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高明
編輯:邢莉
來源: 險企高參
事關4億多車主的“車險二次綜改”6月1日已全面落地。
近日,各地陸續發布通告,其商業車險自主定價系數浮動范圍由0.65-1.35全面擴大為0.5-1.5。
據了解,監管此前已發文明確,新的商業車險自主定價系數實施截止時間為6月1日,這意味著財險公司的定價自主權將進一步擴大。
自2015年以來,商業車險自主定價系數已前后調整過五次。本次定價系數調整后,在對5億多車主的車險保費價格帶來影響的同時,車險市場又將迎來哪些大的變化?
車險二次綜改全面鋪開
新自主定價系數切換
被業內稱為“車險二次綜改”的商業車險自主定價系數浮動范圍調整已于近日在全國各地全面落地。
今年年初,銀保監會發布《關于進一步擴大商業車險自主定價系數浮動范圍等有關事項的通知》(下稱《通知》)。《通知》明確,商業車險自主定價系數的浮動范圍由0.65-1.35擴大到0.5-1.5,各銀保監局執行時間原則上不得晚于2023年6月1日。
商業車險自主定價系數的浮動范圍再度擴大,將會對保險機構產生怎樣的影響?
首先來看商業車險保費定價公式:商業車險保費=基準保費×無賠款優待系數NCD系數×交通違法系數×自主定價系數。
前三項屬基本固定項,只有最后一項自主定價系數由保險公司自己設定。一般而言,作為計算車險保費的重要參數之一,自主定價系數越高,車險保費越高。而此次自主定價系數區間范圍的擴大,意味著保險公司的報價浮動范圍可以更大。
但是,保險公司在一定范圍內自主設置的商業險折扣系數,與車型價值、年限、零整比、出險率、折舊率、車型類別、車型安全風險系數、車主年齡等多個因素有關系。以出險率為例,出險率越高,一輛車的自主定價系數就可以定得越高。
市場競爭或將進一步加劇
據了解,北京、天津、陜西在內的16省和自治區已在4月28日24時率先試點采用最新商業車險自主定價系數;上海、廣東、云南、浙江、重慶、青島等第二批地區則在5月27日零時完成了切換。
以北京為例,今年4月,北京銀保監局下發《關于北京地區擴大非新能源汽車示范條款自主系數浮動范圍有關工作要求的通知》,確定北京地區非新能源汽車新版費率標準于2023年4月28日24時切換上線,調整后非新能源汽車商業保險自主定價系數浮動范圍由0.65-1.35擴大為0.5-1.5,新能源汽車自主系數浮動范圍暫不調整。
據澎湃新聞報道,為高效迎接此次調整,上海有大型財險公司此前已進行了系統完善、內部宣導和崗位培訓,尤其針對客戶咨詢崗,要求熟悉切換情況以及給客戶帶來的影響,做好客戶的解釋工作。
此前由于自主定價系數區間窄,各家保險公司在“自定義報價”方面差別會較小,但是隨著此次自主定價系數區間的拉寬,“自定義報價”差距也會隨之拉大。根據公式計算,調整后車險保費最高可降價23%,最高可漲價11%。因此對于險企來說,車險自主定價系數的調整,無疑會進一步刺激車險市場競爭的加劇。
在這樣的改革背景之下,以平安產險、人保財險、太保產險為代表的大險企將會擁有更大的降價空間,因為無論是公司規模還是數據支持,大保險公司都占據著優勢,但是對于中小險企而言則面臨著更大的壓力,它們無疑需要另辟蹊徑。
中小險企趕赴新能源“藍海”
據了解,目前不少中小險企已開始積極布局新能源汽車保險業務。
一來新能源車險目前還未明確會否參與本次政策調整,即使調整大概率也會有新的政策支持;二來,新能源車險作為車險綜改的產物,賠付率長期居高不下,其產品體系還有待進一步完善;第三,新能源車險近年來發展尤其迅速,年增長率已達50%以上。數據顯示,在8000億市場規模中,存量的新能源車險業務已占比近1/10,未來有望快速占據2000億甚至超過1/3的市場規模。
