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錢和保險的話題,我寫過幾篇文章,反響都挺好。看來大家和我一樣,對于保險和錢的關系,都比較感興趣。
比如《從談錢的角度切入保險》。這篇文章是一年前寫的,但是直到現在,后臺還會提示每天有新用戶在閱讀,在付費求課件。
還有前兩天寫的《錢的4個缺點》。這篇文章在多個自媒體平臺反響都挺好,瀏覽量、點贊量,數據都比往常好看。
那今天咱們繼續聊一聊「錢」這個話題,聊一聊錢和保險的各種關系。
現實中有很多消費者,聽到「保險」兩個字就害怕,這種對保險的恐懼,甚至都成了下意識的行為。大家有沒有想過,為什么會這樣?
其實說白了,還是對保險了解不多。保險行業有句經典真理:所有拒絕保險的,都是因為不了解。因為了解保險的,一定會買保險。
其實保險的本質是在做交換,用現在交的一部分錢,換取將來更多的錢。當然了,保險公司給錢也是有條件的,而且還存在一定的概率。
保險公司只在真正需要用錢的時候,才會把這筆錢給到。什么時候才會常真正用到錢?遭遇意外風險、罹患大病,孩子上學結婚,以及自己養老的時候。
所以有些人他看不透這保險的交換本質,認為保費是自己單方面的投入,而且這個錢交到保險公司,流動性又不好,不像銀行那樣隨時可以取得出來,就覺得不需要、不用急、以后再說...
其實保險就是你交到保險公司的錢,只不過它在不同的狀態下,會有不一樣的名字,而且能讓你拿到的,是不一樣的份額。
買了份重疾險,后來罹患了重疾,那么交到保險公司的這筆錢,就變成了重疾理賠金。他會比交的保費,要多很多很多。
買了份住院醫療,后來住院了,那么交到保險公司的這筆錢,就變成了你在醫院所有的花費。沒有這份醫療保險,花在醫院里的錢不見得能全部拿回來。
買了份年金險,將來退休養老,那么交到保險公司的這筆錢,就變成了按年/月按時給付的養老金。而且活到什么時候,這筆錢保險公司就發到什么時候。
買了份壽險,將來萬一不在,那么交到保險公司的這筆錢,就變成了給到家人補貼家用的生活費。人雖然不在了,但是保險金會頂上來,延續自己的責任。
我們覺得未來很多事情不確定,就及早規劃一份保險,發生什么樣的風險就領什么樣的錢。只不過因為遭遇了一些事,換了個名字而已。多數情況下,出事了從保險公司拿到的錢,比保費要多上很多的。
作為保險銷售,給客戶講解保險時,最好場景化的去講交換。就是每年交到保險公司的錢,將來會在什么樣的條件下,如何的給到自己,給到多少?
打通交換的這個理念,客戶才會去衡量,這份保險自己到底是不是將來用得上,是不是很劃算,是不是現在就規劃。
保險從業者不必太焦慮,守好自己的一畝三分地,一樣能迎來好收成
保險跑不贏通貨膨脹,所以不買?這種心理的客戶其實沒那么難溝通
越懂心理學,越不怕保險客戶的拒絕:為什么很多人都不愿意買保險
想賣好保險得研究心理學:客戶所有的異議,在心理學都能找到解釋
孩子每年收到的壓歲錢,無非就這三種結局,看看你家屬于哪種?
盤點馬云預測過的幾條預言,讓人細思極恐的是,幾乎全都說中了!
臺灣保險人是如何溝通保險的?分享各位一段話術,請細細品讀
客戶總收到保險負面視頻?教你幫他掙脫信息牢籠,看清背后真相
每年繳3000多的少兒重疾險,保額能買到200萬!你敢信?
2025年建議所有人盡快配置保險,四個原因告訴你為什么
華泰人壽高管變陣!友邦三員大將轉會鄭少瑋擬任總經理即將赴任業內預計華泰個險開啟“友邦化”
金融監管總局開年八大任務:報行合一、新能源車險、利差損一個都不能少
53歲楊明剛已任中國太平黨委委員,有望出任副總經理
非上市險企去年業績盤點:保險業務收入現正增長產壽險業績分化
春節前夕保險高管頻繁變陣
金融監管總局印發通知要求全力做好防汛救災保險賠付及預賠工作
31人死亡!銀川燒烤店爆炸事故已排查部分承保情況,預估保險賠付超1400萬元
中國銀保監會發布《關于開展人壽保險與長期護理保險責任轉換業務試點的通知》
2024年新能源商業車險保費首次突破千億元
連交十年保險卻被拒賠?瑞眾保險回應:系未及時繳納保費所致目前已妥善解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