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的車險全面盈利,但并不代表著2023年車險會更輕松。
作為業務人員,也并沒有因為車險的盈利在車險上掙到更多錢,反而慢慢被擠出市場,向非車險轉型已不只是公司的要求,而是自覺。
老家有一句土話,大概是說有些狗咬著雞腿不松嘴,錯過更好的食物。商業里常常會講柯達錯失數碼相機市場的案例,這些告訴我們迎合趨勢有多重要。
一個有趣的現象,從身邊的案例來看,向非車轉型成功的并不是車險上有積累的業務員,反而是一些堅定轉型的基層管理者。
因為擔心選擇的機會成本放棄選擇,反而造成更大的成本,是傳統車險人的狀態。很多車險的資深人士從直銷做到代理再到通道業務,離業務越來越遠。即便還在車險上賺到錢的人員,也對非車極盡鄙夷,認為還是車險簡單、直接和穩定。
與其通過行政命令逼迫業務員轉型,不如探討他們的內心動機。在向非車險轉型最重要的究竟是什么,勇氣?關系和專業?
鄭總給我的答案是勇氣。他原先是一家中型公司的機構市場部負責人,車險經驗豐富,沒做過非車的核保或者業務,但是2021年底他就一直在思考如何補上這個短板。
2022年他做了一個決定,去基層機構,做非車業務。一年下來,首臺套業務、健康險、工程險、安責險業務和食品安全責任險業務等全面開花,機構非車業務占比達80%。
用他質樸的話來講,就是要努力實現自己吹過的牛,要為自己當初的選擇負責任。一年時間下來,他堅定認為是勇氣讓他闖出一條血路。放棄機會成本的考量,給自己置之死地而后生的決絕態度是積攢勇氣的最好辦法,也是走出非車轉型的第一步,也是重要的一步。
”我不懂“這三個字常常成為向非車轉型的攔路虎。鄭總也是這樣,他認為一年下來了他的非車專業度還是不夠的,但又有何妨,知識只有用起來才留得住,學一點、懂一點、做一點才可以把知識轉化為自己的技能。
何況,核保人員也并不是懂得所有的非車險知識的,具體也要區分責任險、意外險和財產險等險種的。有時碰到一些新產品,他甚至可以根據自己的風險判斷和核保人員溝通,積累專業的同時,也在積累自信。
克服這種對非車險專業上的畏難情緒,是打開非車險市場的大門的最重要的第二步。其實對于任何一個從事過車險的業務人員來說,車險的經驗已經為非車險積累了專業基礎,因為無論車險非車險,原理都差不多,用心做就發現完全可以觸類旁通。
關于關系,鄭總的經驗是做非車險關系很重要,但不是最重要的,有關系就如虎添翼,但更多是在于自己的鉆研。舉例來講,2022年他的非車業務2000萬,與關系相關的是1000萬左右,也就占一半,主要是一些政府項目和傳統的經代老朋友的業務。
他的觀點是,非車險的大門打開后,就是一新世界,會有非常多的商機,這些是在臆想和猶豫的階段想象不到的。比如做了建工險,就找到了招投標保證險、預付款保證和農民工保證險等等,首臺套打開市場后,企財和團意也觸手可及。業務不是孤立存在的,是有相互關聯的。
在他看來,關系重要和依賴關系是兩個概念,在他沒做非車險之前,他也是很擔心這個問題,但是做了一年,局面馬上打開來。關系領進門,修行靠自己。破除做非車業務依賴關系的迷思,是非車險轉型的第三步。
總結起來,鄭總認為勇氣、專業和關系都是非車轉型的重要因素,但是勇氣是第一步,也是貫穿始終的關鍵因素。
從車險到非車險轉型,他認為精耕車險的仍然未來是有空間的,精耕非車險也是有空間的,關鍵不是哪一個險種的問題,而是經營態度的問題。
小孩子才做選擇,大人只要有勇氣就有廣闊天地。
對于財險業務員來說,區分車險非車險沒有任何意義
“老三家”賺得盆滿缽滿,“車險限速”幫了大忙
“砍掉”基層機構的大腦,對中小財險公司來說是明智的嗎?
財險行業:不怕公司規模小,就怕公司太官僚
EA門店能拯救中小公司車險嗎?
在銷售物業管理責任險時,業務員要注意這個細節
為了躲避“垃圾”車險業務,財險公司閉門謝客
唉!鉆保險空子賺錢的人不少呀
非車險太亂了,我們還是做車險吧
燃油車保費也在漲價?那是給新能源車背鍋
華泰人壽高管變陣!友邦三員大將轉會鄭少瑋擬任總經理即將赴任業內預計華泰個險開啟“友邦化”
金融監管總局開年八大任務:報行合一、新能源車險、利差損一個都不能少
53歲楊明剛已任中國太平黨委委員,有望出任副總經理
非上市險企去年業績盤點:保險業務收入現正增長產壽險業績分化
春節前夕保險高管頻繁變陣
金融監管總局印發通知要求全力做好防汛救災保險賠付及預賠工作
31人死亡!銀川燒烤店爆炸事故已排查部分承保情況,預估保險賠付超1400萬元
中國銀保監會發布《關于開展人壽保險與長期護理保險責任轉換業務試點的通知》
董事長變更后,中國人壽新添80后女總助
國內首家批發保險經紀公司來了,保險中介未來將走向何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