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裸奔”近20年的國內10+1家養老保險公司,終于迎來了《養老保險公司監督管理暫行辦法》,目前正在征求意見。
2022年是養老大年,從4月頂層設計到11月方案落地,個人養老金市場熱火朝天,銀行、保險和基金混業競爭,堪稱金融消費領域的史詩級事件。但個人養老金市場沸騰的同時,也將商業養老保險的躊躇打撈起來。
因為養老保險屢屢跑偏。這恐怕不是賽道的問題,而是企業的問題。
角色扮演
暫行辦法開宗明義,養老保險公司應當走專業化發展道路,積極參與多層次、多支柱養老保險體系建設,聚焦養老主業,創新養老金融產品和服務,滿足人民群眾多樣化的養老需求。
不能夠聚焦養老主業,是養老保險公司一直被詬病的地方。養老保險的牌照是金邊牌照,價值很高,能藉此展開很多業務,但養老保險公司的存在感不強,人設也很模糊,雖然名稱中帶有“養老”,但養老的優勢為何,似乎也支支吾吾。
養老保險公司能做年金保險和商業養老金,也能做人壽保險、健康保險及意外傷害保險,還可以做養老基金管理。在一年之前,養老保險做保險資管更多,甚至“鳩占鵲巢”,招致監管于2021年底的清理和壓降。
這就有點像楊絳說的,事事值得,事事遺憾。道理都懂,可是過不好人生的大有人在。養老保險能做得太多,但人身險方面競爭不過壽險公司,養老基金管理又強敵環伺,銀行和基金虎視眈眈。年金險倒是有護城河,奈何年金險規模見頂,遲遲打不開局面。導致大家也很迷惑,養老保險的賽道是不是有問題。
窮則思變。但有時候,窮也生“奸計”。養老保障管理產品便是照妖鏡。這款當時的所謂養老創新產品,其實就是以“養老”作為招牌,長險短做,沒有什么中長期的資產與之匹配,所以基本與彼時尚未破除剛兌和尚未凈值化的理財產品區分度不大,同質化嚴重,個性化不足,收益率是唯一能講的故事。
這顯然與成立養老保險公司的初心背道而馳。所以,2022年養老保險公司的這種產品漸漸退出歷史舞臺。同樣是2022年,個人養老金市場迅速破題,養老保險公司所經營的商業養老保險市場,內無爆款產品,外有市場擠壓,不創新求變,不能繼續存活。
兜兜轉轉,無論是監管的訴求還是市場的需求,都是期待養老保險公司深耕專業,聚焦主業,培養核心能力,構建核心產品。
顯然,賽道不是問題,凡事反求諸己,找內因。著名喜劇演員都說了,沒能力就說沒能力,怎么你到哪,哪都大環境不好,你是破環大環境的人啊。
優勢挖掘
隨著老齡化勢大力沉,養老已經成為近年來的顯學話題,但養老市場仍處在爆發或巨變前夜,各領域各企業,都在試錯和堅持,點亮不同的可能性。
養老保險公司做養老有何優勢?甚至我們可以進一步問,保險做養老究竟有何優勢?
保險,論高收益率不敵基金,論賬戶便利不敵銀行,天時地利俱失,只剩下“人和”可資利用。所謂“人和”,就是提供市場最想要的產品和服務。將養老延伸到線下,保險公司目前是兩種思路,一是與養老社區相銜接,一是將醫養打通。在這兩組生產關系里面,保險居于牽頭地位,向來被寄予厚望。
坦白說,并不容易。就在前幾天,銀保監會下發了《關于規范保險公司銷售保險產品對接養老社區服務業有關事項的通知》,對保險+養老社區的模式首次設置了門檻,對資金實力不強的中小保險公司而言,不啻于當頭一棒。監管自有考慮,野蠻生長必然是泥沙俱下,床位超賣風險一直是業界最大的擔憂。而在2022年,醫養結合的異化產品“藥轉保”則被監管拍死,跑偏一直是創新這盞燈的陰影。
保險之于養老,歷史作用和市場作用,線下是關鍵。但線下向來是“苦活累活”,線上有如鯨吞,線下則是飯要一口一口吃。但成功之道,結硬寨,打呆仗。
沒有預設的標準答案,沒有打開的上帝視角,只有在水里才能學會游泳,只有在雪里才能學會變刃,養老保險公司只有自己學會橫沖直撞,才有可能脫穎而出。
2024償付能力掃描:化險關鍵期,“誰”把7家險企“拖下水”?
新能源車企“內卷”:蛇年花式促銷,“保險補貼”攬客!
周評|DeepSeek風暴下的金融業:打敗你的不是AI,而是會使用AI的人
內地、香港狠查:“洗黑錢”專盯“高傭金”保險產品下手!
DeepSeek風起,保險正在如何“跑步上車”?
銀保“開年”:誰家歡喜,誰家憂?
車險承保盈利182億!36家承保虧損,中小險企如何夾縫求生?
玖亓周評|險資買黃金,有所為、有所不為!
新年首張罰單:三家金融機構均被罰超千萬,兩家險企“中彩”
10家險企“打頭陣”!拿到投資黃金“入場券”,意味著什么?
華泰人壽高管變陣!友邦三員大將轉會鄭少瑋擬任總經理即將赴任業內預計華泰個險開啟“友邦化”
金融監管總局開年八大任務:報行合一、新能源車險、利差損一個都不能少
53歲楊明剛已任中國太平黨委委員,有望出任副總經理
非上市險企去年業績盤點:保險業務收入現正增長產壽險業績分化
春節前夕保險高管頻繁變陣
金融監管總局印發通知要求全力做好防汛救災保險賠付及預賠工作
31人死亡!銀川燒烤店爆炸事故已排查部分承保情況,預估保險賠付超1400萬元
中國銀保監會發布《關于開展人壽保險與長期護理保險責任轉換業務試點的通知》
2024年新能源商業車險保費首次突破千億元
連交十年保險卻被拒賠?瑞眾保險回應:系未及時繳納保費所致目前已妥善解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