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一年“兩會”時。各種與社會、民生、經濟等相關的熱點話題展開討論。與社會生活息息相關的保險業,自然不會缺席。
縱觀2023年“兩會”與保險相關的提案,最受關注的莫過于健康、醫療、養老等關乎民生的話題。尤其是近年來炙手可熱的惠民保,更成為現象級產品中備受矚目的一方。
然而,一邊是“保費低、保額高、投保門檻低”等特色刺激著惠民保的井噴式發展,另一邊則是產品同質化嚴重、參保率不足、賠付率不穩定、合規方面混亂等問題持續困擾其高質量發展。面對這樣的“拉扯”,惠民保又該如何升級更迭,不斷完善創新,讓人們真正享受到普惠?面對問題與挑戰,保險業需要做好哪些功課來應對?
在2023年關于惠民保的相關提案中,部分代表委員又是如何建言獻策?
任何突然爆發的事件必然有其緣起和初始積累,就惠民保的發展歷程而言,最大的吸引點莫過于其抓住了大部分人的消費心理。
“投保低門檻、高保額、價格親民”,單就這三點優勢,就契合了廣大普通家庭、中低收入人群的需要,足以吸引大眾參與其中。加之惠民保這樣一款“城市定制型商業醫療保險”,有地方政府搭臺,保險公司參與,并在一定程度上銜接基本醫保,如此背景,令惠民保這一健康險產品自2020年興起后,在短短三年時間內迅速“出圈”,收獲了一大批粉絲。
據相關數據顯示,截至2021年末,全國28省122個地區244個地級市推出了177款惠民保,1.4億人次參保,保費約140億元,成為參保規模最大的報銷型商業健康險險種之一。預計到2025年,惠民保的保費規模有望達到500億元。迅速崛起的惠民保,一時沖擊了百萬醫療險等產品的“網紅”地位,站上了健康險的制高點。
然而,這樣火爆的速度并沒有掩蓋惠民保存在的問題與挑戰。在今年的“兩會”提案中,全國政協委員、對外經濟貿易大學保險學院副院長孫潔指出,目前惠民保存在產品定位及同質化、參保和賠付等諸多方面的問題。具體而言:
產品定位及同質化方面,眾多地市的惠民保存在產品定位不清晰的問題,受限于成本,難以在“保大病”和“廣覆蓋”之間取得平衡,同時,惠民保還與市面上其他醫療險有著類似的產品定位。而且,各地市產品同質化現象明顯,難以體現惠民保“一城一策”的原則。
參保方面,不僅參保率不足,從參保人群看還存在結構不良的情況。據統計,絕大部分城市的惠民保參保率不足15%,且2022年參保情況相比2021年同期,部分城市的參保率出現高達10%-40%的下降,即使一些惠民保保持了較高的賠付率,但仍有20%-30%的脫落比例。不僅如此,惠民保對年輕群體和健康體吸引力較低,導致參保人群結構不良的問題,這也是經常說起的“死亡螺旋”問題。
賠付方面,存在不均且過度醫療風險。惠民保對市區的保障作用遠高于縣區,縣區的參保人對產品的獲得感比市區參保人低,資金集中流向市區參保人的大病支出。由于產品統一定價,客觀上對縣區參保人存在公平的缺失。惠民保保障的疾病種類有限,對大多數疾病不存在保障功能,導致參保人獲得感較低。同時,購買惠民保后,參保人的就醫行為發生變化,易導致過度醫療現象,從而使理賠金額上漲,賠付率難以穩定。
除此之外,全國人大代表、湖南大學風險管理與保險精算研究所所長張琳還指出,當前的惠民保普遍采用“團險個做、線上線下相融合”的形式,與互聯網人身險監管規定、人身險銷售管理辦法等文件存在沖突;理賠信息披露沒有統一的規范,披露信息非常有限,不利于未來產品設計和升級迭代;沒有真正的健康管理服務,不符合從“保疾病”到“保健康”的轉變等問題。
尤其是各地惠民保牽頭落地的保險公司部門有政保部、大病部、團險部、電商部、個非部、健康險部等,不盡相同,總公司對各地市在信息安全、互聯網合規、業務結算等方面沒有統一的管理,容易造成在產品、合規等方面的混亂。
恰是這些問題的存在,阻礙了惠民保向著高質量方向發展。
其實,對于惠民保在發展中存在的問題,監管也曾多次發文進行警示。
例如,2020年11月,銀保監會曾發布《關于征求〈關于規范保險公司城市定制型商業醫療保險業務的通知(征求意見稿)〉意見的函》,正式給惠民保官方定義,即“城市定制型商業醫療保險”,同時點出了惠民保中存在的九大違規行為:
保障方案缺乏必要的數據基礎,未按規定使用備案產品或未及時報告保障方案,參與惡意壓價競爭,違規支付手續費,夸大宣傳、虛假承諾、誤導消費者,拖賠惜賠,利用不正當手段套取、騙取醫療保險基金,冒用政府名義進行虛假宣傳,泄露參保人信息或擅自用于其他用途等。
面對正在預熱中的惠民保,這一文件的下發給當時的險企敲響了警鐘。隨后,在2021年6月,銀保監會正式發布《關于規范保險公司城市定制型商業醫療保險業務的通知》,惠民保有了明確的指引。
在這份文件中,監管又給各參與的保險公司以及研發的產品立規矩,如因地制宜,保障方案體現地域特征;實行市場化運作,按照持續經營和風險可控原則,科學合理制定保障方案;產品設計開發和管理嚴格遵守監管制度,基于基本醫保和大病保險等有關數據合理預估投保人數規模,做好保費測算和保障方案制定等。
