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較2022年筑底、2023年上半年保費回歸兩位數增長的人身險,2022年迎來豐收的財產險,今年上半年并沒有太出彩,繼續走“穩扎穩打”的路子。
近日,作為財險“排頭兵”的幾家上市險企陸續交出半年成績單。其中,三家A股上市險企的財險原保費均有超5%的增長,車險依舊是保費收入“護盤手”,也是“勝負手”,手續費競爭在上半年卷土重現;獲政策不斷“續航”的新能源車及車險,增速如預期一樣搶眼,但“出險率高”的標簽仍未摘掉。
非車險業務同樣跑出加速度,不過各家公司都有個別業務還是“賠本賺吆喝”,主要集中在責任險、健康險和信用保證險。
隨極端氣候頻發的自然災害也考驗著財險公司的賠付能力,如7、8月的“暴雨賠付影響”就是中期業績會上被問最多的問題之一,多家公司表示影響可控。展望下半年,業內預計,受益于經濟回暖、政策助推等,對財險市場總體發展更樂觀。
2023年上半年,人身險可以用“馬力全開”形容,財險依舊“穩扎穩打”。繼財險業上半年保費增速數據出爐后,近日披露完畢的上市財險公司半年數據再次印證了這一點。
財險“老三家”人保財險、平安財險及太保產險,上半年凈利潤呈“兩升一降”。兩家同比正增長的是平安產險和人保財險,上半年分別實現凈利潤92.85億元、192.33億元,同比增速分別為7.4%、5%;太保產險凈利潤則同比減少3.8%,為40.42億元。
三家財險公司原保費收入增速均超過5%,其中增速最高的是太保產險,原保費收入同比增長14.3%,為1037.03億元;論規模,坐在頭把交椅的還是人保財險,上半年原保費收入3009.3億元,突破3000億元大關,同比增速達到8.8%;平安產險原保費收入1541.36億元,取得了5%的增速。
保費收入“護盤手”依舊是車險,三家車險原保費收入占比均在45%-65%之間。同時,車險也是險企的“勝負手”,上半年車險二次綜改來臨,商業車險自主定價系數浮動范圍擴大,部分險企為搶奪更多市場份額低價競爭、高手續費競爭,亂象有所抬頭,引來監管出手規范。
從另一個角度看,車險“護盤”表現穩定,離不開新車銷量的持續增長。來自中國汽車工業協會的數據顯示,在促消費政策、輕型車國六實施公告發布、多地汽車營銷活動等共同拉動下,上半年我國汽車市場累計銷量達1323.9萬輛,同比增長9.8%;新能源汽車在政策不斷“續航”下,銷量更同比大增44.1%。
新能源車險的增長也如預期一樣搶眼。例如人保財險上半年新能源車險保費收入126億元,同比增長了54.7%;太保產險新能源車險的保費同比增速65.1%;于H股上市的陽光保險,新能源車保費增速更高達80.3%。
不過,多家公司在財報中提到,隨著出行恢復,車險出險率同比有所增加,承保綜合賠付率較去年同期有所上升。新能源車險“出險率高”的標簽更明顯,“甚至比燃油車高出近1倍,種種因素導致成本存在一定壓力”。太保產險總經理曾義在中期業績會上表示。對此各公司也采取了應對措施,如太保產險已建立了專門的新能源汽車保險發展研究中心,并構建了一套與燃油車險不同的經營管理體系,來解決當前面臨的挑戰。
在體量上,車險原保費收入穩定“護盤”,不過從增速看,基于健康中國、鄉村振興等國家戰略的深入實施及險企業務結構優化,非車險業務發展“增速”明顯。財險“老三家”上半年車險原保費收入增速都在5%-6%之間,而農險、健康險、責任險等非車險種的原保費收入增幅多達兩位數。
其中,已多次被寫入政府工作報告的農險,今年以政策性農業保險身份出現,國家出臺了三大糧食作物完全成本保險和種植收入保險覆蓋全國所有產糧大縣的重要支持政策。在政策助力下,上半年“老三家”的農險保費收入增速都超過20%,其中平安產險增幅最大,其農業保險業務原保費收入55.28億元,同比增長53.1%。
健康險、責任險等業務也保持了快速增長。其中,健康險原保費收入增幅最高的還是平安產險,上半年原保費收入70.32億元,同比增長57.4%。平安產險在財報中稱,公司持續推進“以治病為中心”到“以人民健康為中心”客戶經營模式的轉變,開發滿足客戶需求的產品及服務,聚焦各類細分客群健康痛點,實現從少兒到老人、從個人到家庭、從城市到縣域的覆蓋。
“上半年太保深化業務領域的布局,創新健康險產品供給。同時加快了中高端醫療等商業健康險的發展動能儲備,加強品質管控,優化相應的成本。在執行方面,立足國家新發展格局,圍繞服務國家戰略、服務社會治理加快了優質責任險的發展。”曾義稱。“老三家”中,太保產險的責任險業務原保費收入增幅最高,上半年原保費收入111.43億元,同比增長了35.1%。
