法商,就是法律意識、法律知識、守法習慣等法律素養的總和。
其實說白了法商就是一個人守法、懂法、用法的能力。
對壽險人來說,我個人認為法商就是通過法律知識的儲備和積累去幫助識別客戶法律風險,并通過保險工具去轉嫁、抵消客戶風險的能力。
二、為什么學法商?
一是提升專業技能,擴展知識維度
“藝多不壓身”,尤其是對以專業服務為根本的壽險精英來說,掌握多一門技能就多了一個為客戶提供全面服務的機會,多了一個話題切入的借口,多了一個最終促成的手段。
對自己而言,可以及時識別生活中的法律風險,規范自己的行為,確保合法、合規。
二是深度綁定客戶,增強客戶粘性
國外流行著一句話,“人的一生中一定要認識的三個人:醫生、律師、壽險顧問。”
因為這三個人都可以提供專業建議、解決專業問題,能人之所不能。
設想一下,如果你一人可以飾多角,解決客戶的法律咨詢、壽險咨詢,甚至是一般的醫學問題,那對不起,就是你了!客戶只要有需要第一個想到的一定是你!想逃都逃不掉~
三是深度了解客戶,進行合理配置
在喚醒、分析、解決客戶財產所有權風險的過程中,就會徹底摸清客戶的家族資產、個人資產、家庭成員結構等等一系列的情況,為客戶提供下一步建議,進行資產的合理配置打下堅實基礎。
三、怎么學法商?
怎么學?取決于要學到什么水平、達到什么程度。
既然大家都是壽險人,不是專業法律從業者,我們直接拋開過司考、當律師、寫論文的較高水平(如果有人立志獲取律師的頭銜,非要過司考的話,小編有個九九八十一天不眠不休浴火淬煉司考必過法,可以私下分享哦),只說下達到幫助客戶分析、解決一般法律問題的途徑。
1、看法條
法條哪里看?買法律匯編、買法律解析、法典等等都可以,或者百度直接搜索XX法全文及司法解釋。
但是有一個注意點:不能只看到個法條就直接拿來用,法條之間是互相印證、彼此互補的關系,單獨解釋一個法條有可能就會出現謬誤。
2、看專著
很多專著、書籍已經分門別類的對專項法律內容進行了編著。
比如我們要學習婚姻法的內容,可以直接購買進行閱讀學習,可以快速掌握其中法律要求。
當然也有很多著作是專門針對壽險從業人員的,在此推薦幾本個人認為比較好的,分別是《人身保險與相關法律》、《人身保險規劃法律通識》、《家族財富保障與傳承》。
這些書都比較全面的列舉了壽險從業人員可能用到的基本法律知識,讀完可以掌握基本的知識體系和框架。
3、學案例
學習法院、仲裁機關的關于保險糾紛的各種判例,通過法官適用法律以及依法裁定的具體內容了解法律實務,從而用案例促進法律知識的深化理解。
省高院:以個人身份掛靠單位投保團體健康險,合同有效,發生重疾應該理賠
省高院:投保人未告知結節,保險公司也應該承擔賠償責任
高院:無法證明是意外?咱有妙招來理賠
法院判決:投保人欠債被強制執行期間,轉讓保險合同行為,有效!
中院判決:雖以夫妻共同財產投保,但人身性質的保險金,應認定為個人財產。
法院案例庫案例:保險公司不能以未確診疾病的體檢結論,認定投保人已知道其患有某種疾病
保險公司可以主動解除保險合同的五種情形
法院案例庫案例:未明確說明,“零時生效”條款無效
法院案例庫案例:未投保工傷保險,用人單位可通過責任保險賠償來承擔勞動者民事賠償責任
法院案例庫案例:保險公司怠于定損、理賠,造成被保險人損失,應當承擔民事賠償責任
華泰人壽高管變陣!友邦三員大將轉會鄭少瑋擬任總經理即將赴任業內預計華泰個險開啟“友邦化”
金融監管總局開年八大任務:報行合一、新能源車險、利差損一個都不能少
53歲楊明剛已任中國太平黨委委員,有望出任副總經理
非上市險企去年業績盤點:保險業務收入現正增長產壽險業績分化
春節前夕保險高管頻繁變陣
金融監管總局印發通知要求全力做好防汛救災保險賠付及預賠工作
31人死亡!銀川燒烤店爆炸事故已排查部分承保情況,預估保險賠付超1400萬元
中國銀保監會發布《關于開展人壽保險與長期護理保險責任轉換業務試點的通知》
2024年新能源商業車險保費首次突破千億元
連交十年保險卻被拒賠?瑞眾保險回應:系未及時繳納保費所致目前已妥善解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