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的作品,總是能讓觀眾入戲。
戰爭時期,歌劇《白毛女》大受好評。某部隊觀劇時,看到舞臺上‘黃世仁’對喜兒的欺凌行徑,一位戰士壓抑不住心中怒火,把子彈上膛,差點向黃世仁的扮演者開了槍。
在《還珠格格》熱播時,很多觀眾對容嬤嬤扮演者恨之入骨。這種恨意經常出現在容嬤嬤扮演者李明啟老師的日常生活中,她坐車被擠兌,時常被路人指著鼻子罵,連去菜市場買菜都會被小販扔雞蛋。
沒想到在2023年的今天,觀眾「入戲太深」的癥狀,只增不減。最近上映的電影《消失的她》,觀眾看完電影的行為,何止上頭,簡直下頭。
據說看電影前情侶還在秀恩愛,看完后女方連手都不讓牽,一塊逛街回家,還得與男友保持一輛卡車的距離。朱一龍的電影宣傳立板,頭都被憤怒的觀眾給打掉了。
更嚴重者,小情侶看完電影就分手都不稀奇啦。甚至還有看完電影找不到媳婦的,微信發消息才發現自己被拉黑的。
當然,上面說的這些,都是網上看的,是真是假不好考證,咱們就當笑話聽。
但是,你敢信?《消失的她》上映后,居然引起了一波保險抵觸潮?
大眾愛看什么電影我沒興趣,分不分手我也不關心。但是只要和保險產生了關系,我就得站在專業的角度來整兩句。
原本大家看完電影討論的是「人性」、「愛情」、「戀愛腦」、「渣男」...可莫名其妙的,網上風向變了,有人引導著開始抵觸保險了。
最近有些短視頻冒出來,充斥著這樣的言論:「當男人給你買保險,你就離消失不遠了」、「我這輩子都不會讓他給我買保險」、「男人主動給女人買保險,就沒安好心」!
《消失的她》上映后,我蠻喜歡看情侶看電影前后的反差,有些能讓我笑的肚疼。但突然有些人就開始把保險搬上來胡說八道,我就看不懂了。這都啥跟啥啊?
我們不應該探討拒絕黃賭毒,遠離這樣的人嗎?怎么和保險就扯上關系了?夫妻之間買保險,怎么就變成有罪的行為了?
我在網上扒了一下,抵觸保險風向的源頭,是一篇關于《消失的她》觀后感的小作文。
一位網友說,看完《消失的她》后心有余悸,趁男友洗澡翻看他的手機,發現男友和電影主角一樣,也是圖自己的錢,而且還找到了多種證據。
這可了不得了。目前這篇小作文的數據火爆,點贊2.4萬,轉發400+,評論900多條。還有很多人拿這張圖進行二創生成視頻,流量也非常的高。
本著嚴謹的態度,我們來看看小作文都寫了什么:
看完《消失的她》后,我也懷疑我未婚夫是圖我錢的。趁他去洗澡查了一下他手機,我以前尊重他的隱私從來沒查過,本以為是我多疑。結果發現了他悄悄買了很多份保險,受益人填的是他。而且最恐怖的是我們共同存的結婚基金全被他轉到其他卡里了。
其實造謠這件事,也是看文化水平的。水平高的謠言讓人看不出破綻,但是這篇小作文的水平明顯差強人意,很多地方都經不起推敲。
「未婚夫悄悄的買了很多保險,受益人填的是他」,這就是他圖錢的證據?拜托,也沒說明是給誰買的保險啊,買的什么保險啊。
反正不會是給未婚妻買的,懂點保險知識的都知道,投保時,被保人也要簽字的,很多地方還要求同框雙錄,投、被保人缺一不可。未婚夫很難做到在女方不知情的情況下,給她投保。
就算男方有手段偷偷給女方買帶身故責任的保險,保險公司也不可能賣給他。為什么?因為兩人是未婚關系,不是夫妻,不存在可保利益。
既然不是給女方買的,兩人又沒結婚,男方買多少保險,受益人填誰,又和她有什么關系呢?況且女人查男人手機,不應該看有沒有和異性聊天嗎?
怎么洗個澡的功夫,就把男方的投保情況調查的這么清楚,別人買了什么保險,這些信息就這么好找嗎?
最后就是「結婚基金被男方存到其他卡里了」這件事,又不是花掉了,只是從夫妻共同賬戶轉移到了個人賬戶。況且還沒披露雙方的結婚基金目前存了多少錢,把這事當成別人圖自己錢的證據,確實有點被害妄想了。
總的來說,這篇小作文是個疑點重重,且缺乏事實依據的個人說辭,當然很大可能是為了在電影上映期間吸引流量的自媒體扯淡文。
如果說編造這種事來吸人眼球是腦殘的行為,那么跟風抵觸保險的行為,就是沒有腦子。
有同業私信我說:這部電影對保險造成了不良影響,畢竟有些人看了電影,不僅開始討厭自家老公,甚至連保險都一塊討厭了,怎么辦啊。
我的觀點是,不用去管。這種看完電影,把自己代入白富美,把男友當成爛賭鬼,被害妄想癥嚴重到影響生活,患得患失的人只是極少數。
看完《消失的她》覺得另一半會害自己的,看完《長津湖》咋不見你們參軍啊?看完《忠犬八公》不得當兩年狗啊?什么年代了,好歹也得有點獨立思考的能力吧。
郎咸平說保險不好,于是提到保險就說是傳銷;抖音說保險不好,趕緊把買的保險就退了;現在看個電影,還要質疑愛人給自己買保險的動機...
怎么就這么喜歡被別人牽著鼻子走呢?
一部電影就能決定愛情的去留,這樣不理智的愛情不要也罷。一部電影就能引起對保險的反感,這樣的人根本就不配擁有保險。
保險從業者不必太焦慮,守好自己的一畝三分地,一樣能迎來好收成
保險跑不贏通貨膨脹,所以不買?這種心理的客戶其實沒那么難溝通
越懂心理學,越不怕保險客戶的拒絕:為什么很多人都不愿意買保險
想賣好保險得研究心理學:客戶所有的異議,在心理學都能找到解釋
孩子每年收到的壓歲錢,無非就這三種結局,看看你家屬于哪種?
盤點馬云預測過的幾條預言,讓人細思極恐的是,幾乎全都說中了!
臺灣保險人是如何溝通保險的?分享各位一段話術,請細細品讀
客戶總收到保險負面視頻?教你幫他掙脫信息牢籠,看清背后真相
每年繳3000多的少兒重疾險,保額能買到200萬!你敢信?
2025年建議所有人盡快配置保險,四個原因告訴你為什么
華泰人壽高管變陣!友邦三員大將轉會鄭少瑋擬任總經理即將赴任業內預計華泰個險開啟“友邦化”
金融監管總局開年八大任務:報行合一、新能源車險、利差損一個都不能少
53歲楊明剛已任中國太平黨委委員,有望出任副總經理
非上市險企去年業績盤點:保險業務收入現正增長產壽險業績分化
春節前夕保險高管頻繁變陣
金融監管總局印發通知要求全力做好防汛救災保險賠付及預賠工作
31人死亡!銀川燒烤店爆炸事故已排查部分承保情況,預估保險賠付超1400萬元
中國銀保監會發布《關于開展人壽保險與長期護理保險責任轉換業務試點的通知》
2024年新能源商業車險保費首次突破千億元
連交十年保險卻被拒賠?瑞眾保險回應:系未及時繳納保費所致目前已妥善解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