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以來,中國壽險業高質量轉型步入深水區,疊加疫情反復、經濟下行壓力加大、保險消費不振等多重因素影響,壽險經營主體普遍經歷著代理人隊伍規模銳減、保費增速疲軟等一系列陣痛。
數據顯示,已披露2022年第三季度償付能力報告的74家人身險公司中,今年前三季度,有多達41家人身險公司凈利潤虧損。
經營壓力陡增之下,壽險轉型接下來該怎么走?頭部壽險公司的改革思路和重點方向又是什么,備受市場關注。
在此背景下,11月9日,《中國銀行保險報》主辦的2022第三屆中國壽險業轉型發展峰會“以人民為中心走好高質量轉型之路”為主題,匯聚了眾多保險行業大咖,對當前壽險業高質量轉型的變化與趨勢,進行了深入分享。
提及壽險轉型,過去拉動壽險業實現高速增長,但同時因粗放式經營存在諸多弊端的個代渠道,無疑是壽險轉型最核心、也是最艱難的一環。
數據顯示,截至2022年6月30日,全國保險公司在保險中介監管信息系統執業登記的銷售人員570.7萬人,較2019年巔峰時期的973萬人,減少了402萬人。
面對當下個代渠道轉型后出現的人力規模銳減、新單保費下滑等陣痛,險企高管會如何看待,戰略和戰術上會怎樣協調布局?
發展峰會上,談及壽險轉型的戰略決心,太保壽險總經理兼首席執行官蔡強坦言,當前行業、險企的發展問題,猶如遇到冰山,泰坦尼克號不是因為轉彎太快翻船的,而是因為看見冰山太晚了撞山的??梢缘念A判是:前面的冰山離我們已不遠了,需要快速改變。
因此,在戰略上,太保壽險轉型也需要根本性、蛻變性、全面性的變化。在戰術上,我們提出打造“三化五最”創業支撐體系。目前太保壽險的個代轉型有9個多月,且初見成效。第三季度新業務價值由負轉正,同時提升了業務品質。
對于渠道轉型,友邦人壽執行董事兼總經理張曉宇分享道,盡管友邦人壽已經有非常好的銷售隊伍,但在客戶驅動的戰略定位下,代理人已不再是簡單的銷售,而是陪伴客戶一生的拍檔,需要在客戶分層的基礎上進行轉化,這是友邦人壽對營銷渠道改革的下一步工作思路。
國壽壽險總裁助理白凱也介紹道,今年以來,國壽壽險以“眾鑫計劃”推進銷售隊伍的優增優育,通過優化銷售隊伍管理架構,完善代理人傭金機制,強化代理人福利保障,彌補傳統營銷機制的不足和弊端,加快推動傳統代理人隊伍向專業化、職業化轉型。同時積極探索獨立代理人經代、員工銷售新業態的模式,形成良性互動。
此外,中德安聯人壽執行董事、總經理徐春俊也介紹稱,安聯在個險轉型中提出了“1234”路徑,“1”是一個愿景,即成為中國高端壽險市場的引領者;“2”是兩個布局,即一江一海的沿岸布局,其中一江是長江沿岸,一海是東海沿線;“3”是客群定位,即圍繞著成為高端壽險市場引領者的目標和愿景,鎖定在活力城市的富裕、時尚、新型群體;“4”是建立一支什么樣的隊伍,畫像為四有新人:有愛、有趣、有才、有為。緊緊圍繞這個畫像,嚴格選擇和招募成員,通過培訓教材的改造和升級,通過系統化的經營和數字賦能,推動個險渠道轉型。
不得不說的是,近兩年來,諸多壽險公司新業務價值大幅下降,也與具有高價值率的重疾險產品銷售不振息息相關。相關數據顯示,重疾險市場經歷2016-2018年的高速增長后,2019年起,重疾險新單保費已經從千億規模平臺掉落,連續兩年出現負增長。
那么,在百萬醫療、惠民保等醫療險的沖擊下,重疾險真的就此賣不動了,已經過時了嗎?對于中國重疾險市場的發展情況,蔡強客觀指出,當前重疾險并非沒有市場,按照我國居民1600萬億元的風險缺口,重疾健康保障缺口或達1000萬億元。
