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趙夢涵
編輯:邢莉
來源: 險企高參
4月14日,新華人壽發布公告稱,中國銀保監會已核準李全擔任新華人壽董事長和張泓擔任新華人壽總裁的任職資格。
去年9月,新華保險發布公告稱,董事會于2022年9月26日收到董事長徐志斌的辭職函,徐志斌因工作原因辭去新華保險董事長、非執行董事、董事會戰略委員會主任委員職務。新華保險黨委書記、首席執行官、總裁李全經選舉成為新任董事長,黨委副書記、副總裁張泓經選舉成為新任總裁。
去年新華人壽人事變動頻現,據四季度償付能力報告顯示,有1人退出董事,3位獨立董事交替,1名副總裁平穩交棒,2名總裁助理卸任。
近期,新華保險還舉行了2022年度業績發布會。董事長李全在業績發布會上坦言,2022年是整個保險業非常艱難轉型的一年。2023年,新華保險將穩中求進,為整個社會的經濟復蘇貢獻新華力量。
將帥同日獲批
李全升任董事長 張泓擔任總裁
4月14日,新華人壽發布公告稱,近日收到中國銀保監會的任職資格批復,中國銀保監會已核準李全擔任新華人壽董事長和張泓擔任新華人壽總裁的任職資格。李全擔任董事長和張泓擔任總裁的任期分別自2023年4月10日和2023年4月11日起生效。
李全自2023年4月起擔任新華人壽董事長。自2019年11月起擔任新華人壽執行董事,2019年8月起擔任新華人壽首席執行官?,F兼任新華資產管理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資產管理公司”)、新華資產管理(香港)有限公司、新華養老保險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
2019年8月至2023年4月任新華人壽總裁,2019年6月至8月擔任新華人壽
臨時負責人,2010年3月至2019年9月擔任資產管理公司總裁,2016年12月至2019年9月兼任資產管理公司副董事長。
1998年5月至2010年3月歷任博時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督察長、副總經理、常務副總經理、黨委副書記,1991年1月至1998年4月歷任正大國際財務有限公司資金部總經理、公司總經理助理,1988年7月至1990年12月擔任中國農村信托投資公司銀行部業務經理。李全于1988年取得中國人民銀行研究生部貨幣銀行專業經濟學碩士學位。
張泓自2023年4月起擔任新華人壽總裁,自2021年6月起擔任新華人壽執行董事,2019年9月起任新華人壽黨委副書記(正職級)。現兼任新華卓越健康投資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長、資產管理公司董事。張泓自2021年6月至2023年4月任新華人壽副總裁(正職級)。
曾任中國再保險(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執行董事、總裁、監事長,中國人壽再保險有限責任公司董事長,中國財產再保險有限責任公司總經理、董事長,中國大地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董事,中再資產管理股份有限公司董事,中國核保險共同體主席。張泓曾任職于中國人民保險公司、中國保險(英國)有限責任公司。張泓擁有國際關系學院英語專業文學學士學位,具有經濟師資格。
高層人事變動頻繁
推進領導班子年輕化
去年,新華人壽經歷了頻繁的高層人事變動,尤其是2022年四季度。
據四季度償付能力報告顯示,有1人退出董事,2022年12月,Edouard SCHMID任期屆滿退任新華人壽董事。
3位獨立董事交替。原獨立董事李湘魯、鄭偉及程列因任獨立董事時間已滿六年,根據相關監管規定已分別于2022年3月18日、2022年9月9日提出辭任。2022年12月,三位新任獨立董事賴觀榮、徐徐和郭永清任職資格獲批,李湘魯、鄭偉及程列生辭任新華人壽獨立董事生效。
高管方面,1名副總裁平穩交棒,2名總裁助理卸任。
2023 年 1 月,第八屆董事會第一次會議審議通過了《關于部分高級管理人員工作安排調整的議案》。于志剛將不再擔任新華人壽副總裁、執行委員會委員;岳然不再擔任新華人壽總裁助理、執行委員會委員;苑超軍同樣不再擔任新華人壽總裁助理、執行委員會委員。
業內觀點人認為,更多是因為新華保險母公司中投公司有意推進領導班子年輕化而采取的舉措。
新華保險官網顯示,于志剛出生于1964年 12 月,自2016年11月起擔任新華保險副總裁,于2016年8月起兼任新華電商董事長。岳然出生于1963年 2 月,自2013年2月起擔任新華保險總裁助理,于2010年4月至2017年3月兼任新華保險首席人力資源官。苑超軍出生于1972年4月,自2011年8月起擔任新華保險總裁助理,2020年3月起兼任新華養老保險總裁,2020年1月至3月兼任新華養老保險臨時負責人。
12月9日,新華保險發布公告稱,第七屆董事會第三十七次會議上審議通過了《關于聘任公司副總裁的議案》,聘任王練文為新華保險副總裁。
