托起壽險大賣的兩大法寶——3.5%的預定利率和重歸C位的銀保渠道,都處于變化之中。前者在8月正式下降,接檔的分紅型產品表現如何,還有待觀察;后者則被監管糾偏,一直以來的費用高企問題被擺在臺面上。
據媒體報道,國家金融監管總局近期向多家人身險公司送達了《關于規范銀行代理渠道保險產品的通知》,點名渠道費用快速提升、無序競爭等問題。在此之前,上海已經發布自律公約,杜絕銀保“小賬”。
事實上,伴隨著新銀保崛起的這兩年,渠道費用水漲船高、內卷嚴重已經引發輿論的多次關注,如果說此前調降預定利率是未雨綢繆利差損風險,那此次劍指銀保渠道的高額費用,也是另一種形式的未雨綢繆,無論是利率還是費用,都在險企的成本池子里。
花錢買繁榮
在銀保重新崛起之前,銀保渠道處于鄙視鏈的底端,原因就是增收不增利,花錢買繁榮,規模上去了,但價值不高。那些年,險企掛在口頭的是大個險戰略,是擁抱價值,是錨定“三高”(高端人才、高端客戶和高端產品)。
但2021年二季度之后形勢急轉直下,個險賣不動了,在市場壓力之下,險企紛紛重拾銀保,同時“時勢造英雄”,低利率時代以及理財、基金等資管產品失色,使得銀保渠道加持的理財型保險產品一飛沖天,成為破兌和凈值化后資管市場的明星。
但欲戴其冠,必承其重。隨著銀保規模高歌猛進的還有銀保渠道費用,由于個險和銀保一降一升,因此整個保險業保費規模并沒有大幅增長,但費用卻有了明顯增長,這就使得險企既怕規模掉下來,又怕費用漲上去,并且對此沒有什么破解的好辦法。而這一般是由中小險企先卷起來的。
因為渠道掌控著話語權,特別是銀行。像增額終身壽險這樣的同質化產品,都是3.5%的預定利率,對渠道而言,推誰不推誰,區別不大,最后就看誰給的渠道費用高。更何況銀行還有自身的理財產品要賣,賣保險產品的理由只能是有更高的費用溢價。
價值復蘇,肯定不能依賴銀保渠道。這也是銀保渠道始終橫亙在保險公司頭上的無形壓力。畢竟,保險姓保,理財分紅特點只是其中之一,而不是全部。完全將保險產品理財化和收益率化并不能筑起護城河。
同此涼熱
銀行在代銷渠道上的強勢,由來己久。不僅是保險公司“人在屋檐下”,基金公司也是感同身受。
當下的大資管產品混業競爭中,基本上是銀行、保險和基金“三駕馬車”在競速,但銀行居于特殊地位,既下場親自競爭,同時又坐擁渠道優勢參與分潤。
相較于保險公司近年來矚目的銀保傭金問題,基金公司的渠道維護費,也就是業內俗稱的“尾傭”,更是尾大不掉。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對基金而言,重銷售、輕投顧,偏愛發新基金,使得渠道非常重要。頭部公司或明星基金經理尾傭相對低一些,而中小基金公司則可能開支過度。部分中小基金公司把過半的管理費支付給渠道,甚至管理費都不夠用來維護的,還得貼錢。
這種賠本賺吆喝、花錢買繁榮的現象,保險和基金同此涼熱。如何解決,破費思量。因為靠市場化的辦法消化需要時間,靠行政命令則易引發副作用,成本隱性化。
現階段,銀行相對于保險和基金,就是強勢的甲方,話語權大是體系和結構所致。銀行資產超過400萬億,而保險才剛剛接近30萬億,不可同日而語。就連話題很熱的公募基金規模超過銀行理財,也只能說明理財的弱勢,而非銀行的弱勢。畢竟,基金的最大代銷渠道就是銀行。
在這樣的市場格局下,簡單的費率上限等行政規定,最終都會在市場力量下被曲線突破。“抽屜協議”和“銀保小賬”固然是有著灰色和腐敗風險,但根除不易,而顯性化則是一個思路。但凡陽光下的成本都是最低的。
而“報行合一”是個很好的監管嘗試,但具體效果如何,還需要假以時日觀察。在短期內,“報行合一”能夠約束中小險企的激進打法,抑制由中小險企在銀保渠道費用上引發的“軍備競賽”,但更多的破局,還是要著眼于市場的變化,以及與時俱進的監管。
2024償付能力掃描:化險關鍵期,“誰”把7家險企“拖下水”?
新能源車企“內卷”:蛇年花式促銷,“保險補貼”攬客!
周評|DeepSeek風暴下的金融業:打敗你的不是AI,而是會使用AI的人
內地、香港狠查:“洗黑錢”專盯“高傭金”保險產品下手!
DeepSeek風起,保險正在如何“跑步上車”?
銀保“開年”:誰家歡喜,誰家憂?
車險承保盈利182億!36家承保虧損,中小險企如何夾縫求生?
玖亓周評|險資買黃金,有所為、有所不為!
新年首張罰單:三家金融機構均被罰超千萬,兩家險企“中彩”
10家險企“打頭陣”!拿到投資黃金“入場券”,意味著什么?
華泰人壽高管變陣!友邦三員大將轉會鄭少瑋擬任總經理即將赴任業內預計華泰個險開啟“友邦化”
金融監管總局開年八大任務:報行合一、新能源車險、利差損一個都不能少
53歲楊明剛已任中國太平黨委委員,有望出任副總經理
非上市險企去年業績盤點:保險業務收入現正增長產壽險業績分化
春節前夕保險高管頻繁變陣
金融監管總局印發通知要求全力做好防汛救災保險賠付及預賠工作
31人死亡!銀川燒烤店爆炸事故已排查部分承保情況,預估保險賠付超1400萬元
中國銀保監會發布《關于開展人壽保險與長期護理保險責任轉換業務試點的通知》
2024年新能源商業車險保費首次突破千億元
連交十年保險卻被拒賠?瑞眾保險回應:系未及時繳納保費所致目前已妥善解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