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歐美國家居民的儲蓄觀念不同,我國居民的儲蓄觀念比較濃厚,長期以來居民儲蓄率高企,對儲蓄規模變化、居民存款數據的變化,也是一項值得研究的數據。5月11日,中國人民銀行發布的最新數據顯示,4月份人民幣存款減少4609億元,同比多減5524億元。其中,住戶存款減少1.2萬億元。這是我國13個月來同比首次轉負,也是自2021年7月以來的最大單月降幅。有專業分析師表示,居民存款的減少主要是源于兩個原因,一是居民提前還房貸,二是部分存款回流至理財產品。伴隨經濟修復進程加快,居民消費支出有望增加,加上銀行理財市場逐步修復,存款同比多增幅度可能會繼續回落。考慮到4月銀行理財增長整體回暖,尤其是現金管理類增長較好,預計是居民存款的主要回流方向,此外儲蓄型保險、股市或也有一定貢獻。4月銀行理財存續規模回升。根據普益標準統計,截至2023年4月末,銀行理財市場存續規模為25.46萬億元,較上月末增加9844億元。股市方面,中金公司研究報告則顯示,4月以來a股日均股票成交額1.14萬億元,較一季度的8787億元和2022年的9256億元、均有明顯放大。去年4月,六大國有銀行和部分股份制銀行下調了一年期以上期限定期存款和大額存單利率,下調幅度從5個基點到60個基點不等。9月,國有六大行再次集體下調人民幣存款掛牌利率,下調幅度在5-15個基點,隨后多家股份行、城農商行陸續跟隨調整。今年4月以來,廣東、河南、湖北等地多家中小銀行紛紛宣布下調存款利率。據央視報道,5月份以來,多家銀行集體宣布下調人民幣存款掛牌利率,一年期以上整存整取利率紛紛下調25到30個基點不等,多輪下調后,當前多數國有大行、股份制銀行3年、5年期存款掛牌利率已降至3%以下。某銀行北京分行工作人員表示:現在國債收益率都已經到2%多了,我們現在(存款利率)還會陸續降,目前的走勢是這樣,短期內應該不會利率上調。對于一直習慣于儲蓄的中國人而言,我們所處的時代就是低利率時代,降息已經成為一種常態,而負利率的腳步也正變得越來越近了。我們有沒有想過這樣一個問題:我們的錢除了能被小偷偷走,還會被時代偷走。因為我們所處的時代就是低利率已經成為常態,而負利率的腳步也越來越近了。當我們把錢放進了銀行、放在了保險柜里的時候,我們壓根也不會想到,那些鮮明的數額每天都在貶值變少,我們的錢有沒有價值,終究還是時代說了算。那么我們現在究竟該如何理財?某財經頻道給出了答案。鳳凰衛視當家主持人吳小莉采訪了擁有上千萬粉絲的著名的經濟學家陳志武,他是耶魯大學終身金融學教授,香港大學經濟學講席教授。吳小莉問了一個大家都感興趣的問題:當這個世界不確定性大于確定性時,我們該如何選擇。一、未來5-10年,以保值為主,放棄投資翻倍的幻想;二、規避風險是第一位的,盡量利用好保險產品,安排自己家庭的投資理財組合。本金超級安全:在巴菲特的投資理念中,安全是投資的第一要義,保證投資安全,注意規避風險,眾所周知保險產品最大的特點從功能上來看就是保障,從投資的角度上來看最大的優勢就是保本。所有的本金和收益,都會以合同形式確定下來。鎖定未來利率:試想一下,假設10年后我們逐漸步入負利率時代,現在給我們一個機會,鎖定終身收益率,你愿不愿意?在資產配置的序列中,保險是我們家庭財務的守門員。是用今天的閑散資金,來換取明天的固定收入;是用今天的短繳來換取明天的長期收入。
因公眾號推送規則有變,請點擊?下方圈中人壽險資源網,設為星標★!避免走丟~
喜歡這篇文章
請點個“贊”和“在看”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