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有兩個和頭部產險公司相關的車險新聞上了熱搜,行業形象接連受挫。
一、保險公司把車主名字錄錯
據1818黃金眼,浙江車主陳女士向記者反映,2019年買的車,保險是代辦的,連續三年都在同一家保險公司續保,直到第四年換保險公司發現被保險人和實際車主不一致,實際上這車的發票和車主均為陳女士的丈夫,但是保單上的被保險人和車主為陳女士。
該車三年未出險,陳女士目前的訴求是退回保費,因為保單出錯了。保險公司答復行駛證車主錄入錯誤之外,其他的信息都是準確的,也就是這個保險標的的車輛信息具有唯一的辨識性的,因此是有效保單,不會影響理賠,所以無法滿足車主退保費的要求。
很多讀者站在行業內的角度認為車主的要求有點高了,只要車架號和發動機號一致,就確定了唯一的承保標的,萬一出險了保險公司會賠的,其實這是一種認知偏差,我們也沒辦法主臆斷車主的動機。
但是如果看到另一個新聞,我們大致可以理解車主的焦慮。最近另一個大公司公司以車牌不吻合直接發拒賠通知書,要知道這個新聞里,發動機號和車架是完全正確的;
二、保單車架號錄錯
據澎湃新聞,江蘇常州的李先生買了保險后發現保單上的車架號和他的車架號不符合,他要求保險公司修改車架號,對方稱修改車架號需要額外支付七千余元。
記者去保險公司了解,工作人員表示因車架號錯誤,此前沒能匹配車輛的出險情況,若要更改信息,根據出險情況,對于去年的保單需要補交7000多元。記者詢問是否有其他解決辦法,對方建議等待8月保險到期重新購買、登記保險信息,并無其他解決辦法。
李先生表示,其在三年內并無出險記錄,最近面臨年審,需要用到保險。如若無法修改信息,他只能暫停工作,規避風險。
因為新聞給出的內容有缺失,我們沒辦法還原事件的真相,但憑現有的信息,很多資深從業者表示無法理解加收保費再批改車架號,如果前幾年車主確實三年未出險,中間有一年車架號不對,那保險還可能買貴了。
再退一步講,如果車主有意識將多次出險車人為改了車架號承保,那顯然要追究業務和核??诘呢熑?
……
行業外的人很難想象,這么大的行業,并且信息化這么發達的今天,產險行業的基礎工作還是這么落后,像是一個信息孤島。
更讓外界不解的是,因為缺乏標準,不同的公司、不同的工作人員對于同一問題的解釋和處理方式是不一樣。
理論上講,上述的案例以及屢屢報出的“半信息”案件均可以在源頭上得到控制,但是目前我們沒有看到根治的希望。行業基礎工作不改善,面向客戶的基層人員工作壓力在增加。
眾生喧囂,有人趁火打劫,有人背負污名,對于大部分基層產險人來說,負重前行,前路漫漫。
騙子出沒,財險同行請注意!
限速背景下,停止內耗是小公司車險發展的第一要務
說真的,財險公司很多人都不愿向上爬了
保險行業C端化的執念不改,業務員的日子就不會好過
虛驚一場!DeepSeeK其實沒那么了解財險行業
最近新能源車險出單平臺很火爆,你怎么看?
只有會不會銷售的區別,沒有車險非車險的區別
暴脾氣的老鄭,會讓他兒子接他的班賣財險嗎?
如果辦一場財險行業的“春晚”,你最期待哪個節目?
財險公司姜總,回村里過了一個不太開心的年
華泰人壽高管變陣!友邦三員大將轉會鄭少瑋擬任總經理即將赴任業內預計華泰個險開啟“友邦化”
金融監管總局開年八大任務:報行合一、新能源車險、利差損一個都不能少
53歲楊明剛已任中國太平黨委委員,有望出任副總經理
非上市險企去年業績盤點:保險業務收入現正增長產壽險業績分化
春節前夕保險高管頻繁變陣
金融監管總局印發通知要求全力做好防汛救災保險賠付及預賠工作
31人死亡!銀川燒烤店爆炸事故已排查部分承保情況,預估保險賠付超1400萬元
中國銀保監會發布《關于開展人壽保險與長期護理保險責任轉換業務試點的通知》
2024年新能源商業車險保費首次突破千億元
連交十年保險卻被拒賠?瑞眾保險回應:系未及時繳納保費所致目前已妥善解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