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后第一周,各地拼經濟,沖刺開門紅,開局即決戰。金融市場也動作頻頻,全面注冊制一錘定音,首套房貸“降息”潮涌,以及人身險分類監管靴子落地,目不暇接。
對保險業而言,人身險分類監管的重要性不言而喻,這既是金融必須持牌、合規經營和“保險姓保”等改革與整頓的一以貫之,同時也是宏觀功能監管和中觀分類監管的化學反應,決定著未來保險市場格局的重塑。
監管閉環
根據銀保監會下發的征求意見稿,人身險公司將依據評級結果劃分為5類,I類可經營的業務范圍最廣,V類則最受限,明令不得開展萬能險、投連險業務。
總的來說,越靠近I類,監管越松,創新和投資的空間越大,反之則越緊和越小。
分類的前提是評級,根據此前公布的評級辦法草案,權重有6方面,包括公司治理(22%)、業務經營(14%)、資金運用(22%)、資產負債管理(14%)、償付能力管理(14%)、其他方面(14%),公司治理和資金運用仍是重中之重。
過去三年,牢牢守住不發生系統性金融風險的底線,是整個金融監管的大邏輯,大資管改革,破除剛性兌付和凈值化管理,包括保險落地“償二代”二期、加碼償付能力的風險管理,都是這個背景下的產物。
而公司治理占據最大的權重,并不令人意外。從銀行到保險,公司治理一直是過去三年的監管重點,“明天系”橫跨銀行和保險兩大領域,金融機構淪為大股東提款機和內部人控制這兩大公司治理的黑洞,是此前金融創新野蠻生長的成本和代價。這一堂市場風險的公開課,讓監管和公眾都深以為戒。
因此,這是一次“集大成”的監管文件,將之前碎片化的、散見于各個紅頭文件的監管要求,集結成冊,構成風險監管體系的閉環。
精準監管
分類監管其實是精準監管的另一種表達。一刀切的混同監管只適宜暴風驟雨的整頓風暴時期,常態化監管需要精準監管,將監管成本降至最低。
監管不是目的,發展才是目的,監管需要做的是識別風險和防范風險,為發展掃除障礙。比如在“資本大鱷”時期名聲掃地、日益污名化的萬能險,產品本身沒有問題,但囿于過往,企業紛紛繞道不再敢發力。而在分類監管下,實力強、聲譽好的企業,就可以在這方面放開手腳。風險程度高的企業,則不要將風險外溢到整個社會,從源頭堵住風險,努力控制負的外部性。
另一方面,保險市場的同質化競爭一直是難題。競爭當然是越充分越好,但一擁而上的同質化競爭,使得競爭不僅內卷,更變成一種內耗。原因當然很多,但險企風險沒有分類,所有企業做所有產品的狀況,同質化是顯而易見的。
高質量發展需要高質量監管,高質量監管不是什么都管起來,而是有加法有減法,分類監管就是如此。鼓勵頭部企業去做更大難度的市場創新,警惕風險預警的企業螺旋下墜,中間廣大圈層的企業則做好信披和風控,根據不同的監管適配要求,各自安好,各自努力。
還權力于市場
一周之內,金融領域兩大改革,各有不同,但又殊途同歸。
從資本市場全面注冊制到人身險分類監管,從某種程度上說,這兩項改革都是還權力于市場。
注冊制比較好理解,相比核準制,注冊制只要保證信披,好與不好,上與不上,最終由市場說了算。上市與否的權力,從證監會下放到各個交易所,由壟斷權力的監管部門下放到存在競爭關系的市場主體(盡管交易所具有強烈的政府指導色彩),讓市場在資源分配中起決定性意義的取向明顯。
分類監管則因“精準”而有所為有所不為,從而“解放”全行業的生產力和創造性。事實上,分類監管向監管部門提出了很高的專業要求和行政素質,在給監管做加法的同時,給市場做減法。如果做不到分類監管,那就只能是等同強度的監管全覆蓋,產品創新和長期投資都受到限制,全行業為個別企業的冒進、激進和不負責任買單,不符合市場獎優罰劣的內在規律。因此,監管做好分類,其余的交給市場和企業,也是一種曲線還權力于市場的做法。
時不我待。改革與供給正快馬加鞭,是為了讓市場與企業輕裝上陣,把因疫情影響而失去的消費奪回來。當監管、預期、法治、信用等供給側火力全開之際,也將是中國經濟重新加速之時。而金融作為現代經濟的要津,不能甩起袖子一邊看,而是擼起袖子加油干。
2024償付能力掃描:化險關鍵期,“誰”把7家險企“拖下水”?
新能源車企“內卷”:蛇年花式促銷,“保險補貼”攬客!
周評|DeepSeek風暴下的金融業:打敗你的不是AI,而是會使用AI的人
內地、香港狠查:“洗黑錢”專盯“高傭金”保險產品下手!
DeepSeek風起,保險正在如何“跑步上車”?
銀保“開年”:誰家歡喜,誰家憂?
車險承保盈利182億!36家承保虧損,中小險企如何夾縫求生?
玖亓周評|險資買黃金,有所為、有所不為!
新年首張罰單:三家金融機構均被罰超千萬,兩家險企“中彩”
10家險企“打頭陣”!拿到投資黃金“入場券”,意味著什么?
華泰人壽高管變陣!友邦三員大將轉會鄭少瑋擬任總經理即將赴任業內預計華泰個險開啟“友邦化”
金融監管總局開年八大任務:報行合一、新能源車險、利差損一個都不能少
53歲楊明剛已任中國太平黨委委員,有望出任副總經理
非上市險企去年業績盤點:保險業務收入現正增長產壽險業績分化
春節前夕保險高管頻繁變陣
金融監管總局印發通知要求全力做好防汛救災保險賠付及預賠工作
31人死亡!銀川燒烤店爆炸事故已排查部分承保情況,預估保險賠付超1400萬元
中國銀保監會發布《關于開展人壽保險與長期護理保險責任轉換業務試點的通知》
2024年新能源商業車險保費首次突破千億元
連交十年保險卻被拒賠?瑞眾保險回應:系未及時繳納保費所致目前已妥善解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