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5日,個人養老金正式開閘,36座城市入選,銀行、保險和基金的混業競爭已經開打,第一批養老儲蓄、養老理財、養老保險和養老目標基金摩拳擦掌。目前,23家銀行和11家理財公司獲批開辦個人養老金業務,129只基金產品、7款保險產品入圍。
自今年4月提出個人養老金制度以來,歷時7個月落地,不可謂不兵貴神速。這是既有自上而下的戰略推動,也有自下而上的市場考量,因此,從供給端看,可以說熱火朝天。
在需求端,當前也是踴躍的。養老理財額度基本靠搶,因為收益率顯著高于市場水平。不過,供給創造需求是其一,收入決定需求則是其二。
銀行一馬當先
4月,個人養老金被明確定義為賬戶制,而不再是產品制,銀行便在混業競爭中脫穎而出,一馬當先。
因為賬戶的首發性和唯一性,使得養老金賬戶一旦在哪家銀行開戶,基本上就鎖定了未來數十年的流水。因此,個人養老金正式開閘以來,銀行展開了激烈的競爭,花式拉新,從幾十到幾百的紅包,圖的就是一勞永逸。
特別是,個人養老金的資金來源,更多來自存款的轉化,銀行居于其中,掌握渠道優勢,毫無疑問會推動存款向養老理財、養老儲蓄引流。這就意味著,在個人養老金市場開閘初期,銀行系的養老產品或將占據大頭。
銀行和以銀行為母行的理財子公司,構成了個人養老金市場最大的一極,相較于保險和基金,規模優勢和先發優勢更為明顯。但個人養老金市場是流動和開放的,基金和保險各有擅長,前者投研出眾,權益類資產投資的能力更強,進攻端占優;后者則突出“保障”,全生命周期的色彩更濃,甚至可以延伸到線下,屬于攻守兼備。
蘿卜青菜,各有所愛。市場的偏好,會不斷位移,但偏好本身不會消失。
保險穩扎穩打
個人養老金的產品超市里,養老保險是最后官宣上架的,考慮到早在四年前就試點的稅延養老保險,確實有點起大早、趕晚集。
入圍首批養老保險產品的共有7款專屬商業養老保險,來自6家保險公司。既然是養老保險產品,進攻端,也就是收益率方面,需要提供不同風險組合,風險厭惡型投資者基本可以鎖定3.5%左右的收益率,風險偏好型投資者則可以博弈一下5%-6%的收益率,豐儉由人。
在防守端,也就是身故保障方面,都有所覆蓋,并且都不約而同做了加法,將失能、殘疾等列入責任范圍。保險姓保,這個杠桿是銀行和基金所沒有的。
總的來說,養老保險不能說冒尖,但絕對是個人養老金市場不可或缺的一塊版圖。特別是,勢大力沉的老齡化逼近,保險在保障方面的獨特優勢將被放大,并成為影響人們選擇的最大籌碼。畢竟,保險是一個“六邊形”的保障,并存在著延伸線下、醫養結合的市場想象空間,市場越是成熟,養老保險受青睞的程度越大。
統一大市場
中國歷史有個韻腳,戰國時期三家分晉,東漢之后三國歸晉,當然此晉非彼晉。但分久必合合久必分,競爭到最后,是殊途同歸。個人養老金市場在某種程度上也可理解為這樣一種折射:混業競爭,在競爭中水漲船高,彼此交融孕育出更廣闊的市場。
個人養老金,需要豐富的市場化產品不斷推高供需水平,養老保險也好,養老理財和養老目標基金也好,都是發揮各自優勢,既致力于收益率競爭,又進行差異化競爭,最后服務于財富傳承、資產配置和長期投資,服務于全生命周期的養老保障,在每個細分市場,都有爆款的可能。
暴利和快錢并不長久,長期主義是個人養老金的必答題,對于習慣了短線思維的市場兩端,機構和投資者,都需要再教育,以十年或二十年或更長時間尺度來度量投資,而不是三年五年這樣的“小周期”,更不是長投短做這樣的“偽創新”。
獨行者快,眾行者遠。銀行、保險和基金共同把個人養老金蛋糕做大,建立起老齡化的護城河,建立起資本市場的長錢機制,于國于民,都是一件大好事和大實事。
2024償付能力掃描:化險關鍵期,“誰”把7家險企“拖下水”?
新能源車企“內卷”:蛇年花式促銷,“保險補貼”攬客!
周評|DeepSeek風暴下的金融業:打敗你的不是AI,而是會使用AI的人
內地、香港狠查:“洗黑錢”專盯“高傭金”保險產品下手!
DeepSeek風起,保險正在如何“跑步上車”?
銀保“開年”:誰家歡喜,誰家憂?
車險承保盈利182億!36家承保虧損,中小險企如何夾縫求生?
玖亓周評|險資買黃金,有所為、有所不為!
新年首張罰單:三家金融機構均被罰超千萬,兩家險企“中彩”
10家險企“打頭陣”!拿到投資黃金“入場券”,意味著什么?
華泰人壽高管變陣!友邦三員大將轉會鄭少瑋擬任總經理即將赴任業內預計華泰個險開啟“友邦化”
金融監管總局開年八大任務:報行合一、新能源車險、利差損一個都不能少
53歲楊明剛已任中國太平黨委委員,有望出任副總經理
非上市險企去年業績盤點:保險業務收入現正增長產壽險業績分化
春節前夕保險高管頻繁變陣
金融監管總局印發通知要求全力做好防汛救災保險賠付及預賠工作
31人死亡!銀川燒烤店爆炸事故已排查部分承保情況,預估保險賠付超1400萬元
中國銀保監會發布《關于開展人壽保險與長期護理保險責任轉換業務試點的通知》
2024年新能源商業車險保費首次突破千億元
連交十年保險卻被拒賠?瑞眾保險回應:系未及時繳納保費所致目前已妥善解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