2022年2月,銀保監會又下發了《關于印發商業健康保險發展問題和建議報告的通知》,著重強調要保證城市定制醫療項目的可持續性。如增強參保人群黏性,確保項目長期可持續、穩定參保群眾長期保障預期;通過開放基本醫保居民個人賬戶等方式吸引更多人群參保;宣傳層面要減少銷售誤導,對產品保額、免賠額、自付比例等信息重點說明等。
連續發文,可見監管對于惠民保這一普惠型產品的重視。不過,盡管監管已多次引導,但就目前來看,惠民保的主基調還是以“防風險”為主,而對于如何打造可持續發展模式,仍然在探索中。
隨著惠民保落地城市越來越多,可持續發展問題該如何推進?存留在惠民保中的參保、理賠、產品等問題,又該如何解決?基于此,在關于惠民保的相關提案中,部分代表提出了建設性的意見。
首先,從政策層面看,孫潔建議,完善惠民保相關制度機制,增強制度建設協同化,加強頂層設計,建設惠民保頂層設計與基層實踐相互推進融合的發展道路。探索優化基本醫保政策與惠民保政策之間的銜接,加強惠民保作為多層次醫療保障體系中間層的重要作用,確保惠民保長期可持續發展。
張琳則建議銀保監會從產品設計、銷售管理兩方面,進一步出臺惠民保業務的監管細則。如出臺政策指引,由省級公司統籌項目,授權分公司服務落地,以商業性定位為出發點,明確惠民保業務的渠道屬性,個團分開。
產品方面,孫潔建議為了與基本醫保有效銜接,建議采用基于醫保DRG/DIP按病組支付的新型惠民保產品形態。
例如,從費用報銷型醫療險轉變為定額給付型醫療險,相關政府部門依據當地醫療報銷實際情況指導產品保障的側重點,優先彌補基本醫保和大病保險保障不足的部分,并指導各病組賠付金額等;按病組支付的產品形態對年輕群體關注度高的疾病提高賠付額度,在充分測算的前提下,無需設定免賠額,提升產品對年輕群體的吸引力,提高健康體的留存率;將賠付改為固定額度,使參保人面對相同的疾病時得到相同的賠付,避免資金集中流向市區參保人大病支出的現象,從而增加惠民保的公平性等。
數據信息方面,孫潔建議構建數據信息共享平臺,推動醫保與商保數據共享,為惠民保的精準定價提供數據支持。同時,在平臺上構建基于按病組支付模式的產品設計場景,共享必要的統計數據,從而使數據共享成為現實,有效避免產品設計過程中個人數據的泄露。
張琳建議建立惠民保信息披露機制,以年度為單位,從費用、賠付、參保等方面向社會公眾披露數據,增強公眾知情感,提升惠民保的獲得感。同時,鼓勵通過獨立第三方平臺歸集數據,加強共保模式下,對各個保險公司的用戶數據安全保護。
醫保局可以出臺政策,鼓勵醫保第三方IT外包商對保險行業豁免惠民保業務需要的醫保數據校驗、個賬查詢而產生的接口費用,堅持民生定位,打破數據孤島,促進醫保與商保的互聯互通。
此外,張琳還建議為惠民保業務劃定費用范圍,防止過低或者過高,淪為“經辦業務”或者“普而不惠”;醫藥企業可以以多方共付合適的方式參與惠民保,為商業保險助力新特藥的研發、推廣創造條件;籌資方面,建議人民銀行支持豁免惠民保業務的支付通道費(銀聯、微信、支付寶等),鼓勵保險行業各類主體積極參與民生項目。
結語
惠民保之所以被稱之為國民保險,主要就在于其惠民性。而惠民,不僅要體現在價格方面,更需要有更完善的保障。
行進三年,惠民保從萌芽期到蓬勃發展期,再到如今的平穩期,是一個從稚嫩到成熟的演進過程。從不完善到完善,都在考驗著參與各方的智慧,真正實現可持續的普惠于民。
從李云澤歷次講話看保險業風向:自身高質量,推動經濟高質量
周評|面對國家大勢和存量市場,如何樹立“大保險觀”?
監管嚴禁“特藥卡”“CAR-T卡”成保險營銷贈品,部分地區摸底排查
周評|從“雙11”到保險“開門紅”,正在告別“大進大出”式消費
保險業多位高管失聯,找尋背后的那些蛛絲馬跡!
玖亓周評|10萬億化債!財政刺激救短期,最終化債靠發展
時隔三年半,水滴擬赴港再上市!內情主導,還是外因倒逼?
探求專業養老險公司致力成為經營第三支柱“頭部”的方法論
三季度被股市“甜”到的險資,最近盯上哪些新“標的”?
玖亓周評|險企三季報的“高光”和波動
華泰人壽高管變陣!友邦三員大將轉會鄭少瑋擬任總經理即將赴任業內預計華泰個險開啟“友邦化”
金融監管總局開年八大任務:報行合一、新能源車險、利差損一個都不能少
53歲楊明剛已任中國太平黨委委員,有望出任副總經理
非上市險企去年業績盤點:保險業務收入現正增長產壽險業績分化
春節前夕保險高管頻繁變陣
金融監管總局印發通知要求全力做好防汛救災保險賠付及預賠工作
31人死亡!銀川燒烤店爆炸事故已排查部分承保情況,預估保險賠付超1400萬元
中國銀保監會發布《關于開展人壽保險與長期護理保險責任轉換業務試點的通知》
連交十年保險卻被拒賠?瑞眾保險回應:系未及時繳納保費所致目前已妥善解決
董事長變更后,中國人壽新添80后女總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