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契銳評
功以才成,業由才廣?!叭瞬拧庇肋h是一個行業最核心的資源,對于保險業來說,人才的重要性愈發凸顯,上至定戰略搭班子的管理層,下至深入千家萬戶的代理人,少了任何一個環節,行業都難以保持良好的發展。
每年歲末年初都是保險業人才流動的高峰期。據不完全統計,2022年,涉及董事長、總裁、總經理等核心經營管理職務的人事變動約60人;銀保監會機關和銀保監局本級全年更是發布了上千人次保險公司總分公司高級管理人員的任職資格。
今年1月以來,履新的腳步亦未停歇。既有互聯網保險公司泰康在線和眾安在線總經理的任職資格核準,也有頭部壽險公司新華保險宣布新一任的董事長人選。此外,還有浙商財險、融通財險、中華財險、泰山財險等多家財險公司相繼換帥。
與之對應的,開年也有多家保險公司高管辭任,包括國富人壽總經理、合眾財險總經理、建信財險常務副總裁等。
過去三年,保險業在通往高質量發展的道路上挑戰重重,一把手的變更往往與公司的整體戰略改變及業務轉型有密切關聯。因此從險企管理團隊的調整中,或許可一窺行業未來的趨勢與走向。
01 管理層更換年輕血液成趨勢
人才流動的表象背后,一方面是險企股權結構變動帶來的高管調整,此類情況更多是夾雜了權力的制衡與博弈,另一方面是因為行業發展承壓、競爭加劇,保險公司業績情況不及預期,急需轉型提升公司競爭力,因此要“換血”來推動相關業務轉型。
當然,也有個別變動是高管本人因素,如退休、家庭等情況??傊?,職業經理人的正常流動對行業發展以及保險人才成長是有正向促進作用的,既能激發市場活力,也有利于企業的創新。
洶涌的人事變動浪潮折射出,當下艱難緩行的保險業內外部正在發生深刻的變化,消費者不斷升級的認知和需求不僅促使保險機構轉型步伐加快,也給精英管理者們帶來了難乎其難的挑戰。
中國保險業正從外延型向內涵型、從粗放型向集約化轉型升級,需要高水平、成熟的職業經理人隊伍的參與。如何把握市場脈絡,輔之以新戰略,開啟新變局?不如把專業的問題留給專業的人去解決。
在保險行業人才的持續迭代下,年輕的80后有了施展拳腳的舞臺,如出任合眾財險臨時負責人的周瑋今年僅41歲。
當然,正逐漸走向管理核心崗位還是以70后為主。有媒體稱新華保險母公司中投公司有意推進領導班子年輕化,將副總裁于志剛,總裁助理岳然、苑超軍免職。根據規劃,這三位高管未來將轉任資深顧問,同時新華保險領導班子將補充三位70后高管。
近一兩年,無論是監管體系,還是國資險企,都出現了管理干部年輕化的傾向。此前,保險公司高管要到50多歲乃至離60歲退休僅兩三年時才能走到“一把手”位置。
02 變化中如何穩定“軍心”
這三年來,各行各業都遭受了不同程度的打擊,尤其是中小企業發展面臨巨大的挑戰和壓力,“活下去”成了眾多企業的首要目標。
求變是“活下去”的秘訣,不同高管有不同的經營思路,更易于給公司帶來新變革。但對于一向以長期穩定經營自居的保險公司而言,變化也是雙刃劍,不斷轉換的企業戰略不僅易導致資源浪費,也讓員工疲于應對,導致組織結構、企業文化的不穩定性增加。
企業戰略一旦確定,需要持續地經營與推動,這個過程往往需要較長時間,更需要堅定的信念。而高管的頻繁變動,很有可能造成經營思路、公司治理、風險管控的改變,最終導致某些策略半途而廢,并影響外部合作的持續性,對企業經營發展產生負面影響。
