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經炙手可熱的保險股權,如今坐上“冷板凳”。
近日,北部灣財險的3000萬股股份(占總股本的2%)正在上海聯合產權交易所掛牌轉讓,轉讓方為武鋼集團,轉讓價格約為0.48億元。從公開信息看,此次掛牌轉讓的時間從今年12月27日到2023年1月29日。
除北部灣財險外,近期有多家保險公司的股權均在掛牌轉讓的路上。尤其是曾在一個多月前暫停掛牌的同方全球人壽,又一次將其50%的股權拿到上海聯合產權交易所這一公開平臺掛牌,只不過這次掛牌出現了一定的“折價”。
掛牌、折價,這些在往年不常見的行為,在今年卻格外多,多家險企年底不約而同上演股權掛牌,說明了怎樣的問題?掛牌后保險公司是否會真的迎來“情投意合”的投資者?
說起保險公司股權掛牌轉讓,早已不是稀奇事,但紛紛趕在年底進行“沖關”,這一現象確實少見。
從公開信息整理看,自進入12月份以來,已有華泰保險、永安保險、華農財險、同方全球人壽、北部灣財險、平安人壽、平安財險等險企的股權被掛牌轉讓。
例如,12月23日,中水集團遠洋股份有限公司(簡稱“中水漁業”)發布公告稱,為進一步聚焦主業發展,中水漁業、大洋商貿有限責任公司和北京海豐船務運輸公司擬通過公開掛牌方式轉讓所持有的華農財險11%的股權,掛牌底價為1.98億元。至12月29日,這三家股東已將持有的股權在北京產權交易所掛牌。
具體來看,大洋商貿有限責任公司將持有的華農財險4.16%的股權進行轉讓,轉讓底價約為0.75億元,掛牌時間從2022年12月29日至2023年1月31日;中水漁業則將持有的華農財險4.2%的股權進行轉讓,轉讓底價近0.76億元,掛牌時間與前者一致;北京海豐船務則將持有的華農財險2.64%的股權進行轉讓,轉讓底價近0.48億元。
12月29日,平安旗下財險、壽險兩家公司的部分股權也出現在北京產權交易所官網。其中,廣東電信實業集團擬將持有的平安人壽114000股股份(占總股本的0.0003%)、平安財險48000股股份(占總股本的0.0002%)通過公開掛牌轉讓,轉讓底價分別為83.21萬元、25萬元,公告時間20個工作日。
除以上兩家險企外,12月22日,永誠保險的7.6%股權也被股東中國華電資本在北京產權交易所掛牌尋找買家,交易底價為2.56億元。若此次股權轉讓成功,中國華電資本將退出永誠保險。
多家險企股權密集出現在產權交易所,備受關注。不過,從以上險企的掛牌信息看,多是小股東進行的一些退出行動。而選擇通過公開交易平臺來招商,或許也是為了增加成交的可能性。
當然,在一系列股權掛牌信息中,最受關注的當屬同方全球人壽的50%股權轉讓。
眾所周知,同方全球人壽的股權轉讓早在9月份就已經出現在上海產權交易所,根據當時的掛牌信息看,轉讓底價為62.5億元。而且,自同方全球人壽掛牌后引起了很大的關注,也有多家意向者對同方全球人壽開展了不同程度的了解等。
但誰曾想,到11月份,這份股權轉讓就被暫停,原因是“涉及相關方暫時未對摘牌事宜達成一致”。在時隔一個多月后,這份股權再次“上架”,價格卻有了調整。據最新掛牌信息顯示,同方全球人壽50%的股權掛牌底價為57.66億元,較此前打了9.2折,其他轉讓信息不變。
“折價叫賣”,在此前并不多見,但今年以來卻有多家險企出現類似情況。例如,此前在阿里拍賣平臺上,安誠財險的2.35億股股權被拆分成兩筆拍賣,一筆為1.75億股、一筆為0.6億股,起拍價分別為1.96億元、0.67億元,起拍價均為評估價的7折;亞太財險的股權也被折價拍賣,第一次拍賣時的價格為6713.48萬元,但遭遇流拍后,第二次拍賣價格降至5370.79萬元。
