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5日,由《財經》雜志、《財經智庫》、財通匯聯合主辦的“第五屆全球財富管理論壇“上,博鰲亞洲論壇副理事長、第十二屆全國政協副主席、中國人民銀行原行長周小川發表視頻演講,詳細解讀了“我國統籌養老金是否有缺口”、“缺口能否通過個人積累來解決”等公眾最為關心的問題。他表示,中國人口多,同時養老金面不斷擴大。由于老齡化,養老金資金池很容易有缺口。這種情況下,國家統籌安排的養老金是保基本,不會太高,比較大的缺口較大程度要依靠個人養老金加以補充。
周小川稱,中國的基礎并不好,人口多,老齡化特別嚴重,幾乎是世界上最突出的老齡化趨勢,再加上轉軌,可能缺口更大一些,因此養老金的研究任務和挑戰巨大。
我國的養老金預籌資金,從總數上看有好幾萬億,不是個小數,但從國際上看,為方便比較,如果把各國GDP作為一個參照系來看的話,多數國家預籌養老金的總量約為GDP的50%-100%,有的國家超過100%;中國的這個比例較低,約10%以下,有人說6%,也有人說2%到3%。周小川表示,我國現有的養老金基礎并不太好,中國人口多,且養老金覆蓋面在不斷擴大,加上老齡化等原因,養老金資金池很容易有缺口。這種情況下,國家統籌安排的養老金是保基本,不會太高,或者說比較大的缺口會較大程度依靠個人養老金加以補充。當前我國社保形勢已非常嚴峻,高度依賴財政補貼。縱觀2013年-2019年的社保基金盈余情況,剔除財政補貼后,實際盈余連續7年為負。我們很多養老經費已經出現虧空、赤字,最嚴重是黑龍江,負債了232億,整個中國有16個省都接近收支不平衡的狀態。所以,未來我國的養老壓力越來越大,全靠國家養老根本不現實。我國的社保采用“下代人交錢,上代人領錢”的制度。以前年輕人多,老年人少,交的多,用的少,夠咱們用。而隨著人口的下降,交錢的人少了,領錢的人卻越來越多了,那么30年后,我們靠什么來養老呢?就像周小川在論壇中表達的:養老金缺口較大程度要依靠個人養老金補充!周小川所說的個人養老金,是我國開始實踐的養老保障第三支柱,也是一種補充養老保險制度。第一支柱為基本養老保險,是指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和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立足于?;?。基本養老保險采取社會統籌與個人賬戶相結合的模式,體現社會共濟。第二支柱為企業年金、職業年金,由用人單位及其職工建立,主要發揮補充作用,已有良好的發展基礎。第三支柱為個人儲蓄性養老保險和商業養老保險。個人養老金是政策支持、個人自愿參加、市場化運營的補充養老保險制度。該制度采取個人賬戶模式,由個人繳費,實行完全積累。對勞動者而言,參加個人養老金,可以更好實現整個生命周期內收入的合理分配。在有勞動能力的年輕階段為自己多積累一份長期資金,并通過市場化運營的方式實現積累資金的保值增值,從而增加年老后的養老收入,讓老年生活更有保障、更有質量。2022年4月21日,第三支柱個人養老金制度的綱領性政策《關于推動個人養老金發展的建議》發布,明確“國家制定稅收優惠政策,鼓勵符合條件的人員參加個人養老金制度并依規領取個人養老金?!?/span>2022年11月25日,個人養老金制度正式啟動實施。開辦三個月來,從產品范圍來看,目前個人養老金有四大類共619款產品可供投資者選擇。其中,儲蓄類產品數量最多,共有455款,分為零存整取、整存整取、定活兩便等類型;基金類產品133款,主要分為目標日期基金和目標風險基金兩大類;保險產品13款,其中8款為專屬商業養老保險;此外,還有理財類產品18款。據人社部相關負責人介紹,截至2022年年末,全國有接近2000萬人開通個人養老金賬戶,個人養老金資金賬戶繳費人數超過600萬人。長壽是每個人都期望的好事,但長壽沒錢花就悲劇了。中國的老齡化速度已是世界第一,規模也是世界第一,未來的養老風險,是我們每個人都逃避不了的現實問題。想在晚年依然“有錢花”,生活水平不改變,僅靠政府的力量是絕不可能實現的!世界上任何一個國家都負擔不起!所以近幾年國家多次呼吁發展第三支柱的養老作用,我們需要看清一個趨勢,就是國家大力在發展養老第三支柱的作用,即個人養老儲蓄計劃,通俗地說,就是給自己存養老錢。想要高品質的退休生活,就要從第三支柱做補充!
因公眾號推送規則有變,請點擊?下方“圈中人壽險資源網”,設為星標★!避免走丟~
喜歡這篇文章
請點個“贊”和“在看”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