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老,既是老生常談,又需常話常新。
解決好養老問題,已成為當下最緊迫的國家大事之一。在今年“兩會”期間,養老依然是一個避不開的話題,也是熱點話題。
從代表委員建議提案,到政府工作報告,都能看到“養老”的影子。
談養老問題,首先要清楚我國老齡化程度。
截至2021年底,我國60歲及以上老年人口達2.67億,占總人口的18.9%;65歲及以上老年人口達2億以上,占總人口的14.2%。據測算,預計“十四五”時期,60歲及以上老年人口總量將突破3億,占比將超過20%,進入中度老齡化階段。2035年左右,60歲及以上老年人口將突破4億,在總人口中的占比將超過30%,進入重度老齡化階段。
迅速攀升的老年人口,讓我們看到了應對人口老齡化任務的繁重。隨著老年人口的持續增加,人口老齡化程度不斷加深,我國公共服務供給、養老保障以及社會各方面均衡發展等都將迎來巨大的挑戰。
基于此,養老已不再是一個家庭的問題。相反,“當社會在變老”時,這一問題就從家庭走向了更廣的社會層面,我國已將“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上升至國家戰略。
然而,就在我們聚焦如何養老時,卻被另一個現實所沖擊,即相對于其他已進入人口老齡化的國家而言,我國在養老服務資源與保障能力方面存在諸多短板和不足,遠遠不能滿足國人急劇增長的養老需求。而這一問題,在今年“兩會”期間也再次被多次提及:
全國政協委員,民建中央副主席、上海市委主委解冬表示,當前養老保險體系“三支柱”總體發展不平衡不充分,一定程度制約了社會保障體系有效運轉??偟膩砜?,第一支柱規模最大、覆蓋面最廣;第二支柱發展較快,但規模和覆蓋范圍有限;第三支柱則剛剛起步。而且,第二、三支柱之間賬戶尚未打通,配套稅收優惠支持力度不夠;各家金融機構存在一定程度同質化競爭,缺乏差異化、綜合性的養老金融產品組合。
全國政協委員、中國人壽集團董事長白濤也稱,我國養老保障服務還有諸多短板和不足,主要表現在養老金儲備不足、養老服務供給短缺、養老產業運營不夠規范三個方面。例如,中低收入人群養老金替代率更低,眾多靈活就業人群尚未納入養老體系覆蓋范圍;養老護理從業人員缺口超過千萬,大量老人照護需求難以有效滿足等。
全國政協委員、致公黨重慶市委會副主委、重慶市民政局副局長鄧琳則表示,隨著老年群體養老需求的增長,養老資源呈現分配不均、優質產品供給不足、服務質量參差不齊的特點。與此同時,老年人的消費觀念在轉變,消費結構和方式日趨多元并向縱深拓展,但是在供給側,符合老年人需求的產品種類不夠豐富、產業模式相對單一。
除此之外,也有不少全國政協委員和全國人大代表認為,在養老護理方面,我國還處于起步階段,養老護理相關制度和運作機制尚未完善,養老護理服務產業發展相對滯后。
可見,養老事關重大,但問題也頗多。在養老需求日趨強烈時,這些問題的解決不僅關乎老人的晚年幸福,甚至還會影響社會的安定與平穩,為此,不可不重視。
從現實情況看,養老問題緊迫而具有挑戰。但從另一方面看,偌大的老年人口背后,潛藏著巨大的養老產業藍海市場。
有數據顯示,我國養老產業市場規模由2018年的6.6萬億元增長至2021年的8.8萬億元,復合年均增長率達10.1%。未來,隨著我國老齡化程度的不斷加深,預計2023年我國養老產業市場規模將達11.8萬億元。另有預測顯示,到2030年,我國養老產業規模將達到13萬億元。
儼然,養老產業已成為巨大的藍海市場,而銀發經濟將成為經濟社會發展中不可忽視的重要力量。或許正是看中了這一片藍海,越來越多的行業開始涌入到養老這一領域,從地產到保險,到醫療,到文旅等。