財險原保費收入破3000億大關的人保財險,在中期業績會上也談到非車險業務。“中國人保業務持續穩健增長,非車險業務貢獻了主要增量保費,并且許多險種的盈利能力逐步提升。中國人保加快加強非車險業務發展,調整優化公司業務結構。”中國人保董事長王廷科表示。
不過,部分非車險業務在高速增長的同時,費用率和賠付率仍較難把控,導致出現險企“賠本賺吆喝”,“老三家”分別有承保虧損的非車險業務:平安產險的信用保證保險、太保產險的健康險及人保財險的責任險,上半年承保利潤均為負。
對此,各家公司也作出分析。平安產險在財報中稱,過去曾為平安產險創造了顯著承保利潤的保證保險業務,近期受宏觀經濟環境變化、小微企業客戶還款壓力大等影響,承保綜合成本率有所波動,上半年保證保險業務承保綜合成本率117.7%,同比上升4.7個百分點。但從中長期看,基于我國經濟強大韌性和發展動力、國家相關支持性政策發揮效力,以及平安產險積極主動的風險管控舉措,保證保險業務品質會回歸至正常水平。人保則是主動剝離虧損業務,其責任險增速已慢于市場。
業內人士認為,產險對風險管理的要求很高,在非車險高質量發展過程中,風險管理是考驗產險行業競爭力的關鍵,機構需具備風險定價、風險轉移等相關能力,同時還需持續挖掘新的增長動能。
極端氣候頻發帶來的自然災害也考驗著財險公司的賠付能力,如7、8月的“暴雨賠付影響”就是中期業績會上被問及最多的問題之一,涉及理賠的險種主要是車險、企財險和農業保險。
對此,中國人保副總裁兼人保財險副董事長、總裁于澤在中期業績會上透露,受“杜蘇芮”臺風影響,受災地區總估損金額為38.6億元,公司已賠付23.2億元,整體賠付比例在60%以上,其中車險已賠付98%。“近年來,財險公司大災應對能力和承受能力得到了有效控制。盡管今年災害損失明顯超過去年,加上臺風影響,但截至目前都在可控范圍之內,公司年初既定的盈利目標保持不變。”于澤說道。
中國平安總經理兼聯席首席執行官謝永林在中期業績會上透露,截至8月4日,累計接到報案37431筆,總預估理賠金額11.4億元。“中國平安從災前預警、應急響應、急難救助、應賠盡賠四方面做好應急災情管理工作,我們有一套完整、敏捷的應急管理機制,這套體系已運行了幾十年,遇到災情全集團上下能立即啟動。”他說道。
整體來看,業內預計下半年經濟增速將快于上半年,受益于政府投資拉動和政策推動,責任險、保證險、農險等有望繼續保持高速增長,各公司均對財險市場總體發展表示樂觀。
“當前,我國宏觀經濟處于穩中求進、全面復蘇的過程中,保險業處于轉型發展的關鍵時期,中國人保對中國經濟長期向好的趨勢抱有充分信心。”王廷科進一步稱,一方面,我國經濟高質量發展和中國式現代化建設的深入推進,為行業帶來新發展空間。目前,我國保險業深度為3.9%、密度為人均3406元,還未達到全球平均水平的一半,但也意味著未來發展潛力十分巨大。另一方面,保險業發展的政策環境持續向好,保險已成為政府政策“工具箱”中的重要手段。
周評|面對國家大勢和存量市場,如何樹立“大保險觀”?
監管嚴禁“特藥卡”“CAR-T卡”成保險營銷贈品,部分地區摸底排查
周評|從“雙11”到保險“開門紅”,正在告別“大進大出”式消費
保險業多位高管失聯,找尋背后的那些蛛絲馬跡!
玖亓周評|10萬億化債!財政刺激救短期,最終化債靠發展
時隔三年半,水滴擬赴港再上市!內情主導,還是外因倒逼?
探求專業養老險公司致力成為經營第三支柱“頭部”的方法論
三季度被股市“甜”到的險資,最近盯上哪些新“標的”?
玖亓周評|險企三季報的“高光”和波動
五大上市險企盈利暴增!“規模+盈利”能否可持續,半喜半憂!
華泰人壽高管變陣!友邦三員大將轉會鄭少瑋擬任總經理即將赴任業內預計華泰個險開啟“友邦化”
金融監管總局開年八大任務:報行合一、新能源車險、利差損一個都不能少
53歲楊明剛已任中國太平黨委委員,有望出任副總經理
非上市險企去年業績盤點:保險業務收入現正增長產壽險業績分化
春節前夕保險高管頻繁變陣
金融監管總局印發通知要求全力做好防汛救災保險賠付及預賠工作
31人死亡!銀川燒烤店爆炸事故已排查部分承保情況,預估保險賠付超1400萬元
中國銀保監會發布《關于開展人壽保險與長期護理保險責任轉換業務試點的通知》
董事長變更后,中國人壽新添80后女總助
國內首家批發保險經紀公司來了,保險中介未來將走向何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