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個月時間夠干什么的?能熟練使用一款軟件,能形成一項習慣,能精讀1到2本書,能基本適應并勝任一份工作...
這說短不短,說長不長的一段時間,卻也能讓一個家庭,從原本的幸福,突然變得不幸。而我,親眼目睹了這個過程。
這位網友是在疫情期間認識的,去年11月11日加的好友。未解封時,所有人都關注疫情形勢,我見他在本地群發了條解封消息,趕緊加好友詢問情況。
其實也沒聊多少內容,除了問他住哪個社區,能不能出門,吃的喝的好不好買之外,兩個大男人,確實也沒什么可聊的。
盡管如此,我們卻也成為好友了。我偶爾會看他發的朋友圈,當然他也能看到我的。但我倆從那一次會話后,就沒有產生任何更多的交集。
今天,看到他在朋友圈發布了一條水滴籌的鏈接。「懷孕8個月的孕婦突發癲癇在濟南搶救」的標題,讓我忍不住點了進去,想看看是他什么親戚。
不成想,這居然是他媳婦。
經常在朋友圈見到各種籌的鏈接,多數都是幫別人轉發。第一次見當事人家屬,想到前段時間我們還聊過天,一時間有點難受,也不知道該如何安慰他。
說實話,當初加他好友,也并不是純粹的要聊疫情形勢。我在家關了幾個月,沒帶電腦,只能通過社群加好友的方式獲客養客,今后肯定是要聊保險的。
只是沒想到,我還沒來得及聊保險,風險就已經來敲門了。
他媳婦的情況并不樂觀,懷孕8個月確診癲癇,呼吸困難。先去市醫院,轉到省醫院,又輾轉上海華山醫院、北京建筑醫院,目前還在急診搶救室。
孕婦的病最不好治,因為病情有可能危及到肚中的胎兒。兩人去年國慶節剛結婚,媳婦才25歲,誰也想不到在這時候,突然就攤上這么一種事。
他們家為這個病已經花掉了11萬左右,目前已經是負債累累了,所以就在網上籌10萬元救急,目前為止籌了不到1/10,一共提現9618元。
搶救室的開銷是很大的,特別是重癥監護室,就算每天都能籌到九千多,也不一定夠當天開銷。而且籌款的事每天都有,往后的籌款額恐怕會越來越少。
我突然有點埋怨自己:為什么不能像別人一樣,不管認識不認識,三句話不離本職呢?說不定他家人認可保險呢,說不定人家就會買呢?
哪怕賣他兩口子一人一份百萬醫療呢,也不用這么被動啊。
做保險越久,對保險的理解越深刻:
你買了房、買了車、工資高,不見得會幸福,不做風險規劃,目前擁有的這一切,經不起一場風雨。有保險的人生,才是真幸福。因為關鍵時刻你不用拿你擁有的這一切,去化解風險。
見這種事越多,對保險銷售的使命感越強烈:
你不是去賣保險,而是去給一個家庭送去保障,去和風險賽跑。趕在風險降臨之前,呵護他們的健康和財富不受風險侵蝕。
講保險被拒絕雖然也會難受,但總比現在的自責感覺好。干保險、講保險、賣保險是我的工作,以后不再端架子、不再為面子了。
2023年,不等了。以后展業見人就說,見人就講,請別嫌我煩。你可以拒絕我,可以敷衍我,都沒關系。因為我把自己該做的事做到了,才能心安。
愿這種事越來越少,就算風險降臨,每個人也有能夠化解風險的保險。
來打破成見,改寫命運:這里有份屬于你的'哪吒式'逆天改命事業
今天我把話撂這了:哪怕再過100年,AI也取代不了保險營銷員
保險從業者不必太焦慮,守好自己的一畝三分地,一樣能迎來好收成
保險跑不贏通貨膨脹,所以不買?這種心理的客戶其實沒那么難溝通
越懂心理學,越不怕保險客戶的拒絕:為什么很多人都不愿意買保險
想賣好保險得研究心理學:客戶所有的異議,在心理學都能找到解釋
孩子每年收到的壓歲錢,無非就這三種結局,看看你家屬于哪種?
盤點馬云預測過的幾條預言,讓人細思極恐的是,幾乎全都說中了!
臺灣保險人是如何溝通保險的?分享各位一段話術,請細細品讀
客戶總收到保險負面視頻?教你幫他掙脫信息牢籠,看清背后真相
華泰人壽高管變陣!友邦三員大將轉會鄭少瑋擬任總經理即將赴任業內預計華泰個險開啟“友邦化”
金融監管總局開年八大任務:報行合一、新能源車險、利差損一個都不能少
53歲楊明剛已任中國太平黨委委員,有望出任副總經理
非上市險企去年業績盤點:保險業務收入現正增長產壽險業績分化
春節前夕保險高管頻繁變陣
金融監管總局印發通知要求全力做好防汛救災保險賠付及預賠工作
31人死亡!銀川燒烤店爆炸事故已排查部分承保情況,預估保險賠付超1400萬元
中國銀保監會發布《關于開展人壽保險與長期護理保險責任轉換業務試點的通知》
2024年新能源商業車險保費首次突破千億元
連交十年保險卻被拒賠?瑞眾保險回應:系未及時繳納保費所致目前已妥善解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