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契銳評
長期護理保險是全球保險業公認的最為復雜的保險產品之一。
《關于開展人壽保險與長期護理保險責任轉換業務試點的通知》征求意見以來,業內爭議頗多,最重要的聲音有兩點,一是認為打通了傳統壽險與長護險的轉換空間,既利好傳統壽險更有利于長護險的發展;二是認為對行業的實質意義有限。
從媒體及專家學者的聲音看,放開轉換給了客戶更多選擇權,于客戶而言可以實現保單效用的最大化;從行業看,可轉換的壽險產品吸引力增加,將有利于壽險產品的銷售,同時轉換使得長護險種支付問題得以化解,將利于長護險市場的發展。即通過產品的創新,提升社會公眾對長護險的認知、便于對傳統險種客戶的二次開發。
但從產品、精算、市場等從業者的聲音看,放開轉換可能并不能達到預期。在其看來,解決不了失能等級評估、照護支付銜接以及大數據積累等實操層面的問題,很難匹配精準的產品服務。
就我國實踐看,自2016年啟動試點,至今已覆蓋全國49個城市、1.45億人,全國累計172萬人享受長期護理保險待遇,人均報銷水平每年約1.6萬元。但與如此龐大的受益人數相比,更值得關注則是醫保基金支付占到個人基本護理費用的70%左右。
換言之,目前我國的長期護理險基本是實打實的“社保第六險”,即基本都是通過當地政府社保基金或財政資金支付,商業保險公司經辦,純商業保險幾乎未見實質性進展。
也正是基于此,此次征求意見稿才引起如此大范圍的關注,原因之一就在于在行業整體低迷,找不到新的增長極的背景下,在美國等壽險市場可以占到20%以上份額的長護險自然會被寄予厚望。
但現實是,在美國,大約有一半的長期護理費用是由政府通過Medicare和Medicaid兩個項目來承擔的。即其商業長期護理保險產品的成功,更多依賴于政府公共政策的支持。
就這一維度看,試點以來我國長期護理保險的實踐路徑基本也是延著政策性險種鋪展開的,產品精算等產品設計者之所以對此次轉換持有疑義的原因也正在于此。
比如,對于“保單貼現法”和“精算等價法”兩種轉換方式,從產品精算假設的角度看,最終基本都會指向同一個問題——逆選擇&產品性價比。
關于逆選擇,不管是定額終身壽、定期終身壽還是增額終身壽等保險產品而言,其本身亦可實現現金的獲取功能,目前看,至少有三種通道,一是退保、二是減保,三是保單貸款。
與此同時,此類終身壽險產品的杠桿價值通常又很高,比如,終身壽險的杠桿比最高可達200倍,也就是繳納1萬元的保費可能可以獲取200萬的保額,對于普通家庭而言,選擇將現金價值轉換為定期領取的長護險的動力顯然不足。
畢竟,從生理學上看,失能患者的生存期往往并不會太長,除非短期內有利可圖,否則誰會放棄高額的理賠款換取短期的現金?
關于性價比,現實中,要想滿足失能患者的現金流需求,至少有年金、重疾等可實現其相應功能的產品,而從收益/杠桿本身看,目前顯然是優于長護險的,如通過轉換實現長護險的發展,則至少要求產品的性價比更優,但基于現金價值轉換而來的長護險,即便不考慮銷售成本,失能等級評估、照護機構資質、財政補貼等各種尚未標準化的問題亦會成為保險公司產品設計時的保守因素。但對于多數投保人而言,追逐更高的利益都是其最核心的訴求。
當然,此次征求意見對于行業而言,好處亦是顯而易見的,即客戶的二次開發。對于保險公司而言,個險渠道的孤兒單、銀保、經代等渠道的大量保單基本都處于二次開發難的境地,既有監管層面限制“電話騷擾”的合規性制約,亦有“客戶信息保護”的合法性限制。
假如,保險公司可毫無顧忌地致電客戶,保險的銷售一定又是另一番景象,畢竟,現在保險的客戶群體已足夠龐大。
保契銳評丨銀保陣痛難掩渠道前景
2025年,保險業落馬人數或將再創新高
再創農險新局面
監管工作會帶來的保險業新希望
罕有人至的商場背后,是險資的另類投資經
年終獎
防盜易、防家賊難——系列新規有感
逆周期中行刑銜接的可能性
提防分紅險異化為金融怪獸
瓊瑤今日花葬,我們到底該如何優雅地跟世界告別
華泰人壽高管變陣!友邦三員大將轉會鄭少瑋擬任總經理即將赴任業內預計華泰個險開啟“友邦化”
金融監管總局開年八大任務:報行合一、新能源車險、利差損一個都不能少
53歲楊明剛已任中國太平黨委委員,有望出任副總經理
非上市險企去年業績盤點:保險業務收入現正增長產壽險業績分化
春節前夕保險高管頻繁變陣
金融監管總局印發通知要求全力做好防汛救災保險賠付及預賠工作
31人死亡!銀川燒烤店爆炸事故已排查部分承保情況,預估保險賠付超1400萬元
中國銀保監會發布《關于開展人壽保險與長期護理保險責任轉換業務試點的通知》
2024年新能源商業車險保費首次突破千億元
連交十年保險卻被拒賠?瑞眾保險回應:系未及時繳納保費所致目前已妥善解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