以保險為例,作為與養老緊密相關的一個產業,保險布局養老產業也日趨火熱。從建立高端養老社區到探索社區養老服務,再到開拓“居家養老”服務體系、推出各樣養老保險產品等,無論是何種產品、提供哪些服務,入局養老已成為當下眾多險企發展的共識,甚至一些險企還將康養作為公司的主要戰略來布局。
不過,火熱的養老產業下,仍有不少問題存在。
據白濤稱,我國養老產業運營不夠規范,養老服務產業鏈條長、涉及環節多,包括老年人起居、飲食、出行、醫療、娛樂等多個方面,各養老機構的服務標準不一、參差不齊,影響養老服務體驗和養老產業發展。
全國政協委員、對外經濟貿易大學保險學院副院長孫潔專門就養老護理服務產業進行了分析。她指出,目前專門提供養老護理服務的機構較少,存在服務面窄、設施數量不足、服務資質低等問題,同時由于服務專業標準和操作規范不完善,具有長期護理資質的專業護理人員更是匱乏。
可見,養老產業雖然是一片藍海,但想要挖掘也存在不小挑戰。
那么,面對偌大的養老市場,該如何完善養老服務體系,激活養老產業動能,讓養老不再是壓力,而是發展的新動力?為此,從五維度梳理代表委員們給出的相關建議。
養老保障體系
以稅收優惠促二、三支柱發力
白濤建議注重發揮市場機制作用擴大養老金規模。具體而言,從國際經驗看,通過降低門檻、稅收優惠等可以有效促進養老第二、三支柱發展。在二支柱方面,建議放寬企業建立年金計劃的條件,將“依法參加基本養老保險并履行繳費義務”作為建立企業年金計劃的唯一限制性條件,鼓勵更多的企業建立年金計劃。
在三支柱方面,加快推進個人養老金制度擴展至全國范圍,適當地提高個人養老金繳費額度上限;增強制度再分配功能,考慮分檔分級稅優政策的設計,對中低收入人群實行全程免稅優惠,吸引更多人群特別是靈活就業人群、中低收入人群盡早進行個人養老金儲備。
解冬建議,針對低收入群體或納稅臨界點人群,個人養老金賬戶應提供有針對性的免稅政策,同時,打通第二、三支柱賬戶轉換功能,將第二、三支柱稅收優惠統一或合并計算,未加入第二支柱的勞動者可以疊加企業年金4%稅收抵扣額度。
同時,解冬建議完善養老保險統計標準,搭建跨部門的監管協調機制;建立養老金融基礎數據庫共享平臺;探索養老金融國際合作創新模式,為構建適應中國式現代化的養老保險體系奠定基礎。
政策支持
鼓勵社會機構參與,激發市場活力
白濤建議,鼓勵支持社會機構參與養老服務產業。建議在稅收減免、租金減免等方面,為包括保險機構在內的運營規范社會機構提供相關優惠扶持政策,加大養老設施改造、養老床位補貼力度,減輕養老機構的運營成本壓力,激勵加大養老服務內容供給。持續引導黨政機關和國有企事業所屬的培訓療養機構,優先轉型為養老機構,通過“公建民營”等方式,將養老機構交給專業機構經營。
全國政協委員、南方科技大學副校長金李表示,要讓市場充分發展起來,可以通過培育養老產業龍頭企業,形成規模經濟和范圍經濟,通過產業鏈上下游的系統配套整合,進而降低優質養老服務成本,提高效率。
此外,解冬也建議培育和吸引優質養老金融機構,鼓勵開展差異化產品創新等。
養老服務
推進標準化、規范化,滿足老年護理需求
在養老服務方面,白濤建議,強化養老機構監管,建立養老產業準入制度,設置準入門檻,對準入機構的資本、配套設施、服務內容和人員配置進行嚴格的審查,并在其經營過程中進行持續監督,避免違法經營和低水平無序競爭,促進養老服務產業的專業化和規范化。
孫潔建議,鼓勵商業保險公司創新參與養老護理產業鏈條建設,逐步提高商業保險服務老年護理問題的能力,滿足老齡化現象帶來的長期護理保險需求。
全國政協委員、國家衛生健康委原黨組成員、中國老齡協會原會長王建軍建議,持續推進養老產業科技創新平臺的建設,鼓勵開發適合老年人特點和需求的各類產品和服務項目,推動養老服務與教育、醫療、保險、健康、體育、文化、旅游等產業融合發展。
