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期低利率預期之下,相對于下一年,每一年或許都是“最好的一年”。
臨近歲末,在經濟增速下行、市場利率持續走低,新冠疫情反復與多點散發,人身險行業轉型進入深水期等多重因素疊加之下,行業紛紛寄望明年。
展望未來,我國經濟發展具有韌性,支撐行業實現調速換擋和轉型發展。立足當下,歲末年初定戰略謀方向之時,心中有數,手中有策,才能行動有方!
一手牽資產,一手托負債,保險行業資產負債管理作為險企經營管理兩個輪子的聯動軸,在制定下一年規劃之時應給予最大的關注和重視。
看歲月如何奔馳,挨過了冬季,便迎來了春天。
有行業預測顯示,2035年我國保險市場保費規模有望達到30萬億元人民幣左右,增長空間可期。在人們紛紛下場談論延緩負利率到來的時候,保險公司自上而下,由董事會層面領導牽頭推動真正實現資產負債有效管理,才是良好的籌謀之策。
01 長期利率下行與利率敏感型產品熱銷,深度考驗壽險業
保險經營面臨諸多風險,壽險公司尤甚。
近年來,隨著我國長期利率下行,壽險業正在承受巨大的利率風險。而且,由于壽險產品的長期限和不確定性,利率下行對壽險公司的財務利潤、償付能力、產品策略、投資策略、運營管理等,在壽險經營管理的方方面面都將帶來重大影響和挑戰。
此前,上世紀90年代出現的利率下行,曾使我國壽險業遭受沖擊。彼時,一年期利率從1993-1996年高達10%以上快速下降至1999年的2.25%水平,險資投資收益與負債成本的不匹配產生了利差損。而且,由于當時負債端利率下調速度也遠遠滯后于利率下降的速度,使得利差損擴大。
上世紀末的一番動蕩,導致一些險企需要長達十余年的利潤來消化,甚至直至當下,仍舊成為某些壽險公司未能卸下的包袱。
由于壽險業務的長期特性和風險特性,利率對壽險公司的資產和負債均產生著重要而復雜的影響,利率也成為影響公司生存發展的重要外部環境因素。
從利率的決定因素來看,包括經濟增速、人口結構、債務杠桿比例以及貨幣政策等多重因素。近年來,伴隨我國存款利率和貸款利率一路走低,我們已經走進低利率時代。
中長期來看,2019年中國GDP增長6.1%,較1990年代9%-10%的增速已有較為明顯的下降。短期來看,由于受到新冠疫情的沖擊,世界各國皆相應采取了利率調控措施,使得利率呈現了一定的波動。
另外,人口老齡化的日趨嚴峻、債務杠桿的較高比例、中美貿易摩擦與經濟周期等因素的綜合影響,經濟下行壓力明顯,降息或成為激發經濟活力的有力工具。
由此,結合發達國家經驗以及我國的實際情況,中長期利率將螺旋式下降。
從負債端來看,伴隨財富管理產品收益下行以及相繼打破剛兌,理財型保險產品受到市場追捧持續熱銷,投資者目光銳利青睞“保本金”“穩收益”的各類保險產品。
刺破平靜水面的銳利冰峰,或許只是冰山一角。
發達國家較早進入低利率時代,回顧這些國家的壽險業歷史,利率下行曾引發過重大的壽險業危機。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壽險公司必須深刻認知利率下行帶來的影響和挑戰,并且予以積極應對,方可能擁抱外部環境的變化。
02 ALM實踐,凸顯險企長期穩健經營能力
ALM(資產負債管理),決定了一家保險公司是否能夠實現長期穩健經營,被寄予厚望。
ALM是金融機構用來降低資產和負債錯配導致的金融風險的一種做法。
ALM 策略結合了風險管理和財務規劃,通過資產負債的戰略匹配,金融機構可以在降低風險的同時實現更高的效率和盈利能力。ALM能夠解決的通常為利率風險和流動性風險。
與其他風險管理實踐不同,ALM 是一個協調的過程,它使用框架來監督組織的整個資產負債表。與傳統上根據所涉風險類型分別管理風險不同的是,ALM 側重于宏觀層面的資產管理和風險緩解,而且ALM 是一個持續的過程。
從當下保險公司資產負債管理預期實現的主要目標來看,可分為:久期匹配、收益匹配和流動性匹配。久期匹配由保險資金來源的負債性決定,保險資金的負債期限需要與投資期限匹配;流動性風險要求保險資金在負債到期日需要償付,否則會造成信用風險。收益匹配要求投資收益和保單預定利率相互匹配,降低或消除“利差損”的風險。
