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趙夢涵
編輯:邢莉
來源: 險企高參
2023年開年,中國人民保險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下稱:中國人保)由于掌門人羅熹的一系列變動,變得頗為不平靜,也讓此次的業績發布備受業界關注。
整體來看,中國人保這份年度業績“答卷”亮點頗多。財報數據顯示,2022年,中國人保實現總資產15087.02億元,實現原保險保費收入6192.96億元,歸屬于母公司股東的凈利潤實現244.06億元,主要得益于財險承保利潤及投資收益貢獻。
分板塊來看,2022年中國人保財險保費穩健增長,承保盈利為近年最佳,壽險表現大不相同,業績持續承壓。
3月27日,中國人保召開2022年度線上業績發布會,針對“一把手”換人是否會引發公司戰略調整等問題作出回應……
總資產站上1.5萬億
財險保費凈利雙增
2022年,中國人保實現總資產15087.02億元,同比上升9.6%,實現原保險保費收入6192.96億元,同比上升6.6%,歸屬于母公司股東的凈利潤實現244.06億元,同比上升12.8%。
投資方面,中國人保實現總投資收益552.65億元,同比下降12.4%;凈投資收益603.55億元,同比增長15.5%;總投資收益率4.6%,同比下降1.2個百分點;凈投資收益率5.1%,同比增長0.3個百分點。
2022年,人保財險實現原保險保費收入4854.34億元,同比增長8.3%;市場份額為 32.7%,保持行業首位;綜合成本率97.6%,同比下降1.9個百分點;實現凈 利潤265.47億元,同比增長17.5%。
業務增長主要源于機動車輛險、農險、意外傷害及健康險等業務的增長。
機動車輛險實現原保險保費收入2711.60億元,同比增長6.2%。機動車輛險賠付率68.1%,同比下降2.0個百分點;費用率27.5%,同比上升0.3個百分點;綜合成本率95.6%,同比下降1.7個百分點;承保利潤113.05億元,同比增長69.4%。
整體意外傷害及健康險業務實現原保險保費收入889.99億元,同比增長10.3%。意外傷害及健康險賠付率81.6%,同比下降3.6個百分點;由于商業性業務占比提高,整體意外傷害及健康險費用率18.8%,同比上升1.4個百分點;綜合成本率100.4%,同比下降2.2個百分點;承保減虧16.02億元。
農險實現原保險保費收入520.54億元,同比增長 22.0%。農險賠付率79.8%,同比下降0.7個百分點。農險費用率13.7%,同比下降6.2個百分點;綜合成本率93.5%,同比下降6.9個百分點;承保利潤24.19億元,有效改善盈利水平。
值得一提的是,人保財險新能源車險保費增速較快。中國人保副總裁于澤在業績發布會上表示,“2022年,人保財險新能源車險承保數量達467萬輛,同比增加59.6%;實現保費收入205.6億元,同比增長72.7%。
近年來,受政策紅利影響,不少新能源車企進軍保險行業。談及影響,于澤認為,新能源車企加入到保險行業對保險業的影響有限。此外,于澤還對于銀保監會提出的“進一步擴大商業車險自主定價系數浮動范圍”政策對人保財險的影響做出了回應。于澤指出,自主定價系數的進一步放開,對于人保財險這樣的大公司而言,可以利用在數據和定價方面的優勢,通過費率和風險的進一步匹配,從而選擇更高更有質量的業務。
壽險凈利下降34.7%
“大個險”營銷員幾近腰斬
壽險方面表現略遜于財險。2022年,人保壽險實現原保險保費收入927.02億元,同比下降4.3%,主要是受調整優化業務結構,壓縮低價值壽險產品規模影響。實現凈利潤27.06億元,同比減少34.7%,新業務價值實現26.69億元,同比下降17.3%。
保費收入的主要來源為壽險,2022年實現保費收入759.66 億元,同比下降2.2%,占比為81.9%,其中人保壽險因加大中高價值型終身壽險、年金保險產品銷售,實現普通型壽險原保費收入298.50億元,同比增長15.7%;分紅型壽險實現 460.07億元,同比下降11.1%,萬能型壽險實現1.09億元,同比增長5.8%。
除壽險外,2022年人保壽險實現健康險 157.43億元,同比下降12.3%,實現意外險9.93億元,同比下降19.4%。
分渠到來看,保費收入的主要來源為個人保險渠道和銀行保險渠道。
個人保險渠道2022年實現原保險保費收入455.98億元,同比下降9.2%,占比49.2%,較去年降低2.6個百分點。截至2022年末,“大個險”營銷員為97371人,同比減少47.61%。
銀行保險渠道價值貢獻度有效提高。全年實現原保險保費收入為440.30億元,同比增長3.1%,占比47.5%,較去年提升3.4個百分點,實現新業務價值5.49億元,同比增長332.3%。
