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契銳評 ★
《農民日報》,農業農村部主管的中國第一份也是唯一一份三農央媒。
3月5日,政府工作報告中三農的問題講了很多,《農民日報》選取了十個關鍵字予以總結,分別是“糧”“田”“強”“民”“供”“上”“綠”“科”“教”和“康”。
遺憾的是,全文并未就三農領域的保險保障給予任何闡述。
與此同時,作為銀行保險業的唯一行業報,《中國銀行保險報》亦將政府工作報告中與金融相關的表述全部做了摘抄,而“保險”僅有一處可供摘錄,即“農業保險”,報告中對于農業保險的表述原文是“健全政策性農業保險制度”。
值得玩味的是,對比兩家行業媒體,關于三農的總結性結論比涉及金融的原文還要多。
更值得深思的是,在此之前,中紀委曾刊文,堅決破除“金融精英論”。
形勢似乎在發生變化。某種程度上,金融的定位亦在發生著變化。
對此,有金融領域的紀檢專業人士認為:當政策可以直接觸達實體,那并不能為14億國人創造實際民生福祉的金融業,在一個特定的時間和空間里或許就沒有太多的意義。
從這一維度看,政府工作報告僅以“健全政策性農業保險制度”表達對保險業的關注則并不意外。
畢竟,保險業中只有農險背后是每年數以億計的財政支出,更涉及中國人的飯碗能不能端在自己手里的問題。
目前,我國除四家專業農險公司(安信農險已并入太保)外,還有逾30家保險公司在經營農險,幾十家保險公司的競爭均是圍繞中央和省市三級財政補貼而展開。
然而無論是銀保監會對農險的相關監管處罰,還是農業、涉農財政的刑事案件,基于財政補貼而產生的利益糾葛以及腐敗,早已成為制約行業進一步發展的痼疾。
把錢花在刀刃上是中央財政的核心邏輯。對于農業保險亦是如此。
在此之前,政策性農業保險(商業性農業保險的保費收入在整個農險中的占比基本可忽略)均采取直接補貼方式,即中央、省、市和農戶按比例支付保費,通常農戶自行繳納的保費占比不超過20%,其余80%均由財政直接支付。
但在這一支付過程中,灰色地帶對資金的消耗已嚴重影響到農業保險對農業的支持,典型的如,承保數據不真實(騙取財政補貼)以及惜賠、拒賠(通過與當地政府農業、財政主管部門協商賠付率,而不是基于農業的真實損失正常核損核賠)。
也正是基于此,中國農業再保險公司迅速獲批,并正在成為農險領域的真正主導者。
這一邏輯的基礎在于,再保險機制有著天然的政策撬動功能,而我國農險要想真正實現為三農保駕護航的作用,把錢花到刀刃上,則必然需要完成由財政補貼向以再保險形式撬動農業保險的模式轉變,即從補直保向補貼再保險和直保并重,然后逐漸過渡到以補貼再保為主的政策性農險模式。
當然,從中農再成立的初衷看,其意亦在于以再保險機制撬動直保公司開展農業保險的積極性,并以此為抓手,主導農險向“普惠型農業保險”+“補充型農業保險”模式轉變。
在此背景下不難發現,中農再的實際架構由農業和財政兩條線主導,保險監管似乎一再被弱化。
對此,可以通過中國農再正式成立后我國農業再保險市場運作規則的主要載體《標準協議》觀察。根據《標準協議》,分出公司所承保的所有農業保險業務,均需要將其保險責任的20%向中國農再辦理成數分保。通俗地講,所有農險保費的20%將被強制分保至中農再。
在中再的法定比例分保已成為老黃歷的時代,農險領域的強制分保,則或明或暗地印證著農險并非真正意義上的保險。
而從這份政府工作報告中惜字如金的表述,到實踐中農險模式的變革,農險直保公司以費用拼市場的初級階段應已基本走向尾聲,而以技術和服務為主導的政策性險種服務能力則將成為第二階段的核心。
換言之,當三級財政補貼更多通過再保支付時,直保公司再如此前般以費用換市場則可能陷入虧損的泥潭。
當然,近年來之所以如此多的公司在農險領域拼搶,根源則在于其的確是個好險種:賠付率可控、經營成本固定,同時,根據國際經驗,農業大災三十年一個大周期、十年一個小周期,其余年份農險基本都穩賺不賠,即便放到三十年的大周期看,農險基本也是穩賺不賠的。
而當財政支付由直接補貼直保轉向直接補貼再保后,農險則可能成為賠錢的險種。
盡管是近年來非車之外增速居前的險種,但接下來,各經營主體不得不對農險抱有更深層次的緊迫感。
時也、勢也。
保契銳評丨銀保陣痛難掩渠道前景
2025年,保險業落馬人數或將再創新高
再創農險新局面
監管工作會帶來的保險業新希望
罕有人至的商場背后,是險資的另類投資經
年終獎
防盜易、防家賊難——系列新規有感
逆周期中行刑銜接的可能性
提防分紅險異化為金融怪獸
瓊瑤今日花葬,我們到底該如何優雅地跟世界告別
華泰人壽高管變陣!友邦三員大將轉會鄭少瑋擬任總經理即將赴任業內預計華泰個險開啟“友邦化”
金融監管總局開年八大任務:報行合一、新能源車險、利差損一個都不能少
53歲楊明剛已任中國太平黨委委員,有望出任副總經理
非上市險企去年業績盤點:保險業務收入現正增長產壽險業績分化
春節前夕保險高管頻繁變陣
金融監管總局印發通知要求全力做好防汛救災保險賠付及預賠工作
31人死亡!銀川燒烤店爆炸事故已排查部分承保情況,預估保險賠付超1400萬元
中國銀保監會發布《關于開展人壽保險與長期護理保險責任轉換業務試點的通知》
2024年新能源商業車險保費首次突破千億元
連交十年保險卻被拒賠?瑞眾保險回應:系未及時繳納保費所致目前已妥善解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