實現久期匹配、收益匹配和流動性匹配三個目標,要求保險公司從內部運行機制著手,資產端、負債兩端統籌考慮。具體而言,就是既要根據負債業務匹配資產,同時資產端也要介入產品的定價和開發,資產負債兩端聯動、互為驅動。
根據對險企ALM操作實踐,頭部保險公司于ALM的應用更具實際效用,表現為體系更加完善,對于發生影響資產負債匹配狀況的各種事項,如總體目標和戰略制定與變更流程、業務計劃的重大調整,銷售渠道的重大變化、退保和賠付等與預期發生較大偏差等,制定了完整的操作流程。因此,作為ALM作為前瞻性管理和持續性管理工具發揮了更佳的效用。
在今年上市險企半年報發布會上,中國人壽曾表示,資產負債匹配原則是其投資行為中,大類資產配置的“錨”。在市場不可預期的前提下,只要牢牢遵循讓資產負債匹配這個原則優先。這也成為長期資金、負債資金投資管理的重中之重。
反觀中小保險公司,大多只是明確了部門職責,未體現完整的業務流程。在實際的操作過程中,這類公司的相關部門往往只聚焦其負責的單一領域,資產端制定資產配置計劃矚目市場變化,負債端制定業務計劃更多“單純地”考慮保費規模,兩端“計劃”尚未形成真正的聯動。
此外,更遑論針對ALM進行負債端和資產端的多重壓力測試。在績效考核方面,將資產負債管理指標納入相關部門以及高級管理人員的績效考核中,在具體實施中也鮮少落實。
因此,從行業實踐來看,目前行業內大部分公司的資產負債管理更重視滿足監管基本要求,主動利用ALM來驅動業務戰略性發展的企業尤其是中小企業尚屬鳳毛麟角。
作為前瞻式常態化的經營管理和風險管理工具,被寄予厚望的ALM應當發揮更大效用。
03 低利率時代,重視資產負債管理要從董事會做起
從來如此,便理應如此嗎?
在保險業步入深度轉型期,資產負債兩端承壓之下,只有直面問題,前瞻管理,客觀看待我國壽險業發展現狀,補足保障的缺位,錨定國家愿景,踐行國家戰略,保險行業必定能夠實現增長續航。
其次,矚目低利率環境和新冠疫情沖擊,積極進行業務結構調整、重新審視動態調整產品策略、主動推進長期保障或為當下的應時策略。
具體來看,在壽險經營中調整對利差的依賴,降低投資收益預期,利率下行致使高保證收益的理財型產品退出市場,經營策略回歸長期理性,推廣長期健康險等長期保障型產品,積極投資回報和溢價相對較高的長期資產。
從根本上完善組織體系,建立具有實際職能的統籌管理機構,實現ALM專業化和集成化管理,促進ALM參與到產品與負債管理、投資管理和資本管理等公司經營管理的各個環節;同時,建立保險公司全面風險管理的風險傳導機制,確定相關的風險限額指標,進行充分的壓力測試,模擬各種可能出現的場景;制定完善的激勵機制和考核機制,合理評價并激勵各相關機構的價值貢獻。
確保久期匹配、收益匹配和流動性匹配——資產負債管理三大目標的實現。
從應對策略來說,根本上首先應從資產負債管理委員會的直接負責人——公司董事會層面領導起始,重視資產負債管理,推動資產端、負債端在制定下一年資產配置規劃、各渠道業務計劃、確定產品策略之時,就積極聯動,發揮ALM效用。
接入Deepseek,快一步慢一步?
銀保陣痛難掩渠道前景
2025年,保險業落馬人數或將再創新高
再創農險新局面
監管工作會帶來的保險業新希望
罕有人至的商場背后,是險資的另類投資經
年終獎
防盜易、防家賊難——系列新規有感
逆周期中行刑銜接的可能性
提防分紅險異化為金融怪獸
華泰人壽高管變陣!友邦三員大將轉會鄭少瑋擬任總經理即將赴任業內預計華泰個險開啟“友邦化”
金融監管總局開年八大任務:報行合一、新能源車險、利差損一個都不能少
53歲楊明剛已任中國太平黨委委員,有望出任副總經理
非上市險企去年業績盤點:保險業務收入現正增長產壽險業績分化
春節前夕保險高管頻繁變陣
金融監管總局印發通知要求全力做好防汛救災保險賠付及預賠工作
31人死亡!銀川燒烤店爆炸事故已排查部分承保情況,預估保險賠付超1400萬元
中國銀保監會發布《關于開展人壽保險與長期護理保險責任轉換業務試點的通知》
2024年新能源商業車險保費首次突破千億元
連交十年保險卻被拒賠?瑞眾保險回應:系未及時繳納保費所致目前已妥善解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