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契大家談
20多天前,北京金融街,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掛牌的那一幕還歷歷在目。新機構成新打卡地,熱度背后是關注度。
6月8日,上海陸家嘴,這一新機構的掌門人李云澤在第十四屆陸家嘴論壇上的開幕辭及主題演講,引發關注和熱議。這篇題為“奮進新時代 邁步新征程 啟航新監管”的演講,堅持問題導向、目標導向、效果導向,“新”字統領全文,“總”字詮釋責任,“實”字彰顯作為,透出新機構的新氣象。
01 順應新形勢新要求
組建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是深化金融監管體制改革、加強和完善現代金融監管、促進實現金融監管全覆蓋的重大舉措,也是順應新形勢新要求的重大改革。它的一舉一動時刻牽動著眾人的目光,人們期待從中看到政策導向,讀懂發展方向。
縱觀世界近現代史,大國崛起離不開金融的強有力支撐。經歷過大風大浪的中國金融業有了厚實的“底子”,我們建成了全球最大的銀行體系,第二大保險、股票和債券市場,普惠金融走到世界前列。金融業成為經濟社會長期穩定健康發展的重要支撐。
在建設中國式現代化的新征程上,金融業要更好推動高質量發展,就要深刻領會金融工作的政治性和人民性,深化對金融本質和規律的認識。對監管部門來說,就要更加精準把握新時代金融監管工作的職責定位。
此次論壇上,李云澤表示要“當好貫徹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的執行者、行動派、實干家”,對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的職責使命進行了總括性界定。這是開創金融監管工作新局面的重要前提,也是核心抓手。
作為當前金融領域的一項重要任務,加強和完善現代金融監管刻不容緩。這些年來,讓金融監管者頭疼的一個大問題就是:一些新出現的金融行為很難按照原有的部門分工進行有效監管,原來相對清晰的銀行、保險、證券的行業分割出現了一些模糊地帶。金融監管存在盲區,還經常出現“鐵路警察各管一段”的現象,風險隨之滋生。
——全面強化機構監管、行為監管、功能監管、穿透式監管、持續監管
——堅決消除監管空白和盲區,厘清責任邊界,拉緊責任鏈條,加強綜合治理,完善多主體參與、多領域協作、多層次貫通的責任體系,真正實現監管“全覆蓋、無例外”
——強化央地監管協同,完善制度安排、健全工作機制,實現中央與地方兩個層面的無縫對接協調
演講中提出的應對之舉,著眼全局、整體推進、有的放矢,正是對新形勢下黨和國家對金融工作新要求精準把握的具體體現。
01 堅決打好防控金融風險主動仗
防范化解金融風險是金融工作的永恒主題。
2017年,十八屆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四十次集體學習。習近平總書記在主持學習時強調,“切實把維護金融安全作為治國理政的一件大事。”
這是中央第一次將金融安全提到如此的高度。
安全與風險正如硬幣之兩面,相生相克,相依相伴。
金融領域自己的風險得防住,不能給經濟建設大局添亂。近期國際銀行業接連發生風險事件,雖然對我國直接沖擊很小,但也有很強的警示意義。實際上,國內以往處置高風險企業集團和金融機構、壓降影子銀行風險、清理整頓金融秩序等的經歷,也在時刻提醒我們防范化解金融風險沒有完成時,只有進行時。
當前國際經濟金融形勢愈發復雜,我國金融體系既要穩固此前化險成果,又要應對外部風險倒灌的沖擊,就要優先確保自身金融體系的安全與穩定。
從機構看,我國大型國有金融機構的基礎較為堅實,但個別中小銀行、村鎮銀行、信托公司等較為脆弱。
正是基于對風險的高度清醒認識,李云澤在演講中提出了一系列務實管用的思路和方法:
——始終以“時時放心不下”的責任感,突出重點、把握節奏、精準發力,穩慎化解存量風險、堅決遏制增量風險
