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聽到一些行業掌故。
比如說當年某個省公司的二把手打算跳槽到一個新開的公司里,老公司的領導是如何如臨大敵,如何緊張防范的,還有人際之間微妙又巨大的牽引力如何發揮作用的。
最后當地行業還出了一個規定,控制同一家公司的人同時跳槽到另一家公司的比例。
鐵打的公司,流水的高管,尤其在產險公司,來來回回就是那么些人,找到三四個人感覺就能串起一個行業。也因此這個行業的跳槽充滿了趣事和尷尬。
比如說端午前還在朋友圈發甲公司的祝福,中秋節朋友圈就成了乙公司的宣傳,毫無違和感。
客戶小王原來是A公司承保的,后來理賠上門的時候,發現這公司變成B公司了,就問前臺,你們公司換名字了嗎?前臺說不是的,是我們炒了公司,反正你業務找我就行了。
劉經理在某個省公司和一把手齟齬不斷,斗智斗勇了兩年后,想想山不轉水轉,就跳槽了。前半年真是感覺環境大變樣呀,也因此在佩服自己的英明。萬萬沒想到,半年后分公司一把手調整了,新任的是他的老領導。他萬念俱灰,給朋友發了一條微信:我感覺被追殺了……
有朋友說,他見過一個同事,從一個公司出去再進來再出去再進來……經歷了三次。
有些人跳槽跳到了坑里,也有人坐著不動,坐成萬年坑,看著外來的和尚燒好香……
保險公司跳槽的故事很多,今天這篇文章主要回答一個疑惑:為什么這個行業的裙帶風好厲害,經常一走都是一個團隊走的。如果對這個行業有足夠了解,就不覺得奇怪了。
恰好有個朋友來咨詢我,原來他自己已經找好工作了,各方面都比較滿意,突然他關系不錯的一個領導要跳槽到另一個公司,讓他一起過去。他的問題就是,我是單飛呢還是跟著領導過去。
對于這樣的問題,我當然沒辦法直接給答案,就幫他分析了這個行業為什么集體跳槽的人多,供他參考。
首先是這個行業有一些不為外人道的辛酸,用自己人更安全
前些年有個產險行業的負面新聞鬧得很厲害。一家保險公司的內勤向媒體舉報負責人挪用公款、小金庫和二次分配,每一項指控都挑動著社會上的神經。
行業內的研究了下,認為其實這是個普遍的但是不正常的情況。負責人為了規避稅費,在內勤身上掛業務,然后提獎打到內勤卡上,再進行分配。因為要攤平稅負,在所有內勤上都掛了業務。可能是這個掛職的業務績效的稅負沒核算清楚,讓內勤承擔了,內勤就找了媒體。
這事目前還在發酵中,估計這公司負責人會有大麻煩。這事還讓我想起起某公司多年前讓內勤辦信用卡給公司墊保費的事,而且不保證能及時還給內勤。
這些問題主要的原因在于行業的法治環境在變化,我們行業的很多經營管理還停留在十多年前,如果算上營改增后的因素,企業承擔了大量的法律和道德的風險。
這種“情理之內,法治之外”的事情一多,行業就誕生了小圈子亞文化,就是習慣用自己人,安全第一。
其次是相互取暖的成分較大
目前中小公司間的悲觀氣氛較重,未來有很多的不確定性,所以大家相互取暖和相互依靠的成分較大。“你看,某總都過去了,肯定不會差,萬一不好,我們再跟他一起跳吧”……
這種情況,根據人性的角度來說是從眾,用杭州本地的話來講叫“杭兒風”,有時,也突然有一種“要死死一起”的感動人心的悲壯呢。
話說目前行業,特別是中小公司的業務和管理大部分依賴機構負責人,如果機構負責人異動,公司發展的不確定性太高,因為行業的決策、向上級公司爭取資源和當地的資源都有機構負責人密切相關。所以,都說做熟不做生,不如跟老領導一起跳槽。
而且一旦形成慣例,大家都會擔心自己的位置是不是會被新來的領導帶來的親信擠掉。
還有保險公司的內部決策和考核的主觀性較大
細細觀察,能發現有一個大致的規律,就是單飛的以管理線的為主,集體跳槽的以業務線的居多。這當中很重要的一個因素是保險公司的內部決策,特別是業務決策的主觀性較大。
比如說業務政策,最終都認為是根據保單成本來算的,可是在決策的時候,賠付的預計是很難的,有業務結構、區域市場平均賠付和車型等因素。這時關系就顯得特別重要,有時多幾個點就可以多很多業務,做業務的就順風順水了:業務有了,賠付的騰挪空間有了,考核指標也好看了……。相反,如果少幾個點,那寸步難行;
比如說考核,其實很多方面也是有主觀性的,光從保費來考核?保費當然有關系,攤平了運營成本,但是換個角度講,做得越多虧得越多;
光從利潤來考核?企業要盈利,這個是無可厚非的,但是偶發因素也較大,如果沒有量也很難保證利潤的穩定性;
保費和利潤一起考核?看起來是沒有問題,可是仍然還有險種結構的因素,區域保單質量的因素,甚至還有IBNR(未發生未報告)提取的因素。何況,如果這樣考核,很多公司很有可能沒有一個能達到要求的,這樣又失去考核的意義了。
這里面的問題相當復雜,很難有一個萬全之策來解決個性的問題,所以,主觀的因素又占了上風。
聞一知十,我們很多的不被外人道的難言之隱都是與行業發展的歷程息息相關。我們個體很難去改變,只有接受,然后選擇一個當下看起來相對合理的選擇。對與錯,哪有這么簡單判斷呢?
用勒龐在《烏合之眾》里的一句話來結束本文吧:
“人一到群體中,智商就嚴重降低,為了獲得認同,個體愿意拋棄是非,用智商去換取那份讓人備感安全的歸屬感。”
健康險很熱,但是這個風險很大,目前已有公司面臨集體訴訟
攜程的車行保障服務到底是不是車險呀?
往往沒想到,財險公司流行的團建居然是……
對于財險業務員來說,區分車險非車險沒有任何意義
“老三家”賺得盆滿缽滿,“車險限速”幫了大忙
“砍掉”基層機構的大腦,對中小財險公司來說是明智的嗎?
財險行業:不怕公司規模小,就怕公司太官僚
EA門店能拯救中小公司車險嗎?
在銷售物業管理責任險時,業務員要注意這個細節
為了躲避“垃圾”車險業務,財險公司閉門謝客
華泰人壽高管變陣!友邦三員大將轉會鄭少瑋擬任總經理即將赴任業內預計華泰個險開啟“友邦化”
金融監管總局開年八大任務:報行合一、新能源車險、利差損一個都不能少
53歲楊明剛已任中國太平黨委委員,有望出任副總經理
非上市險企去年業績盤點:保險業務收入現正增長產壽險業績分化
春節前夕保險高管頻繁變陣
金融監管總局印發通知要求全力做好防汛救災保險賠付及預賠工作
31人死亡!銀川燒烤店爆炸事故已排查部分承保情況,預估保險賠付超1400萬元
中國銀保監會發布《關于開展人壽保險與長期護理保險責任轉換業務試點的通知》
董事長變更后,中國人壽新添80后女總助
國內首家批發保險經紀公司來了,保險中介未來將走向何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