不過,蔡強也強調,隨著中國健康保障市場進入3.0階段,險企需要對客戶需求進行細分,這就更要求銷售人員提升專業化水平,了解客戶KYC,能夠按照客戶需求定制健康保障產品。
張曉宇也談到,保障一直是保險公司,特別是壽險公司的基石,以重疾為例,我們自己掌握的數據,重疾險平均保額僅有8萬,有較大空間需要填補,但可能我們接下來需要解決性價比的問題、產品形態的問題,包括整個客戶旅程的問題等,因此友邦人壽堅定看好保障市場,特別是重大疾病保險市場。除此之外,張曉宇也透露,友邦人壽還會圍繞客戶的長期資產配置需求,在下一代投連、分紅等產品上探索,持續完善整體的保障解決方案。
針對國壽壽險的產品經營思路,白凱指出,國壽壽險一方面針對當前人口老齡化等突出的問題,圍繞第三支柱養老保險、健康險等群眾需要,以及政策支持的業務領域積極創新保險產品,重點著力大健康、大養老的領域布局。另一方面,針對社會新群體,如新生代、新市民、新脫貧人口等人群的保障需求,加快推進細分市場的開發和經營,滿足新群體的保險需求。
面對疫情的沖擊,太平人壽黨委書記、總經理程永紅認為,壽險公司可以從兩方面發力渡過危機:一是堅持專業經營,聚焦保險主業的公司抗風險能力更強;二是在產品形態、業務模式、繳費形式上進行創新,可以對沖危機影響,更好服務客戶。
眾所周知,當前壽險業轉型的深層邏輯在于,隨著主流客戶群體、客戶保障需求的改變,險企過往以產品為中心的經營模式已不再適用,而需向“以客戶為中心”的經營思路求變。但是對于壽險公司而言,如何將口號、理念化為實際,無疑考驗著險企的智慧。
對于如何做好客戶經營,在蔡強看來,客戶有不同的層級,即普客、中客、高客等,保險產品應按照營銷員的能力和專業度,形成一個多元、豐富、市場化的有機配套,既能管理好銷售的合規性,又能滿足消費者、人民群眾美好生活的多元化設計。
張曉宇指出,為讓“以客戶為中心”不僅是一句簡單的口號,友邦人壽選擇將其變成為整個公司改革的發動器,形成“客戶驅動的改革”,也就是要從客戶的角度驅動公司改革,驅動每一個職能的改革,驅動每一個資源的投放,這是友邦人壽下一步的重要方向。同時,張曉宇也提到了客戶分層的問題,他指出,友邦人壽將堅持客戶分層,更精細化地分析不同客戶層的需求及風險承受能力、風險偏好等。
談及獲客能力,徐春俊也指出,安聯主要利用客戶經營活動,賦能代理人獲客增員,增強客戶黏性,圍繞這些富有特色的客戶活動,能夠給代理人隊伍創造更多觸達客戶的理由和方法來進行客戶轉化。
伴隨著互聯網、數字技術的快速發展,近年來,大批保險機構也利用科技手段賦能保險主業,以求實現降本增效,提升客戶服務體驗。
針對科技賦能保險業務的創新實踐成果,平安人壽董事長楊錚分享道,早在2019年,平安人壽就在業內率先探索數字化轉型,希望運用科技賦能,打造數字壽險新模式。目前,公司借助覆蓋產品、渠道、經營、管理、運營等模塊的數字化改革,在提升效率、改善體驗、預防風險、降低成本等方面取得一些成果。
具體而言,在渠道管理數字化上,平安人壽打造出了專業化的“三好五星”評價體系,以數字化推動代理人隊伍高質量轉型。同時,研發了一系列數字化平臺工具,賦能部課管理者及一線代理人隊伍;在產品開發數字化上,平安人壽一方面將數字化應用于產品設計、策略研究中,另一方面,通過科技賦能,打通內外部生態資源,支撐產品拓維。
在服務運營數字化上,該公司探索推進業務平臺集中化、服務模式智能化、服務渠道線上化,優化全流程服務環節。目前,平安人壽服務運營線上化水平已達99%以上,投保及服務自動化水平在90%以上;在經營管理數字化上,平安人壽通過梳理壽險經營管理的神經網絡全景圖,幫助了解經營全貌、定位問題、預測趨勢,打造出“聰明經營”模式。