——下好風險前瞻防控“先手棋”,以更加主動的態度應對各類風險隱患,堅持早識別、早預警、早發現、早處置,努力把風險化解在萌芽狀態,及時阻斷風險蔓延
——練好穿透監管“繡花工”,提高數字化智能化水平,真正做到“管住人、看住錢、扎牢制度防火墻”
——打好風險處置“組合拳”,做實做細應急預案,完善常態化風險處置機制,多渠道充實處置資源,充分調動各方主動化險積極性
責任感決定成敗,“先手棋”關乎主動權,“繡花工”嚴密而精細,“組合拳”凸顯鐵腕執行力……就是為了不斷提高監管的前瞻性、精準性、有效性和協同性,堅決打好防控金融風險主動仗。
03 切實提升服務實體經濟有效性
經濟是肌體,金融是血脈,兩者共生共榮。金融業不能忘了本,服務實體經濟永遠是最根本的任務。
在2017年召開的全國金融工作會議上,習近平總書記就做好金融工作提出三項任務,“服務實體經濟”被擺在第一位,道破金融的出發點和歸宿。
值得肯定的是,金融為實體經濟“輸血”“造血”的功能不斷凸顯,尤其是銀行發揮著社會和企業融資的主渠道作用。
但對照中央要求,金融業仍有不小差距,也有不少短板。特別是過去一段時間,部分資金“脫實向虛”,損害了實體經濟,也給金融業帶來巨大風險。中小微企業融資難、融資貴問題突出,金融服務和融資環境亟需持續改善。
今年以來,我國經濟發展回升向好態勢持續鞏固,市場需求逐步恢復,積極因素不斷增多,但也面臨一些困難和挑戰。這對金融夯實立業之本、切實提升服務實體經濟有效性提出了更高要求。
令人欣慰的是,此次演講提出以金融體系結構調整優化為重點,持續優化融資結構和金融機構體系、市場體系、產品體系,進一步提升金融服務實體經濟的適配性。直指問題所在,并力求通過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來解決問題。
與此同時,業界也關注到演講中提出“引導金融機構牢固樹立正確經營觀、業績觀和風險觀”。這既是對金融機構的“敲打”,也為金融機構發展指明了方向。
很多人瞬間就會想到2月份那篇名為《堅決打贏反腐敗斗爭攻堅戰持久戰》的文章。文章中多次點名金融,其中不乏“破除‘金融精英論’‘唯金錢論’‘西方看齊論’等錯誤思想,整治過分追求生活‘精致化’、品味‘高端化’的享樂主義和奢靡之風”等表述。信號意義極為具體且明確。
對金融機構來說,樹立正確的三“觀”已是當務之急。唯有強化公司治理、轉換經營機制、完善管理流程,加快建立中國特色現代金融企業制度,方能更好防范化解風險,讓自己強大起來,為實體經濟保駕護航。
此次演講,李云澤還對穩步推進金融業高水平對外開放等作出部署。我們從諸多舉措中感受到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助力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的決心和信心。
新機構,新氣象。人們更加期待,這一新機構以新作為實現更多新建樹。
接入Deepseek,快一步慢一步?
銀保陣痛難掩渠道前景
2025年,保險業落馬人數或將再創新高
再創農險新局面
監管工作會帶來的保險業新希望
罕有人至的商場背后,是險資的另類投資經
年終獎
防盜易、防家賊難——系列新規有感
逆周期中行刑銜接的可能性
提防分紅險異化為金融怪獸
華泰人壽高管變陣!友邦三員大將轉會鄭少瑋擬任總經理即將赴任業內預計華泰個險開啟“友邦化”
金融監管總局開年八大任務:報行合一、新能源車險、利差損一個都不能少
53歲楊明剛已任中國太平黨委委員,有望出任副總經理
非上市險企去年業績盤點:保險業務收入現正增長產壽險業績分化
春節前夕保險高管頻繁變陣
金融監管總局印發通知要求全力做好防汛救災保險賠付及預賠工作
31人死亡!銀川燒烤店爆炸事故已排查部分承保情況,預估保險賠付超1400萬元
中國銀保監會發布《關于開展人壽保險與長期護理保險責任轉換業務試點的通知》
2024年新能源商業車險保費首次突破千億元
連交十年保險卻被拒賠?瑞眾保險回應:系未及時繳納保費所致目前已妥善解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