養老產品
拓展衍生產業,鼓勵養老金融產品創新
鄧琳建議,應著重在供給側發力,通過制定詳細的老年用品和服務產業目錄引導相關企業布局發展,同時深入挖掘銀發經濟全產業鏈相關產品服務,加強養老日用品、老年醫療設備、老年娛樂等衍生產業。
解冬建議,鼓勵開展差異化產品創新,增強財富管理和風險保障等綜合功能;擴大個人養老金賬戶的投資管理人和金融產品投資范圍,適時允許配置公募型保險資管產品,支持投資母基金、股權債權計劃、基礎設施REITs等創新工具。
人才建設
重視養老人才培養,鼓勵下崗、失業人員參與
白濤建議,將養老人才培養列為高等職業教育的重點,將養老服務人員技能培訓放在就業培訓、失業者培訓的優先位置,運用財政資金、就業基金、失業保險基金等公共資源加快培養,開發相應國家職業技能標準和評價規范,建立健全職業技能等級認定制度,建立養老從業人員收入保障和從業津貼制度,構建一支素質優良、結構合理、能力突出的養老人才隊伍,以更好從根本上解決養老服務人員供給短缺、流失率大、質量不高等問題。
孫潔建議,加快培養專業的護理人員,鼓勵下崗、失業人員參與養老護理工作。
全國政協委員,九三學社江蘇省副主委、無錫市主委,江蘇省無錫市副市長盧敏建議,研究制定養老服務人才專項發展規劃,明確行業發展目標,指明職業發展方向,出臺養老服務人才發展實施方案,配套人才培養、留用、職稱評審、職業發展、待遇保障、傾斜政策等具體舉措。
同時,以適應養老服務機構及社區居家養老護理型人才市場需求為導向,推動高等學校和職業院校增設涵蓋家庭護理、健康管理、醫療康復、社會工作、康復輔具應用、院感控制等學科的養老服務專業,培養具備“全方位、全周期”健康服務能力的復合型護理人才。探索“學歷教育+職業培訓+繼續教育+實習實訓”的“四位一體”養老服務人才培養模式。
當然,養老的話題涉及廣泛,除以上內容外,還有許多方面與養老有關。但要真正解決養老問題,將養老產業由“潛力股”轉向“績優股”,仍有不小的挑戰。或許,隨著政策制度的完善,社會機構的廣泛參與以及相關產業的逐步規范,我國的養老問題將化危為機,讓未來更多老人擁有幸福美滿的晚年生活。
從李云澤歷次講話看保險業風向:自身高質量,推動經濟高質量
周評|面對國家大勢和存量市場,如何樹立“大保險觀”?
監管嚴禁“特藥卡”“CAR-T卡”成保險營銷贈品,部分地區摸底排查
周評|從“雙11”到保險“開門紅”,正在告別“大進大出”式消費
保險業多位高管失聯,找尋背后的那些蛛絲馬跡!
玖亓周評|10萬億化債!財政刺激救短期,最終化債靠發展
時隔三年半,水滴擬赴港再上市!內情主導,還是外因倒逼?
探求專業養老險公司致力成為經營第三支柱“頭部”的方法論
三季度被股市“甜”到的險資,最近盯上哪些新“標的”?
玖亓周評|險企三季報的“高光”和波動
華泰人壽高管變陣!友邦三員大將轉會鄭少瑋擬任總經理即將赴任業內預計華泰個險開啟“友邦化”
金融監管總局開年八大任務:報行合一、新能源車險、利差損一個都不能少
53歲楊明剛已任中國太平黨委委員,有望出任副總經理
非上市險企去年業績盤點:保險業務收入現正增長產壽險業績分化
春節前夕保險高管頻繁變陣
金融監管總局印發通知要求全力做好防汛救災保險賠付及預賠工作
31人死亡!銀川燒烤店爆炸事故已排查部分承保情況,預估保險賠付超1400萬元
中國銀保監會發布《關于開展人壽保險與長期護理保險責任轉換業務試點的通知》
董事長變更后,中國人壽新添80后女總助
國內首家批發保險經紀公司來了,保險中介未來將走向何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