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市場報》 2005-11-19,A12 職場兵法(1082期)文字編輯:楊柯,美術編輯:黃金山,統籌:褚覺美,
http://www.china91.com/elepaper/epaper.asp?No=1082&colid=33&resourceid=28559
《理財規劃,職業加速的“后盾”》
本報記者邵麗蓉
在人們的印象里,職業規劃總是圍繞個人興趣、氣質、能力、健康、組織需要、競爭者職業傾向、個人能力、就業機會、行業發展前景等因素綜合考慮,卻很少有人把家庭的財務狀況和經濟現狀列入考慮范圍。其實,個人的消費指數、經濟狀況、個人貸款等情況都會影響到職業選擇,做好理財規劃,對職業發展是有力支持。 那么,怎樣把職業規劃和理財規劃有機地結合起來?記者采訪了友邦保險代理人唐雪峰。剛剛榮獲首屆“全國十佳網絡保險代理人”稱號的唐學峰不僅擅長保險理財,而且即將成為專業的“職業規劃師”,對兩方面問題都頗有心得。他結合一個案例,給記者講述了他對職業規劃和個人理財的見解。 案例: David今年29歲,在一家公司任銷售主管,月收入穩定在6500元左右。2年前買房,目前每月需要還貸4000元。妻子剛生完孩子,正在尋找工作。 最近,一家人才中介公司找到他,說有家公司愿意聘請他擔任銷售經理,月收入約8500元左右,若業績優秀還能加薪。David看中了這個薪水提升機會,欣然答應跳槽。雖然是同行業跳槽,有很多經驗和資源可以共享,但是由于客戶開發工作需要幾個月、團隊適應有個過程,David跳槽后3個月的工作業績不良,受到上司的指責,沒過試用期就被炒了魷魚。妻子求職不順沒有穩定收入,股市階段性大跌導致David投資于股市的資金幾周內縮水30%,每月的房貸壓力,再加上David的大多數家庭資產都固化為房屋以及長期國債,短期內難以兌現,一時間David捉襟見肘,資金無法調動。 因理財欠妥而導致的后果,讓David一籌莫展,最后只能隨便找了份工作作為臨時過渡。 分析: 雖然David還處于職業探索階段,職位收入并不算高,但職業變化的機會成本也較低,允許跳槽、進修培訓,甚至轉換行業,尋找符合自己的職業定位。但是David此刻有巨大的房貸壓力,以及妻子事業不穩定、孩子剛出生,家庭經濟壓力較重。此時轉換職業風險較高,一旦跳槽失敗,就會引發家庭經濟危機;若匆忙找份工作,更會影響個人的職業發展。 一般的職業生涯理論認為,職業人在各個年齡階段都遵從職業發展規律。比如24-30歲屬于職業探索階段,職業人可以頻繁跳槽來尋找適合自己的“職業錨”;30—35歲屬于職業建立階段,職業人應該找到“職業錨”,并尋求安定穩固的發展;35-50歲屬于鞏固維持階段,職業人的事業得到了高速發展,并努力維持既有的成就與地位;50歲以后屬于職業衰退階段,職業人面臨隱退,注重發展新的角色,尋求用不同方式來替代和滿足自己的需要。 然而,常規的職業生涯規劃也會受到個人財務狀況、貸款情況、消費習慣的影響,David的故事就是最好的例子。當職業人處于以下幾類情況的時候,職業規劃就應該特別慎重: 1、有長期重大還貸壓力者,如房貸、車貸,其他中長期欠債等。 2、消費指數居高不下的“月光一族”。 3、近期或幾年內有大筆資金花費者,如打算結婚、出國等。 4、有年幼的小孩需要撫養、接受教育者。 5、有年邁的父母雙親需要贍養者,特別是體弱多病者。 6、配偶正處于經濟波動期,如生育哺乳、頻繁換崗、創業初期等。 7、風險愛好者,在理財規劃上喜好激進型投資的個人。 對于以上幾類情況,建議職業人注重以下兩方面的理財規劃: 1、穩健投資,現金為王。
在選擇理財產品時,要注意將穩健型的投資儲蓄和激進型的投資理財相結合。要信奉“現金為王”的投資準則,保持較高比例的流動性金融資產,建議選擇貨幣市場基金或銀行存款。此外,當職業人或家庭處于以上7種財務緊張期,任何職業變動都有可能導致財務危機的爆發。因此職場人應該在穩定目前工作的情況下,注重“收入”絕對值的提升。具體如何提升,參見第2點。 2、拓寬收入渠道。
可拓寬單項收入渠道,如提升自己的職業競爭力,積極增長自己“主營業務收入”的來源;也可增加收入來源的渠道,如在本職工作之外開展兼職工作(或者是副業);還可學習理財知識,合理增加實業投資、金融投資的渠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