公開資料顯示,王練文1968年4月生,2010年5月王練文加入新華保險,歷任法人業務總監、公司總監兼西北區域總經理兼陜西分公司總經理等職。2017年2月王練文擔任新華保險總裁助理, 2018年7月至2019年9月兼任新華養老保險副總經理,2019年9月起兼任新華保險浙江分公司總經理。
個險渠道受沖擊較大
銀保渠道增長7.8%
近期,新華保險還舉行2022年度業績發布會。
財報數據顯示,報告期內,新華保險實現營業收入2143.19億元,同比下降3.6%;保險業務收入1630.99億元,同比下降0.2%;實現歸屬于母公司股東的凈利潤98.22億元,同比下降34.3%;實現歸屬于母公司股東的扣除非經常性損益的凈利潤98.03億元,同比下降34.1%;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凈額為893.85億元,同比增長21.0%。
截至2022年末,新華保險資產總額12550.44億元,較上年同期增長11.3%;負債總額11521.39億元,較上年同期增長13.0%;資產負債率為91.8%,較上年同期增長1.4個百分點。
2022年,新華保險實現總保費收入1630.99億元,同比下降0.2%。截至2022年末,新華保險內含價值約為2555.82億元,同比下降1.3%;一年新業務價值24.23億元,同比下降59.5%;新業務價值率為5.5%。
分渠道來看,個險渠道保費收入約1163.62億元,同比下降2.9%,占總保費的71.3%;銀保渠道保費收入約439.31億元,同比增長7.8%;團險渠道保費收入約28.06億元,同比下降3.3%。個險方面,新華保險主動加快人力清虛,隊伍建設向“年輕化、專業化、城市化”轉型。截至2022年12月末,該公司個險營銷規模人力19.7萬人,同比減少49.4% ;月均合格人力4.5萬人,同比減少50.5% ;月均合格率15.0%,同比下降4.1個百分點;月均人均綜合產能3237元,同比提高18.8%。
李全表示,“個險行業進入調整階段,長年期的保費有所下降,但我們抓住銀保渠道市場機遇,實現快速增長,長期險首年保費銀保達到了280億,同比增長了11.3%,團險渠道穩定增長,短期險保費26.85億,同比增長4.6%。其實去年我們整個情況來看,受到最大沖擊的是個險團隊,銀保和團險隊伍總體是有增長的?!?
對于個險人力方面,王練文表示,在過去的一年里,公司的總銷售人力下降的客觀原因是行業在調整,公司也需要調整;主觀原因是壽險隊伍虛的人力較多,實的人力要提升。
王練文還表示,下一步新華保險會在優化結構和穩定增長方面著力,穩定隊伍中的績優人力占比,穩定產品高價值率常年期產品的占比,穩定隊伍建設上的投入,而降低在業務推動上的投入,使得公司的發展有一個永續的前提。
李全在業績發布會上表示,2023年將是壽險業自身資源稟賦和積累的轉型動能充分釋放的開始。新華保險將把握大勢,保持堅韌,穩中求進,為整個社會的經濟復蘇貢獻新華力量。
如今李全升任董事長,張泓擔任總經理,兩人又將如何協作,共同促進新華保險進一步發展,市場拭目以待。
DeepSeek會搶保險人飯碗嗎?!人保、新華、太平等多家險企接入模型…
一次性裁掉四大營業部,“財險一哥”又有大動作:75后總精算師張瑯履歷官網被撤,此前為該司最年輕高管…
重磅!6.5萬億中國人壽最年輕副總裁誕生:50歲“實干家”伍健內部晉升,在廣西、云南、廣東歷練多年;去年凈利預計多增超100%…
重磅獨家!瑞眾人壽首次公開公司治理概要:披露董監高簡歷、股東會議信息等;9名高管來自國壽,去年保費2368億元
重磅!又現四大保險央企總裁互送:繼趙鵬之后,52歲人保第一副總裁李祝用履新國壽黨委副書記
“難兄難弟”各虧17億!十家“銀行系”險企2024成績揭榜:合計凈利99.4億,新會計準則影響深遠…
時隔七月,57歲“老國壽”趙國棟正式任瑞眾人壽董事長!人事版圖重塑,去年前11月保費2268億;今年定下七項重點工作
綜合成本率高達264.3%!63歲平安女將霍建梅挑大梁,能否破題前海財險虧損怪圈?!
60家非上市人身險保司2024業績揭曉:財信人壽虧損3.7億,六家銀行系險企入圍利潤top10!泰康、中郵保險業務收入超千億
管理層多為"80后",董事長、總經理去年齊換;東方嘉富人壽的“前世今生”…
華泰人壽高管變陣!友邦三員大將轉會鄭少瑋擬任總經理即將赴任業內預計華泰個險開啟“友邦化”
金融監管總局開年八大任務:報行合一、新能源車險、利差損一個都不能少
53歲楊明剛已任中國太平黨委委員,有望出任副總經理
非上市險企去年業績盤點:保險業務收入現正增長產壽險業績分化
春節前夕保險高管頻繁變陣
金融監管總局印發通知要求全力做好防汛救災保險賠付及預賠工作
31人死亡!銀川燒烤店爆炸事故已排查部分承保情況,預估保險賠付超1400萬元
中國銀保監會發布《關于開展人壽保險與長期護理保險責任轉換業務試點的通知》
2024年新能源商業車險保費首次突破千億元
連交十年保險卻被拒賠?瑞眾保險回應:系未及時繳納保費所致目前已妥善解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