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一體化,既需要外循環,更需要內循環。
這其中,保險可謂助推器。
從雄安新區,到海南自貿區,再到粵港澳大灣區,保險皆為先行軍。
從最初的“保險通”,到“支持粵港澳保險機構合作開發創新型跨境機動車保險和跨境醫療保險產品”,再到支持在粵港澳大灣區設立保險售后服務中心,專屬保險正在加速落地。
有媒體報道,近日,在首屆中國(澳門)國際高品質消費博覽會暨橫琴世界灣區論壇金融分論壇上,廣東銀保監局又披露,粵澳跨境車險“等效先認”進入落地倒計時,“澳車北上保險”有望近期正式出臺。
都有哪些保險產品搭上了大灣區建設的順風車?
其實,對于“澳車北上保險”即將出臺,早已在意料之中。
在2019年2月時,國務院曾頒布《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其中就提出“支持粵港澳保險機構合作開發創新型跨境機動車保險和跨境醫療保險產品,為跨境保險客戶提供便利化承保、查勘、理賠等服務”。基于此,廣東保險業加速落實相關政策。
此前,廣東銀保監局已創設了“三地保單一地購買跨境車險”的便民投保服務。披露數據顯示,廣東地區保險機構已承保港澳跨境機動車5.66萬輛。在此基礎上,廣東銀保監局還積極推進“澳車北上”和“港車北上”,對進入內地行駛的港澳車輛實施“等效先認”政策,努力實現一張保單保三地。
除此之外,近期國務院又公布了“關于同意在廣東省暫時調整實施有關行政法規規定的批復”,在廣東省暫時調整實施涉海關事務擔保與進出口關稅事項的有關規定,對按照相關政策入出內地、符合條件的港澳機動車實行“海關免擔保”政策。
而在上述政策中,就提及“澳車北上”和“港車北上”,即對符合條件的按照香港機動車經港珠澳大橋珠海公路口岸入出內地(即“港車北上”)政策入出內地的香港機動車和按照澳門機動車經港珠澳大橋珠海公路口岸入出內地(即“澳車北上”)政策入出內地的澳門機動車實行免擔保政策。
可以看出,所有政策都在向促進粵港澳大灣區“互聯互通”傾斜。如今,“澳車北上保險”的即將出臺,則對于逐步實現跨境車險具有重要意義。
據悉,“澳車北上保險”將分為強制性保險和選擇性保險兩大類。其中,強制性保險為“澳車北上交強險”,全稱為港珠澳大橋澳門跨境車輛內地交強險等效保險,而選擇性保險為“澳車北上商業保險”,全稱為港珠澳大橋澳門跨境車輛商業保險。
“澳車北上保險”落地實施后,符合資格的澳門機動車輛,即在澳門登記并領取有效牌照,車主為個人及家庭自用,車長在6米以下且座位數不超過9座(含駕駛人座位)的非營運小型載客汽車,經港珠澳大橋進入內地時,需至少購買“澳車北上交強險”方可通過。
有消息透露,目前已有6家險企可經營“澳車北上保險”,包括人保財險、太保財險、平安財險、太平財險、中華財險、中銀財險在轄區的廣東分公司。
下一步,“港車北上保險”也將相繼落地。
除車險外,保險在大灣區的布局還體現在健康保障、養老保障、基礎建設保障等多個方面。
尤其是健康險方面,據廣東銀保監局副局長陳曉勇近期在國際金融論壇(IFF)第19屆全球年會上披露,自2020年全國首個區域性重疾表——粵港澳大灣區產品專屬重疾表落地以來,廣東銀保監局轄內已有29款灣區專屬重疾險以及跨境醫療險上市,累計提供風險保障超過1000億元。
其中,太平人壽、太保壽險、人保財險、橫琴人壽等多家險企參與其中,相繼推出了適應大灣區地區消費者的重疾險產品。
據了解,大灣區專屬重疾險具有明顯的“大灣區保障特色”, 廣東居民、在大灣區居住、就業的外省居民和港澳居民只要符合年齡、健康等要求均可投保。而且,與全國版重疾險相比,粵港澳大灣區專屬重疾險在定價費率上有一定優勢。
例如,以2020年修訂的重疾發生率表為基礎設計保障責任和賠付比重,針對廣東地區較為高發的鼻咽癌、結腸癌等重疾額外增加給付責任,在同等的保障內容下設計較全國版產品更為低廉的保費,產品價格最高可下調10%,具有一定的保障優勢。