從員工的角度,公司中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職責。新更換的領導由于不熟悉情況,會打破這種清晰明了的狀態,導致某些工作出現空白或無人負責。而且如果領導總在變化,易造成下屬員工的信任感缺失,猜測他可能也很快就走了,沒有必要去過多搭理或服務這位新領導。
可見,職業經理人正常流動是必要的,但保持相對穩定也是其有所擔當的表現,這樣才能在實踐管理中詮釋出職業經理人應有的職業水準和綜合素養,而不是拿著高薪混日子,糊弄股東和客戶,不成功就拍屁股走人。
何況于保險行業而言,影響其高質量發展的癥結年久日深,只是疫情讓其更加難以掩蓋,并非僅僅靠換人就可解決。疫情過后,更換的繼任者如果再不能讓股東滿意其業績,恐也再難找到一個如疫情般合情合理的借口了。
03 夾在中間的“高級打工人”
職業經理人這一職業最早源于西方,其定義是:將經營管理工作作為長期職業,具備一定職業素質和職業能力,并掌握企業經營權的群體就是職業經理人。通俗點說,就是老板為公司聘請來的“管家”,負責公司整體或某一部門業務的運營。
職業經理人憑能力憑業績吃飯,但不憑資本吃飯。在經濟增長承壓、各行各業都在降本增效、保險行業也正在經歷變革與轉型的現狀下,職業經理人們的日子也不好過。
拋開光鮮亮麗的外表,職業經理人不過是“高級打工人”,既要面臨來自老板的問責,還背負著業績增長的壓力。
雖然多數險企的人事變動為內部選拔,但從監管單位或其他金融機構轉戰保險業的也不在少數。作為空降高管,攜資源而來,難免會擔心被榨干之后就沒有了立足之地;又或是干得不好,也會面臨調崗、出局的風險。
此外,職業經理人在開展業務的過程中,如果不能守住底線,還有可能面臨刑事處罰。例如永誠保險四川分公司原總經理郭浪,曾因受賄1215萬元被判處有期徒刑十二年六個月,并處罰金三百萬元。
而另一種鬧上法庭的情況,是原總經理與公司之間的勞動人事爭議。富德產險2022年四季度償付能力報告顯示,在該公司的未決重大訴訟中,有一起訴訟方為羅桂友,訴訟原因是勞動人事爭議,訴訟標的金額為450.25萬元,估計損失金額為450.25萬元。2022年6月,富德產險曾發布重大事項臨時信息披露報告,免去羅桂友公司董事、 總經理職務。
市場環境好的時候,股東或許會給職業經理人更多的耐心。但在生存這一難題面前,留給職業經理人的時間并不多,這也加重著他們的焦慮。身在保險業的職場中,看似高大上的經理人,個中辛酸恐怕也只有自己知其滋味。
保契銳評丨銀保陣痛難掩渠道前景
2025年,保險業落馬人數或將再創新高
再創農險新局面
監管工作會帶來的保險業新希望
罕有人至的商場背后,是險資的另類投資經
年終獎
防盜易、防家賊難——系列新規有感
逆周期中行刑銜接的可能性
提防分紅險異化為金融怪獸
瓊瑤今日花葬,我們到底該如何優雅地跟世界告別
華泰人壽高管變陣!友邦三員大將轉會鄭少瑋擬任總經理即將赴任業內預計華泰個險開啟“友邦化”
金融監管總局開年八大任務:報行合一、新能源車險、利差損一個都不能少
53歲楊明剛已任中國太平黨委委員,有望出任副總經理
非上市險企去年業績盤點:保險業務收入現正增長產壽險業績分化
春節前夕保險高管頻繁變陣
金融監管總局印發通知要求全力做好防汛救災保險賠付及預賠工作
31人死亡!銀川燒烤店爆炸事故已排查部分承保情況,預估保險賠付超1400萬元
中國銀保監會發布《關于開展人壽保險與長期護理保險責任轉換業務試點的通知》
2024年新能源商業車險保費首次突破千億元
連交十年保險卻被拒賠?瑞眾保險回應:系未及時繳納保費所致目前已妥善解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