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契銳評
近半月來,行業新聞主要集中于兩點,一是半年報,數據光鮮亮麗;二是人事動蕩,新人新事或中紀委的接連通報。
不管是數據背后映射出的真實場景,還是人事更迭背后的價值導向,歸根結底,呈現出的都是保險業發展過程中外顯出的信仰趨勢。
短期增速的信仰、保費的信仰、權力的信仰等等似乎愈發成為行業常態。
但常態并不一定是對的,在一個“不對”的軌道上,信仰更容易走向歧途。
回望人類的發展歷史,但凡信仰,都是一點點建立起來的。比如,人類觀察一顆種子的發芽、生根、開花、結果再到收獲后留下的種子,依次循環,通過這種自然秩序的規制,進而構建起春夏秋冬四時的信仰。
也就是說,“冬天來了,春天還會遠嗎”的智慧首先是要建立在對自然規律的敬畏之上,這也就解釋了為什么反季節蔬菜在經歷了十余年的輝煌之后日趨走向沒落。典型如,在北方,冬季來臨時,人們似乎又回到了大白菜包打天下的時代。
生活的智慧,可以迷失一時,但不會迷失一世。
那保險業的智慧到底是什么?
某種程度上,這似乎不應該成為一個問題。
畢竟,不管是海盜傳說還是勞埃德咖啡館的人文思想,保險,歸根結底只是保險,是一種人類社會固有的平滑風險的機制。
但不管是半年報中所映射出的銀保打天下的現實,還是頻繁的人事更迭,似乎都在傳遞出一個信號,保險業越來越多的主體,其信仰之錨越來越錨定于一時的增長。
但這又是一個悖論。
在佛教經典中,“行深般若波羅蜜多”中的“行深”強調的便是實踐,是指信仰本身是需要的實踐,尤其是“深”字加入其中之后,更是強調在實踐過程中,不斷地、不斷地檢討自己是不是做到了。有時候做了,但可能做得不夠,就是“行不深”。
換言之,信仰本身具有非常強的實踐力量,哪怕是一種非常簡單的信仰。
但對于各行業主體之前的掌舵者或是今天剛剛接任的掌舵者,大多是行業內摸爬滾打的老兵,行已多時,不能說沒有體悟,在多位行業老兵個人的微博微信中,亦經常可以看到其對行業的反思,對增速的反思,對銀保等業務模式的反思。但為什么一到具體的實踐中,各種短視行為卻猶如沉重的慣性,一發而不可收呢?
這大概要區分兩類,一類是被權力裹挾其中的人,在各種權力的斗爭中成長,熟知權力的價值和來源,其短視行為自然難以規避;另外一類則是典型的知識型選手,也是近年來頗為流行的一類高管群體,但不可避免的一個現實是,有知識就會賣弄,而且從哲學視角看,這個世界上,任何單一一種知識都沒有意義,反而會成為沉重的包袱,甚至是一種“知障”,會被知識所牽絆。
信仰是幫助人解惑的,如果無惑可解,信仰就消失了。
基于此,在極度需要重拾信仰的當下,對于保險業而言,回歸傳統,回歸到保險本身,或許首先要從主掌各個行業主體的人的回歸開始。
行業需要的是一批心懷大愛、心無旁騖,可以真正生活在土地上的人。
保險業能不能出現“曉華姐”
現實小而全,理想小而美,中小財險公司出路何在
舉國關注之下,保險業能答對養老這道題嗎?
從宏觀視角看開門紅發力點
上市險企三季報集體爆紅,分紅險大賣更添信心
拒收商保病人,傷害的到底是誰?
小米車險能否熬過車險“報行不合一”周期?
高端養老社區或將迎來黃金二十年
《保險法》修訂猜想
看見國有大型金融機構的信心
華泰人壽高管變陣!友邦三員大將轉會鄭少瑋擬任總經理即將赴任業內預計華泰個險開啟“友邦化”
金融監管總局開年八大任務:報行合一、新能源車險、利差損一個都不能少
53歲楊明剛已任中國太平黨委委員,有望出任副總經理
非上市險企去年業績盤點:保險業務收入現正增長產壽險業績分化
春節前夕保險高管頻繁變陣
金融監管總局印發通知要求全力做好防汛救災保險賠付及預賠工作
31人死亡!銀川燒烤店爆炸事故已排查部分承保情況,預估保險賠付超1400萬元
中國銀保監會發布《關于開展人壽保險與長期護理保險責任轉換業務試點的通知》
董事長變更后,中國人壽新添80后女總助
國內首家批發保險經紀公司來了,保險中介未來將走向何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