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呼萬喚始出來。
11月25日,備受關注的個人養老金業務正式開閘。當日,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正式宣布個人養老金制度啟動實施,并在北京、上海、廣州、成都、西安等36個城市或地區先行試點。
其實,面對個人養老金這一萬億藍海市場,各大金融機構早已摩拳擦掌、積極備戰,特別是手握“賬戶”資源的商業銀行,紛紛于當日第一時間在手機銀行App、營業網點等渠道啟動個人養老金賬戶及資金賬戶的開通工作。并且,多家銀行宣布已完成個人養老金首筆業務。
個人養老金鳴鑼開閘后,作為重要參與主體的保險機構和公募基金亦踴躍推動產品銷售。目前入圍首批個人養老金保險產品名單的中國人壽、人保壽險、國民養老等多家險企已成功出售首單產品。
另外,公募基金陣營中,華夏基金、交銀施羅德基金、興全基金等多家基金公司發布公告稱,自11月28日起,個人養老金投資者可以開始辦理養老目標基金Y份額的申購。
11月25日,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發布的《關于公布個人養老金先行城市(地區)的通知》指出,在各省(自治區、直轄市)申報基礎上,經研究確定了個人養老金先行城市(地區)的名單。自《通知》印發之日起,在先行城市(地區)所在地參加了職工基本養老保險或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的勞動者,即可參加個人養老金。這標志著,備受關注的個人養老金制度正式實施。
據披露,個人養老金先行試點城市(地區)共有36個,當中既有北上廣深等一線城市,也有成都、長沙、蘇州等新一線城市。具體而言,它們分別是:
個人養老金制度正式落地之際,當日下午,首批可開辦個人養老金業務的商業銀行也啟動了個人養老金賬戶及資金賬戶的開通服務,線上、線下渠道均可開通。
根據銀保監會披露的名單顯示,首批共有23家銀行機構獲批開辦個人養老金業務,包括中農工建交郵儲六大國有銀行,中信、華夏、民生、招商、平安等12家股份制銀行,以及北京銀行、上海銀行、江蘇銀行等5家城商行。
當然,除了賬戶開立服務外,商業銀行還普遍向個人養老金參加人提供可辦理資金繳存、產品交易、信息查詢、待遇領取等業務。
為爭搶個人養老金市場“蛋糕”,不少銀行已推出“開戶大禮包”或福利金活動。
以招商銀行為例,該行手機銀行就提示,試點城市客戶開通個人養老金資金賬戶最高可抽取288元紅包;非試點城市預約個人養老金賬戶最高可抽取66元紅包,并且體驗養老金可再領10元紅包。
此外,工商銀行也表示即日起至2023年3月31日,在工行開立個人養老金資金賬戶的客戶有機會領取50元微信立減金;而在交行首次開立個人養老金資金賬戶,則可獲得“開戶有禮”支付貼金券禮包58元。
值得一提的是,個人養老金業務正式上線第一天,就有不少銀行落地首筆業務,如11月25日,中國人壽集團成員單位廣發銀行首筆個人養老金業務在北京落地,當天下午,國壽集團董事長白濤通過手機銀行App完成個人養老金資金賬戶開立和繳存的操作。
建設銀行也表示,11月25日下午3時,一位張女士在建設銀行北京宣武支行成功開立個人養老金賬戶,順利完成了首次資金繳存,成為該行正式開辦個人養老金業務后的首位客戶。
不難看出,在萬億個人養老金藍海市場面前,各大商業銀行正使出渾身解數爭搶客戶。
個人養老金賬戶和資金賬戶開通了,很多人關心的是,下一步該投向哪些產品呢?事實上,根據《個人養老金實施辦法》,個人養老金賬戶資金可投資的金融產品主要有四類,包括儲蓄存款、銀行理財、商業養老保險和公募基金。
早在11月18日,證監會就正式公示了個人養老金基金名錄,共有40家基金公司旗下的129只養老FOF入選。
11月25日,華夏基金、交銀施羅德、萬家基金、興全基金等多家基金公司也相繼發布公告稱,自11月28日(下周一)起,個人養老金投資者可開始辦理養老目標基金Y份額的申購(含定期定額投資、轉換轉入)業務。目前,多家商業銀行的個人養老金業務專區也已上線相關基金產品。
與養老FOF于下周一才開啟申購不同的是,落眼保險業,已有保險公司售出首單個人養老金保險產品。
獲悉,11月25日,國壽壽險就已與客戶王先生成功簽訂了國壽首份個人養老金產品保單。據了解,王先生今年35歲,是北京市一家金融企業中層管理人員。
此外,當日下午,人保壽險也在北京、浙江兩地同時簽發了首張個人養老金保單。據介紹,浙江杭州省級國企的員工丁女士和人保壽險在京法人客戶的中層管理人員侯先生,幾乎在同一時間線上遠程購買了該公司的福壽年年專屬商業養老保險,成為了兩地人保壽險個人養老金的首單客戶。還有,國民養老保險也宣布已出單承保個人養老金保險。
從上述國壽壽險、人保壽險等險企快速售出首單個人養老金保險產品可以看出,近年來,商業養老保險正逐漸深入人心,成為大眾規劃養老保障的優選產品。
需要指出的是,據中國銀保信官網披露,當前包括國壽壽險、人保壽險、太平人壽、太平養老、泰康人壽、國民養老險在內,此次共有6家人身險公司的7款養老保險產品入選了首批個人養老金保險產品名單,并且7款產品“清一色”為專屬商業養老險。
回望個人養老金制度從出臺到試點落地,用時僅7個月左右,個人養老金制度推進工作可謂上演了“加速度”。不得不說的是,臨近實施“關口”,相關參與金融機構也已進入“加班加點”的籌備狀態。
僅從保險業來看,早在11月11日,中國人壽就在其“壽險App”正式上線了個人養老金業務專區;中國平安旗下平安銀行和平安基金有幸成為首批獲得個人養老金業務資格試點金融機構的同時,平安的保險業務板塊及平安理財等專業公司也在積極籌劃相關產品和服務;此前,國民養老保險也作為首批入選四方聯測的保險公司,參與了人社部、行業信息平臺、合作銀行的聯合測試工作。
另外,隨著近期首批個人養老金基金名錄及銷售機構的披露,近期,多家券商也在開展行業平臺的“灰度測試”,并在手機客戶端開辟了個人養老金業務專區。
個人養老金業務已正式落地,但恐怕還有很多人不知道究竟該如何參與,在此我們不妨梳理總結下。
誰可參加?