與安誠財險、亞太財險類似的還有復星聯合健康、長城人壽等險企。此外,今年7月份,天安財險掛牌轉讓的資產包也是折價后再掛牌。
可見,“折價”后再轉賣已非一家險企之選擇,而這樣的趨勢慢慢成為很多中小險企共性的問題。
除了上述險企公開轉讓股權外,今年以來還有幸福人壽、長城人壽、富德生命人壽、國任財險、永安財險也都出現小股東離場的現象。
保險公司股權變更,除了在公開交易平臺亮相外,很多險企也在中國保險業協會發布了股權變更的信息。據統計,今年以來已有13家險企在保險業協會官網發布了股權變更信息,且有少部分險企實現了股權變化,例如,海保人壽、中信保誠人壽等。
不過,需要注意的是,在保險業協會官網公布股權變更信息的一般是有目標的股權變更,且交易雙方已達成了一定的協議。但在一些交易平臺公開掛牌的那些險企,其股權變更仍存在很大的不確定性。
恰是這些不確定的股權轉讓,才讓行業看清了當下保險公司股權變更所遇到的尷尬。
按理說,年底一般是沖刺的關鍵時刻。但就在年關將至時,多家險企卻陷入了股權掛牌轉讓的處境中,尤其是一些險企的股權還無人問津。緣何曾經的“香餑餑”會坐上“冷板凳”?保險公司股權不香了嗎?
其實,在保險公司股權轉讓的背后,還受到資本市場的影響。據中國保險保障基金發布的《中國保險業風險評估報告2022》分析,社會資本進入保險業的意愿降低,主要原因有三方面:
一是多數中小保險公司難以提供長期穩定的資本回報。
二是保險監管部門從嚴監管公司治理,社會資本更加理性、不再盲目進入保險業,有意愿、有實力、滿足資質要求的投資人較少。
三是整體經濟環境承壓,部分保險公司現有股東經營面臨較大壓力,增資能力和增資意愿下降。
而這些原因與險企增資難度增加的原因基本類似。
資本尋找機會,與散戶炒股心態類似,市場越差、轉讓越多,越不敢接盤,當市場好起來時,險企經營初見起色,轉至高質量發展道路,資本將再次出動。
當然,現在并非所有險企的股權轉讓都會遭遇瓶頸,部分險企也受到資本的青睞,如華泰保險、京東安聯財險,這與外資加碼中國保險市場密不可分。
2024償付能力掃描:化險關鍵期,“誰”把7家險企“拖下水”?
新能源車企“內卷”:蛇年花式促銷,“保險補貼”攬客!
周評|DeepSeek風暴下的金融業:打敗你的不是AI,而是會使用AI的人
內地、香港狠查:“洗黑錢”專盯“高傭金”保險產品下手!
DeepSeek風起,保險正在如何“跑步上車”?
銀保“開年”:誰家歡喜,誰家憂?
車險承保盈利182億!36家承保虧損,中小險企如何夾縫求生?
玖亓周評|險資買黃金,有所為、有所不為!
新年首張罰單:三家金融機構均被罰超千萬,兩家險企“中彩”
10家險企“打頭陣”!拿到投資黃金“入場券”,意味著什么?
華泰人壽高管變陣!友邦三員大將轉會鄭少瑋擬任總經理即將赴任業內預計華泰個險開啟“友邦化”
金融監管總局開年八大任務:報行合一、新能源車險、利差損一個都不能少
53歲楊明剛已任中國太平黨委委員,有望出任副總經理
非上市險企去年業績盤點:保險業務收入現正增長產壽險業績分化
春節前夕保險高管頻繁變陣
金融監管總局印發通知要求全力做好防汛救災保險賠付及預賠工作
31人死亡!銀川燒烤店爆炸事故已排查部分承保情況,預估保險賠付超1400萬元
中國銀保監會發布《關于開展人壽保險與長期護理保險責任轉換業務試點的通知》
2024年新能源商業車險保費首次突破千億元
連交十年保險卻被拒賠?瑞眾保險回應:系未及時繳納保費所致目前已妥善解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