此外,為緩解大灣區的養老壓力,部分險企也加強了對大灣區養老板塊的布局。例如,2021年動工的泰康之家·鵬園,將打造為粵港澳大灣區文化、旅游、康養相結合的旗艦社區,助力大鵬新區生命健康產業升級,紓解粵港澳大灣區日益嚴峻的養老壓力。
需要注意的是,2019年廣東省政府曾公開表示,將大力支持境內外保險機構在粵港澳大灣區建養老社區。這對于保險公司布局養老,又是一大機遇。
此外,基建方面,多家保險公司也參與到支持大灣區的建設中。例如,人保財險作為港珠澳大橋首席承保人,在跨海大項目上還承保了正在建設中的深中通道、已通車的南沙大橋等;太保產險首席承保粵港澳大灣區城際線路廣州東至花都天貴城際建設期保險,參與芳村至白云機場城際建設期保險等;太平財險承接中國鐵建“廣州新塘站片區路網工程”、“香港將軍澳海水淡化廠”、珠澳合作共建-橫琴“澳門新街坊”工程等。
可見,大灣區加速“互聯互通”,保險已成為重要的參與者。
為了更好發揮保險在粵港澳大灣區“互聯互通”中的作用,廣東銀保監局黨委書記、局長裴光曾建議,加快探索產品服務與國際接軌和互通,通過產品創新、渠道創新、核保及理賠流程優化、運營模式轉型等全面提升業務競爭力,構建全產業、全鏈條、全周期的先進保險服務體系。
12月5日,香港地區發布的《香港保險業的發展策略藍圖》也指出,粵港澳大灣區是香港以內循環“推廣者”角色參與“雙循環”策略的理想切入點,以此來拓展本地保險業市場。
或許隨著三地的“互聯互通”,無論是內地保險還是港澳地區的保險,都將迎來新的發展機遇。
不過,在機遇的背后,仍存有一些挑戰。
可以想見,以粵港澳保險服務中心的為代表的服務“互聯互通”,是香港參與內循環的重要舉措,未來政策的落地實施,港澳保險公司的服務能夠更加便捷地推行到內地,也將加劇內地市場的競爭。
中國精算師協會會長、仁和研究院院長王和曾指出,粵港澳三地發展面臨的一個突出問題是群雄逐鹿,合力不足,即粵港爭雄,深廣爭雄,多重競爭,爭當龍頭。同時,還面臨兩種制度、兩個特區、三種關稅、兩個自貿區,可謂是全球最獨特、最復雜的灣區。
“從大灣區的總體規劃看,深圳定位于科研,廣東定位于制造,香港定位于金融,已形成初步共識。但就保險業而言,應弱化定位的概念,突出更加靈活、務實和深度的合作、協同與融合。”王和表示。
另據天風證券發布的報告顯示,《綱要》提出為跨境保險客戶提供便利化承保、查勘、理賠等服務,為香港保險在內地開展業務提供便利,但一定程度上也加劇了內地保險市場的競爭。
不過,有業內人士表示,在壓力下,面對更成熟的境外保險機構,內地保險機構則會努力提高自己的業務能力、技術水平等,這在一定程度上可促進內地保險機構的發展。
曾經的赴港投保,讓人存有種種顧慮。未來,內地居民不再需要遠赴香港投保,也不用擔心理賠繁瑣、得不到保障等問題。
周評|從“雙11”到保險“開門紅”,正在告別“大進大出”式消費
保險業多位高管失聯,找尋背后的那些蛛絲馬跡!
玖亓周評|10萬億化債!財政刺激救短期,最終化債靠發展
時隔三年半,水滴擬赴港再上市!內情主導,還是外因倒逼?
探求專業養老險公司致力成為經營第三支柱“頭部”的方法論
三季度被股市“甜”到的險資,最近盯上哪些新“標的”?
玖亓周評|險企三季報的“高光”和波動
五大上市險企盈利暴增!“規模+盈利”能否可持續,半喜半憂!
玖亓周評|從比亞迪到小米,新能源車險會“變天”嗎?
小米入局北京法巴天星財險:折射國家態度、外資雄心、中資戰略!
華泰人壽高管變陣!友邦三員大將轉會鄭少瑋擬任總經理即將赴任業內預計華泰個險開啟“友邦化”
金融監管總局開年八大任務:報行合一、新能源車險、利差損一個都不能少
53歲楊明剛已任中國太平黨委委員,有望出任副總經理
非上市險企去年業績盤點:保險業務收入現正增長產壽險業績分化
春節前夕保險高管頻繁變陣
金融監管總局印發通知要求全力做好防汛救災保險賠付及預賠工作
31人死亡!銀川燒烤店爆炸事故已排查部分承保情況,預估保險賠付超1400萬元
中國銀保監會發布《關于開展人壽保險與長期護理保險責任轉換業務試點的通知》
董事長變更后,中國人壽新添80后女總助
國內首家批發保險經紀公司來了,保險中介未來將走向何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