團體保險渠道方面,實現原保險保費收入為30.74億元,同比下降21.7%,占比3.3 %,較去年降低0.8個百分點。
壽險業務方面,中國人保副總裁肖建友表示,今年希望銀保渠道能在穩定規模的同時提高價值貢獻。產品策略方面,今年可能會邁出新步伐,開發出一些有人保特色,能夠引領市場化的新產品,在細分市場進行探索。
回應“一把手變化”,
將保持戰略定力
近日,中國人保發生重磅人事變動,在業績會相關高管也對此事進行了回應。
3月17日,中國人保集團發布公告稱,羅熹因年齡原因,辭去該公司執行董事、董事長及董事會戰略與投資委員會主任委員職務。該辭任自2023年3月16日起生效。一月前,中國人保集團官網發布一則重磅公告,免去羅熹同志的中國人保集團黨委書記職務。
作為一位具有實業與金融、銀保的雙重跨界,深諳內地與香港兩地市場的行業老將,羅熹的履歷在金融高管中并不多見。
公開信息顯示,羅熹出生于1960年12月,畢業于中國人民銀行研究生部貨幣銀行學專業,經濟學碩士,高級經濟師,且擁有20多年銀行從業經驗,先后任中國農業銀行執行董事、副行長,中國工商銀行執行董事、副行長。2013年11月,羅熹出任中國出口信用保險公司副董事長、總經理,由此正式轉戰保險業。兩年后,即2016年初,羅熹短暫離開保險業兩年,任華潤(集團)有限公司副董事長、總經理。并在2018年重新回歸保險業,出任太平集團董事長。
2020年9月,中國太平保險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羅熹接任中國人保黨委書記,擬任董事長。2022年11月,銀保監會核準了羅熹中國人民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的任職資格,至此羅熹正式掌舵中國人保集團。
值得一提的是,據金融時報報道,中國人民保險集團旗下人保壽險公司的一項“金句”學習活動引發社會廣泛關注。事件曝光后,引發社會廣泛關注。中工網對此事進行評論稱:國企領導特別是央企領導,通常既是黨委負責人又是公司董事長,可謂“位高權重”。作為名副其實的企業掌舵人,一定要保持清醒頭腦,時刻警示自己。
在接掌中國人保后的首個年報業績發布會上,羅熹曾強調:“要靠自己的拼搏奮斗(讓人保)重回行業C位。”而在此前的2020年度戰略研討會上,羅熹將中國人保的轉型戰略確定為“卓越保險戰略”,定下了“1+7”的戰略框架,并按照卓越保險戰略的方向,謀劃推進六大戰略服務。
此次羅熹卸任,中國人保的戰略是否會調整引起業內關注。在2022年業績發布會上,中國人保副董事長、總裁王廷科表示,“卓越保險戰略”的本質是高質量發展,目標是建設世界一流企業,符合中央要求,也符合當前行業發展和人保的集團的戰略實力。他同時指出,2021年以來,人保取得了穩中求進、穩中有進、穩中向好的經營業績,這些業績也充分體現了卓越保險戰略的正確性和有效性。
DeepSeek會搶保險人飯碗嗎?!人保、新華、太平等多家險企接入模型…
一次性裁掉四大營業部,“財險一哥”又有大動作:75后總精算師張瑯履歷官網被撤,此前為該司最年輕高管…
重磅!6.5萬億中國人壽最年輕副總裁誕生:50歲“實干家”伍健內部晉升,在廣西、云南、廣東歷練多年;去年凈利預計多增超100%…
重磅獨家!瑞眾人壽首次公開公司治理概要:披露董監高簡歷、股東會議信息等;9名高管來自國壽,去年保費2368億元
重磅!又現四大保險央企總裁互送:繼趙鵬之后,52歲人保第一副總裁李祝用履新國壽黨委副書記
“難兄難弟”各虧17億!十家“銀行系”險企2024成績揭榜:合計凈利99.4億,新會計準則影響深遠…
時隔七月,57歲“老國壽”趙國棟正式任瑞眾人壽董事長!人事版圖重塑,去年前11月保費2268億;今年定下七項重點工作
綜合成本率高達264.3%!63歲平安女將霍建梅挑大梁,能否破題前海財險虧損怪圈?!
60家非上市人身險保司2024業績揭曉:財信人壽虧損3.7億,六家銀行系險企入圍利潤top10!泰康、中郵保險業務收入超千億
管理層多為"80后",董事長、總經理去年齊換;東方嘉富人壽的“前世今生”…
華泰人壽高管變陣!友邦三員大將轉會鄭少瑋擬任總經理即將赴任業內預計華泰個險開啟“友邦化”
金融監管總局開年八大任務:報行合一、新能源車險、利差損一個都不能少
53歲楊明剛已任中國太平黨委委員,有望出任副總經理
非上市險企去年業績盤點:保險業務收入現正增長產壽險業績分化
春節前夕保險高管頻繁變陣
金融監管總局印發通知要求全力做好防汛救災保險賠付及預賠工作
31人死亡!銀川燒烤店爆炸事故已排查部分承保情況,預估保險賠付超1400萬元
中國銀保監會發布《關于開展人壽保險與長期護理保險責任轉換業務試點的通知》
2024年新能源商業車險保費首次突破千億元
連交十年保險卻被拒賠?瑞眾保險回應:系未及時繳納保費所致目前已妥善解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