在市場“藍海”之下,中小險企或可以此為突破口來優化自身產品,在這條全新賽道上與大險企進行一番“博弈”。但隨著比亞迪、特斯拉、理想、小鵬、零跑等新能源車企相繼入局保險賽道,其競爭同樣不容小覷。
不過也有業內人士分析認為,此次車險綜合改革對險企來說影響不會太大,因為保險公司既要避免定價過高流失客戶,更要避免定價過低導致未來的經營虧損。因此這次自主定價范圍的擴大會更加考驗保險公司的風險定價能力,也就是要對一輛車的保險定價更加精準。
實際上,此次擴大自主定價系數范圍依然是此前車險綜合改革的延續性政策,其根本目的在于健全以市場為導向、以風險為基礎的車險條款費率形成機制。
回眸車險自主定價系數的五次大調整
在此前,商業車險自主定價系數已前后調整過五次。
(險企高參根據公開數據制作)
我們看到,在此次調整前商業車險自主定價系數的浮動范圍為0.65-1.35,該系數自2020年9月起實施,至今已有兩年多時間。彼時中國銀保監會發布《關于實施車險綜合改革的指導意見》,車險業開始迎來新一輪改革,保險公司原有的“車險獨大”經營模式開始發生轉變。
再往前看,2015年至2020年,商業車險自主定價系數還有過三次大的分地區調整,從調整后的系數來看,可調整區間范圍在一步步擴大。2015年全國自主定價系數的最低可調整系數為0.85,最高可調整系數為1.25;2017年深圳地區最低可調整系數降低至0.7,2018年四川省最低可調整系數降至0.65;2020年9月起,全國各地區自主定價系數進一步統一調整至0.65-1.35。
一次性裁掉四大營業部,“財險一哥”又有大動作:75后總精算師張瑯履歷官網被撤,此前為該司最年輕高管…
重磅!6.5萬億中國人壽最年輕副總裁誕生:50歲“實干家”伍健內部晉升,在廣西、云南、廣東歷練多年;去年凈利預計多增超100%…
重磅獨家!瑞眾人壽首次公開公司治理概要:披露董監高簡歷、股東會議信息等;9名高管來自國壽,去年保費2368億元
重磅!又現四大保險央企總裁互送:繼趙鵬之后,52歲人保第一副總裁李祝用履新國壽黨委副書記
“難兄難弟”各虧17億!十家“銀行系”險企2024成績揭榜:合計凈利99.4億,新會計準則影響深遠…
時隔七月,57歲“老國壽”趙國棟正式任瑞眾人壽董事長!人事版圖重塑,去年前11月保費2268億;今年定下七項重點工作
綜合成本率高達264.3%!63歲平安女將霍建梅挑大梁,能否破題前海財險虧損怪圈?!
60家非上市人身險保司2024業績揭曉:財信人壽虧損3.7億,六家銀行系險企入圍利潤top10!泰康、中郵保險業務收入超千億
管理層多為"80后",董事長、總經理去年齊換;東方嘉富人壽的“前世今生”…
保險人春節朋友圈“營業”指南|春節特別策劃
華泰人壽高管變陣!友邦三員大將轉會鄭少瑋擬任總經理即將赴任業內預計華泰個險開啟“友邦化”
金融監管總局開年八大任務:報行合一、新能源車險、利差損一個都不能少
53歲楊明剛已任中國太平黨委委員,有望出任副總經理
非上市險企去年業績盤點:保險業務收入現正增長產壽險業績分化
春節前夕保險高管頻繁變陣
金融監管總局印發通知要求全力做好防汛救災保險賠付及預賠工作
31人死亡!銀川燒烤店爆炸事故已排查部分承保情況,預估保險賠付超1400萬元
中國銀保監會發布《關于開展人壽保險與長期護理保險責任轉換業務試點的通知》
2024年新能源商業車險保費首次突破千億元
連交十年保險卻被拒賠?瑞眾保險回應:系未及時繳納保費所致目前已妥善解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