個人養老金制度主要以個人自愿參加、市場化運營為原則。個人養老金制度參加人應是在中國境內參加了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或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的勞動者。
如何參加?
參加人可通過國家社會保險公共服務平臺、全國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政務服務平臺、掌上12333App、電子社保卡等全國統一的線上服務入口或商業銀行渠道,在信息平臺開立個人養老金賬戶,主要用于信息記錄、查詢和服務等。
開立個人養老金賬戶后,參加人還需選擇一家符合規定的商業銀行,開立或指定本人唯一的個人養老金資金賬戶(也可通過其他符合規定的個人養老金產品銷售機構指定),用于繳費、購買產品和歸集收益等。
值得一提的是,為便于個人養老金參加人開立賬戶,個人養老金賬戶和個人養老金資金賬戶均可通過商業銀行渠道一次性開立,無需分別開立,并且參加人可根據自己的喜好與習慣來選擇開戶方式和開戶銀行,參加人還可在不同商業銀行之間變更其個人養老金資金賬戶。但無論是個人養老金賬戶還是資金賬戶都是唯一的,不可開立多個。
如何繳費?
個人養老金繳費由參加人個人來承擔,參加人每年繳納的個人養老金額度上限為12000元。在繳費方式上,參加人可以按月、分次或者按年度繳費,繳費額度將按自然年度累計,次年重新計算。
如何投資?
如上文所述,個人養老金資金賬戶內的資金,可以自主選擇購買符合規定的儲蓄存款、理財產品、公募基金、商業養老保險等個人養老金產品。參加人可自主選擇購買個人養老金產品的品種與金額。不過,在投資收益方面,個人養老金產品不會做出收益承諾,需要參加人有風險自擔意識。
有何稅收優惠?
根據財政部、稅務總局發布的《關于個人養老金有關個人所得稅政策的公告》明確,自今年1月1日起,對個人養老金實施遞延納稅的優惠政策。其中,將對繳費者按每年12000元的限額予以稅前扣除,投資收益暫時不征稅,領取收入的實際稅負則由7.5%降為3%。
如何領取?
個人養老金資金賬戶采取封閉運行,參加人達到以下任一條件,可以按月、分次或者一次性領取個人養老金,分別是:達到領取基本養老金年齡;完全喪失勞動能力;出國(境)定居;國家規定的其他情形。
參加人領取個人養老金時,商業銀行應通過信息平臺檢驗參加人的領取資格,并將資金劃轉至參加人本人社會保障卡銀行賬戶。
可否繼承?
據了解,參加人發生身故,其個人養老金資金賬戶內的資產可以繼承。此外,參加人因出國(境)定居、身故等情況社會保障卡被注銷的,商業銀行還會將參加人個人養老金資金賬戶內的資金,轉至其本人或者繼承人指定的資金賬戶。
2024償付能力掃描:化險關鍵期,“誰”把7家險企“拖下水”?
新能源車企“內卷”:蛇年花式促銷,“保險補貼”攬客!
周評|DeepSeek風暴下的金融業:打敗你的不是AI,而是會使用AI的人
內地、香港狠查:“洗黑錢”專盯“高傭金”保險產品下手!
DeepSeek風起,保險正在如何“跑步上車”?
銀保“開年”:誰家歡喜,誰家憂?
車險承保盈利182億!36家承保虧損,中小險企如何夾縫求生?
玖亓周評|險資買黃金,有所為、有所不為!
新年首張罰單:三家金融機構均被罰超千萬,兩家險企“中彩”
10家險企“打頭陣”!拿到投資黃金“入場券”,意味著什么?
華泰人壽高管變陣!友邦三員大將轉會鄭少瑋擬任總經理即將赴任業內預計華泰個險開啟“友邦化”
金融監管總局開年八大任務:報行合一、新能源車險、利差損一個都不能少
53歲楊明剛已任中國太平黨委委員,有望出任副總經理
非上市險企去年業績盤點:保險業務收入現正增長產壽險業績分化
春節前夕保險高管頻繁變陣
金融監管總局印發通知要求全力做好防汛救災保險賠付及預賠工作
31人死亡!銀川燒烤店爆炸事故已排查部分承保情況,預估保險賠付超1400萬元
中國銀保監會發布《關于開展人壽保險與長期護理保險責任轉換業務試點的通知》
2024年新能源商業車險保費首次突破千億元
連交十年保險卻被拒賠?瑞眾保險回應:系未及時繳納保費所致目前已妥善解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