白凱也介紹指出,國壽壽險針對保險業的服務特性,加快服務與銷售的深度融合,探索研究“保險+服務+科技”的模式,實現保險服務的便捷化、場景化和一站式。
對于科技如何賦能個代渠道轉型,徐春俊表示,中德安聯人壽將數字化手段運用到個代渠道培訓、招募、銷售及管理等各個方面,探索通過標準化經營形成一整套簡單、清晰、可復制的運營體系。
觀測當前頭部壽險的轉型動作,除對傳統代理人渠道、客戶經營做出轉變外,布局醫養生態,打造“產品+醫養服務”創新模式也幾乎成為“標配”。張曉宇就直言,入局康養賽道,已被很多壽險機構視為第二增長曲線。
圍繞友邦人壽醫養生態布局的思路,張曉宇透露,友邦人壽希望與客戶形成命運共同體,實現雙贏、共贏,而不是零和博弈?;谶@樣的思路,友邦人壽可探索更多商業模式,如鏈接醫院、社區、藥廠等相關資源,包括探索如何通過“康養管家”為客戶提供更好的服務。
白凱分析稱,當前我國的老齡化趨勢日趨明顯,世界銀行研究報告預估,2035年我國65歲以上人口占總人口比例將超過20%,隨著老齡社會的全面到來,老齡群體所面臨的養老長壽、風險管理、失能護理的需求都將推動商業公司不斷優化產品供給,持續優化產品與服務。
結語
不可否認的是,當前壽險業改革仍有瓶頸亟待突破,此次發展峰會上,銀保監會原副主席黃洪就一針見血地指出,新時代以來,盡管人身險業持續推進代理人隊伍、銀保業務、互聯網業務等發展轉型,但發展質量、效率和動力沒有根本性突破,原因在于這些都是戰術層面上的轉型。戰略層面上的轉型就是思想上的轉型,就是要把經營思想轉變到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上來,才能實現高質量發展。
的確,壽險業轉型不僅涉及到行業發展、公司經營層面,更事關國之所需、民之所盼,險企唯有提高格局、提高站位,才能將高質量轉型深入貫徹。
2024償付能力掃描:化險關鍵期,“誰”把7家險企“拖下水”?
新能源車企“內卷”:蛇年花式促銷,“保險補貼”攬客!
周評|DeepSeek風暴下的金融業:打敗你的不是AI,而是會使用AI的人
內地、香港狠查:“洗黑錢”專盯“高傭金”保險產品下手!
DeepSeek風起,保險正在如何“跑步上車”?
銀?!伴_年”:誰家歡喜,誰家憂?
車險承保盈利182億!36家承保虧損,中小險企如何夾縫求生?
玖亓周評|險資買黃金,有所為、有所不為!
新年首張罰單:三家金融機構均被罰超千萬,兩家險企“中彩”
10家險企“打頭陣”!拿到投資黃金“入場券”,意味著什么?
華泰人壽高管變陣!友邦三員大將轉會鄭少瑋擬任總經理即將赴任業內預計華泰個險開啟“友邦化”
金融監管總局開年八大任務:報行合一、新能源車險、利差損一個都不能少
53歲楊明剛已任中國太平黨委委員,有望出任副總經理
非上市險企去年業績盤點:保險業務收入現正增長產壽險業績分化
春節前夕保險高管頻繁變陣
金融監管總局印發通知要求全力做好防汛救災保險賠付及預賠工作
31人死亡!銀川燒烤店爆炸事故已排查部分承保情況,預估保險賠付超1400萬元
中國銀保監會發布《關于開展人壽保險與長期護理保險責任轉換業務試點的通知》
2024年新能源商業車險保費首次突破千億元
連交十年保險卻被拒賠?瑞眾保險回應:系未及時繳納保費所致目前已妥善解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