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契銳評
法國經濟學家皮凱蒂的《21世紀資本論》,被認為是新世紀以來最重要的書之一。
原因在于,其呈現了資本如何催生出華爾街眾多買空賣空的金融精英,進而導致讓世界都為之一振的金融危機。
以金融危機為分水嶺,此前,金融精英通常寄予褒義,之后,則通常被視為貶義詞。
今天,金融精英論已不止于褒貶之間,更多還被賦予了紀與非紀、罪與非罪的意義。
銀保監會:堅決破除“金融精英論”“唯金錢論”等錯誤思想
3月24日,銀保監會在《銀行業保險業健全公司治理三年行動取得明顯成效》(以下簡稱《成效》)中直言,要堅決破除“金融精英論”“唯金錢論”等錯誤思想。
這不是新概念。
年初,中央紀委國家監委刊文稱,在新時代紀檢監察工作中,要對金融、央企領域和行業“四風”表現形式和特點有深刻認知,要堅決摒棄“業務需要論”的錯誤論調、破除“金融精英論”“唯金錢論”的錯誤思想、糾治行業“潛規則”和不正之風,鏟除“法不責眾”心理和“比爛”心態。加固金融和央企領域的精神堤壩。
作為三年公司治理工作的回顧,盡管《成效》只是從方向上倡導和鼓勵,堅決破除“金融精英論”“唯金錢論”等錯誤思想,依法合規探索多種非物質激勵方式,但結合中央紀委國家監委點名問題的力度,則可預期后續的實質性動作。
對此,需要關注的是,3月27日,全國巡視工作會議暨二十屆中央第一輪巡視動員部署會上明確,新一屆中央的首輪巡視統籌安排了常規巡視、專項巡視、機動巡視和巡視“回頭看”,五家金融企業則是納入首次巡視范圍。
而多種巡視手段同時出現則是十八大以來的首次。
前后呼應。
四維度理解“金融精英論”
從中央紀委國家監委到巡視落地,金融及央企領域都是重點,雷厲風行。
就銀行保險業而言,如何深刻認知并踐行,堅決摒棄“業務需要論”的錯誤論調;破除“金融精英論”“唯金錢論”的錯誤思想;糾治行業“潛規則”和不正之風;鏟除“法不責眾”心理和“比爛”心態,至關重要。
為便于理解,本文以銀行保險領域常見的“小賬”問題為例展開闡述。
一是“業務需要論”論調。“銀保小賬”通常指的是不在合同約定傭金范圍內的“回扣”費用,通常保險公司會以培訓費、咨詢費、虛掛人力、虛假績效等形式套取費用,由保險公司人員以現金等形式給銀行各級人員支付的除手續費以外的費用。
現實中,小賬通常被保險公司定義為“業務需要”,畢竟,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要激發銀行各級人員銷售自家產品的積極性,定向激勵則是殺手锏。也正是基于此,現實中,某家公司協議內約定的傭金并不高,但出單保費卻可高于同業公司,在產品基本同質化的今天,保費的差異背后自然離不開精準的支持。
二是“金融精英論”思想。銀行保險作為典型金融行業,員工收入相較傳統行業會更高,但從上市公司年報披露信息看,并未超出大眾預期。然而現實中,銀行基層級負責人甚至普通理財經理的“豪”卻向外界展示著其精英人設。
三是“潛規則”不正之風。如“業務需要論”中所還原場景,當“小賬”這種回扣已成行業潛規則時,在日常的業務實踐中,這種規則只會加劇攀比,愈演愈烈。
四是“法不責眾”心理。檢索公開行政處罰信息,僅在2011前后,檢索出廣東保監局對兩家壽險公司下發過“小賬”相關的處罰決定。一則處罰決定中指出,2010年1~6月期間,該中心支公司存在向合作銀行網點柜員賬外支付業績激勵費用的行為,被處以罰款5萬元的行政處罰。另一則處罰決定則顯示,2010年2~9月期間,**壽險公司對銀保專管員工資收入進行賬外二次分配,部分銀保費用的發票出票時間與實際活動時間不一致等不實列支費用,導致財務數據不真實的行為,被處以罰款3萬元的行政處罰。
熟悉的“陌生”行為
且不論前述行政處罰中涉及的行賄受賄罪的潛在刑事犯罪問題是否被移送,僅就數量而言,普遍存在的銀保小賬問題,顯然并未成為監管關注的焦點。
對于這一問題的存在,反倒是通過兩種另類的方式被社會所熟知:
一是銀行工作人員因違法犯罪審判過程中公開的判決文書中,對這一行為的描述。比如,2020年4月某壽險分公司黨委書記、總經理因涉嫌行賄罪被當地監察委員會采取留置措施,同年10月,被刑事拘留和逮捕。主要犯罪事實則是為在某銀行銷售保險,而承諾以一定的保費比例向該行負責人行賄。
但無論是此案,還是其他刑事案件,案發的誘因卻均與收受保險業務回扣無關,觸發點基本都是銀行高管因其他犯罪被審查時,而連帶被追查。
二是銀行內部整治。2019年,招行時任負責人在上任伊始的內部講話中提到“我最不能容忍的一件事,就是員工收取保險公司的回扣。據我所知,這不是個別現象,對這個問題必須采取果斷措施。對內、對外都必須堅決果斷,對內誰收取回扣就開除誰,甚至是移交司法處理;對外取消相關保險公司準入資格,哪怕會影響我們的中收,也在所不惜,一個健康的組織文化,遠比收入多少更重要。”
但后續人事更迭,此事再無后續。但至少印證了這是業內熟知的潛規則。
當然,就銀行保險業而言,銀保小賬只是一個縮影,其存在的問題遠不止于此。
解決這個問題難不難?
事實上并不難,至于方式方法在此不做贅述。但鑒于徹底整治需要付出短期內業務的劇烈波動,所以,歸根結底是法紀與業績的博弈。
至于未來,可選擇路徑同樣有限:
一是自我刮骨療毒,二是借由中紀委等外部干預,被動改變。
都很難。
保契銳評丨銀保陣痛難掩渠道前景
2025年,保險業落馬人數或將再創新高
再創農險新局面
監管工作會帶來的保險業新希望
罕有人至的商場背后,是險資的另類投資經
年終獎
防盜易、防家賊難——系列新規有感
逆周期中行刑銜接的可能性
提防分紅險異化為金融怪獸
瓊瑤今日花葬,我們到底該如何優雅地跟世界告別
華泰人壽高管變陣!友邦三員大將轉會鄭少瑋擬任總經理即將赴任業內預計華泰個險開啟“友邦化”
金融監管總局開年八大任務:報行合一、新能源車險、利差損一個都不能少
53歲楊明剛已任中國太平黨委委員,有望出任副總經理
非上市險企去年業績盤點:保險業務收入現正增長產壽險業績分化
春節前夕保險高管頻繁變陣
金融監管總局印發通知要求全力做好防汛救災保險賠付及預賠工作
31人死亡!銀川燒烤店爆炸事故已排查部分承保情況,預估保險賠付超1400萬元
中國銀保監會發布《關于開展人壽保險與長期護理保險責任轉換業務試點的通知》
2024年新能源商業車險保費首次突破千億元
連交十年保險卻被拒賠?瑞眾保險回應:系未及時繳納保費所致目前已妥善解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