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轉型非車險業務的道路上,哪一些業務員將挑起行業的大任?
一、資源型業務員
資源型業務員洛陽紙貴,畢竟傳統的非車險的市場化不夠,大部分業務權掌握在相關的決策人手里,保險行業有太多這樣的神話,有些業務員一年只上幾天班就能實現幾千萬的業務。
但這類業務員畢竟可遇不可求,屬于行業短缺資源,不是什么公司都能請得動的,而且流動性也極差,一般中小公司奢望不了。
我們仍然可以相信,在相當長的時間內,這類業務人員包括有政府背景的經紀公司仍然是市場的主角;
二、傳統車險業務員和中介
傳統的車險業務員轉型非車成功率不高,車險的銷售經驗會限制他們的發展,他們比較適合的產品是團意和雇主這類團險業務,并且是慣用的信息差展業方式——拼費率和拼費率。他們不太會銷售個險非車產品,因為這類業務的服務成本和團單差不多,但是單均利潤太低。
傳統的以車險業務為主的中介轉型非車特別難,如果有突破也是以資源型業務為主。
目前這些人主要活躍在全國性的互聯網團險業務上,這類業務的賠付率較差,標準化程度高,上量較快,但是理賠爭議較大,產品的壽命期也較短。
有需求就有市場,對于主體公司來說,短期上容易看到效果,可以拿出一定的比例份額來嘗試。但應該警惕,有些主體公司為了搏這類業務突破底線。最近有一個案例,有一個公司為了沖量,異地收取建工險業務,費率低,承保條件寬松,但是做了沒幾個月賠付就爆了。這時就奇葩了。批改人員不響應,理賠案子一拖再拖,承保的約定也一改再改。更奇葩的是,該保單特約了兩人以下死亡免安監條款,但是如果報案的話,保險公司直接打電話給當地的安監部門……
另外,市場上有一個流行的看法,好的非車業務不會有機會在市場上流傳的,有點偏激,也側面說明了市場上非車業務品質之差。
所以這根本上是主體公司的非車經營思路的問題,如果主體公司不走進客戶,沒有細致的風險分析,離客戶距離太遠,單純追求非車保費占比,非車的經營之路注定坎坷;
三、壽險代理人
壽險代理人對個險產品特別是人身險類的產品較為青睞,比如老年人意外險、老年人百萬醫療、高端醫療和牙科產品等等,他們的銷售方式也比較多元,但一般是以直客為主。
如何賦能好這些業務員,做更多的團險業務仍然是值得去嘗試的。成功的經驗一定會包含這幾個方面:高頻的培訓、完善的售后服務體系、穩定的產品。如果產險公司有穩定的維護的隊伍,加上持續的賦能,可能會收到意外的驚喜;
四、產險公司系統化銷售隊伍
每一類業務員都有自己擅長的銷售方向和產品。但未來中小公司要建立公司的非車核心競爭力,需要建立自己的系統化銷售隊伍,以板塊業務為方向,不斷拓寬業務邊界,并且實現銷售和服務一體化的專業化隊伍。
這類團隊人員要洞悉目標行業,人員門檻相對較高,技能要相對全面。他們不是以類車險的信息差,而是以專業度作為銷售突破,并且持續精進產品和服務,不斷優化方案。
同時,對這樣的團隊項目人員要有特殊的管理辦法,授予一定的權限,給予較高的薪資,以保證隊伍的穩定和成長。
騙子出沒,財險同行請注意!
限速背景下,停止內耗是小公司車險發展的第一要務
說真的,財險公司很多人都不愿向上爬了
保險行業C端化的執念不改,業務員的日子就不會好過
虛驚一場!DeepSeeK其實沒那么了解財險行業
最近新能源車險出單平臺很火爆,你怎么看?
只有會不會銷售的區別,沒有車險非車險的區別
暴脾氣的老鄭,會讓他兒子接他的班賣財險嗎?
如果辦一場財險行業的“春晚”,你最期待哪個節目?
財險公司姜總,回村里過了一個不太開心的年
華泰人壽高管變陣!友邦三員大將轉會鄭少瑋擬任總經理即將赴任業內預計華泰個險開啟“友邦化”
金融監管總局開年八大任務:報行合一、新能源車險、利差損一個都不能少
53歲楊明剛已任中國太平黨委委員,有望出任副總經理
非上市險企去年業績盤點:保險業務收入現正增長產壽險業績分化
春節前夕保險高管頻繁變陣
金融監管總局印發通知要求全力做好防汛救災保險賠付及預賠工作
31人死亡!銀川燒烤店爆炸事故已排查部分承保情況,預估保險賠付超1400萬元
中國銀保監會發布《關于開展人壽保險與長期護理保險責任轉換業務試點的通知》
2024年新能源商業車險保費首次突破千億元
連交十年保險卻被拒賠?瑞眾保險回應:系未及時繳納保費所致目前已妥善解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