險資投資折戟,讓保險業尤其是身處轉型攻堅的壽險業寒氣更盛。
2022年三季報數據揭示,上市險企投資收益率承壓,投資收益均低于保險公司5%的長期投資收益精算假設。
據公開數據,今年前三季度,中國人保實現投資收益460.28億元,相較于去年同期下降近10個百分點;其中人保財險實現總投資收益192.19億元,同比減少11.3%。中國人壽凈投資收益率為4.12%,年化總投資收益率為4.03%。中國平安年化凈投資收益率為4.2%,年化總投資收益率為2.7%。中國太保年化凈投資收益率為4.1%,同比下降0.2個百分點;年化總投資收益率為4.1%,同比下降 1.2 個百分點。新華保險年化總投資收益率為3.7%,同比下降2.7個百分點。
另一份根據償付能力報告統計得出的榜單更引人注目。2022年前三季度,我國壽險公司綜合收益率超過3%的僅9家。這份根據長城人壽資產管理中心梳理的《2022年前三季度壽險公司投資收益率排行榜》(排行榜單不包括未披露償付能力報告的13家公司)顯示,統計在內的72家人身險機構中,復星聯合健康保險以4.59%的成績居首,名列第十的華匯人壽綜合收益率為2.93%。
承保利潤和投資收益是保險公司的主要利潤來源,資產端萎靡已經拖累險企凈利潤表現。近九成保險公司三季度利潤下降,半數保險公司已經行至虧損邊緣。
成也投資,敗也投資!回溯2021年上市險企年報,投資收益的優異表現彌合了承保利潤的下滑缺口,上市險企利潤得以粉飾。
處于全球經濟變局、國內經濟承壓、新冠疫情影響持續的復雜環境中,低利率從投資端向客戶端的傳導,負利率隱憂顯現之下,對利率曲線波動極度敏感的人身險業如何趨利避害?
在古老壽險制度誕生發展的歷史長河中,我國現代保險業復業以來所經歷的40年,不過歷史中的瞬間。行至當下,我國已經躋身全球第二大保險市場,但保險行業仍未走過一個完整的經營周期。而經營周期與經濟社會發展、利率環境變化以及人民對于保險保障和服務的需求程度密不可分。
縱觀壽險經營約束條件紛繁,其中既包括資本金的硬約束、資產負債匹配、規模與效益的取舍,隊伍建設與企業戰略關系等。在約束的平衡中控制風險方能實現壽險平穩經營。
近年來,在資本約束控制下,行業主體紛紛增資補血。當利差損等長期風險苗頭隱現,防范和化解此風險的根本之法,絕不會限于投資。
牽一發而動全身,壽險經營必須在尊重多重約束之下,穩步化解利率、定價、資負匹配、償付能力、流動性等各種風險。
老齡化社會快步行進,專業養老保險公司已成為豐富人身險行業的重要部分,也預示著更為長期的資金將注入行業。保險行業在管理長期資金上優勢獨具,客戶端對于保險年金的認可逐步深入,展望人身險行業發展前景長期向好。
中長期利率下行預期之下,必須正視行業的生存危機。回歸當下的保險投資困局,審慎投資挖掘短期市場機遇;錨定長期投資機會提升權益投資比例,緊跟國家發展戰略方向而行,或為破解之策。
危機預警,源于投資,但絕非投資!尊重規律,認知風險,主動實現負債與投資的兩端平衡,才能助力行業穩步跨越高速增長到高質量發展轉型的陣痛期。
接入Deepseek,快一步慢一步?
銀保陣痛難掩渠道前景
2025年,保險業落馬人數或將再創新高
再創農險新局面
監管工作會帶來的保險業新希望
罕有人至的商場背后,是險資的另類投資經
年終獎
防盜易、防家賊難——系列新規有感
逆周期中行刑銜接的可能性
提防分紅險異化為金融怪獸
華泰人壽高管變陣!友邦三員大將轉會鄭少瑋擬任總經理即將赴任業內預計華泰個險開啟“友邦化”
金融監管總局開年八大任務:報行合一、新能源車險、利差損一個都不能少
53歲楊明剛已任中國太平黨委委員,有望出任副總經理
非上市險企去年業績盤點:保險業務收入現正增長產壽險業績分化
春節前夕保險高管頻繁變陣
金融監管總局印發通知要求全力做好防汛救災保險賠付及預賠工作
31人死亡!銀川燒烤店爆炸事故已排查部分承保情況,預估保險賠付超1400萬元
中國銀保監會發布《關于開展人壽保險與長期護理保險責任轉換業務試點的通知》
2024年新能源商業車險保費首次突破千億元
連交十年保險卻被拒賠?瑞眾保險回應:系未及時繳納保費所致目前已妥善解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