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把壽險比喻成房產,也許并不是很恰當。但從“長期投資”和“一次性消費”這樣的角度來考慮,兩者就有了可比性。買房好比買儲蓄型保險,而租房好比買消費型保險。
把眼光放得長遠一些,自然會覺得買房是理性的選擇。買了房子,不僅滿足了居住的需求,若干年后賣出可能還會有一定的投資收益。這點跟儲蓄型保險比較像,特別是一些帶有現金返還功能的保險,在保險期限不僅能夠獲得保障,還可以兼具儲蓄或投資的功能。而租金就不同了,和消費型保險一樣是純粹的消費,消費完畢,其提供的服務也就結束。
但在某些特定的階段,或者是某些特定的人群,比如經濟能力有限,先選擇租房也許會是明智之舉。同樣的,消費型保險也是如此,有時候投!白狻北取百I”好。
特約撰稿 唐雪峰 (新聞晨報范恩潔)
24歲的阿蓮小姐和25歲的阿峰先生是一對年輕戀人,都是外地在滬的大學生,是典型的新上海人,在收入方面不算豐厚。他們分別于2002和2003年畢業參加工作,在社會保障范疇中屬于新人標準,實際享受的福利也比較少。兩人擔心,在目前的經濟狀況下,萬一再來個什么亂七八糟不幸的事情降臨,真是會雪上加霜。
誰適合“租”保險
其實這樣類似的問題,不僅那些剛剛畢業的大學生會遇到,剛貸好款買房的兄長,以及剛剛養育子女的父母,甚至是年近60即將退休的父輩都可能面臨。
個人或家庭在一些特定的情況下,將出現經濟比較緊張的狀況,此時他們所能夠抵御的風險有限,非常懼怕突如其來的意外的“光臨”,所以非常需要保障類別的保險用于抵御風險。但是如何去挑選充足的必須的而且適合現狀(經濟緊張)的保險就是一個非常嚴峻的問題。大多數保險代理人不愿意去接這樣的保單,很大原因就是可以支出的保險費用的安排比較少,而付出的勞動比較大,相對的傭金收入比較少。故而愿意推出這些服務的保險公司也比較少。
其實,這些特殊經濟狀態下需要的保險問題集中在兩個層面:
第一是到底如何調整“廉價”的消費型保險和“昂貴”的儲蓄型保險之間的購買比例;
第二才是去看到底有哪幾家保險公司提供了哪些產品可以挑選。
就是買房和租房的道理。因為同樣是為了達到居住的目的,租房和買房的最大差異是在于節省了初期的巨額開支,而另外一個特點就是租房所開銷的房租是給別人的,而自己不可能能夠收回。
哪些保險可以“租”
在保障類保險中,主要分為定期壽險,重大疾病保險,意外保險。
與長期儲蓄返還型保險相比,消費型保險的優點是獲取同樣的保障額度只需要用相對少很多的保費,所以是每年交一次,無需強迫長期繳費,只是保費不可以返還。從購買的角度來看,市場上的定期消費型產品分為附加險和主險。以下則主要從消費型保險的三大品種來進行分析。
意外險——
幾乎所有的保險公司的意外險都是消費型的,同時也是可以單獨予以購買的。
如何買:挑選此類型保險的原則就只有看保險公司的實力,信譽,口碑,以及產品是不是100%覆蓋意外范圍,最后再看看價格因素。但總的來講定價差異性很小,幾乎是沒有。一般而言,低風險職業的標準健康者,參考價格是每一萬元意外保險的價格是20塊左右。
重大疾病險——
經常有很多保險代理人采用最初級的恐嚇法勸導人們買保險,他們宣稱“人一生罹患重大疾病去世的幾率高達……”。盡管數字不一定正確,但是周圍的污染現狀和醫學現實告訴我們,隨著年齡的增加,患。ㄌ貏e是重大疾病)的概率是越來越大。而購買保險就是防范和降低風險的一個有效的經濟手段了。
目前市面上已有先行的保險公司推出了可以單獨購買的消費型重大疾病險種,供消費者選用。所以對于消費型和儲蓄型的大病保險,最大的區別就在于價格的高低上面。
如何買:對于20歲到30歲的投保人而言,儲蓄型重大疾病險和消費型重大疾病險的價格相差非常大,投保后者的保費很低廉。對年紀尚輕、事業處于成長期,消費開支較大的人群,應該加大消費型重大疾病的比例,某些階段甚至可以將該比例控制在95%甚至是100%。
而在35歲至45歲階段時,消費型重大疾病險在保費方面相對于儲蓄型重大疾病險已經不占很大優勢。尤其是過了40歲,身體素質開始下降,消費型重大疾病險的保費開始大幅提升,同時儲蓄型重大疾病險的保費提高比例卻相對不高。這個階段,可以逐漸降低定期消費型重大疾病保險的比例,同時增加在儲蓄型重大病險上面的投入。
過了45周歲之后,儲蓄型重大疾病險的比例需要逐步提高到95%甚至是100%,當然一些特殊情況除外(比如強體力工作低收入者,危險環境工作低收入者)。
|
費用比較 |
每年保費上調幅度 |
備注 |
25歲阿峰先生 |
24歲阿蓮小姐 |
|
附加型消費性大病險 |
160 |
130 |
一般 |
|
主險型消費性大病險 |
290 |
260 |
較大 |
|
主險型儲蓄性大病險 |
3190 |
2840 |
較少 |
|
附注:為了便于比較,上述相應價格是參考同一家擁有上述三種保險的某外資公司的報價,保障額度為10萬。具體細節需要參考專業保險代理人,本建議不構成保險合同之要素。
定期壽險——
現代生活節奏越來越快,各種莫名其妙的意外事件總是突如其來的發生,帶來一系列的醫療、殘疾甚至死亡。醫學統計數字表明:在所有去世的人群中,意外事故引發的去世占20%左右,而占80%的是疾病死亡和自然死亡。所以為了確保自己和家人的經濟生活,單純購買意外傷害險是不完全的,需要加強和加大定期壽險的比例。
定期壽險也分儲蓄型和消費型兩種。前者具有儲蓄甚至是分紅功能,所以保費往往比較高。消費型定期壽險雖然保費相對較低,但和消費型重大疾病險不同的是,該險隨著年齡變化的幅度沒有后者來得大。
如何買:對于20歲到45歲的投保人而言,消費型定期壽險的價格比較便宜實惠,所以可以確保一定額度用于消費型的定期壽險(比如20~50萬)。至于儲蓄型的定期壽險的額度,可以根據自己的消費能力進行安排。對年紀尚輕、事業處于成長期,消費開支較大的人群,甚至可以將該比例控制在50%以內甚至為零。
過了45歲之后,主要的家庭責任都已經實現,所以儲蓄型定期險的比例需要逐步提高到95%甚至是100%,當然一些特殊情況除外,比如強體力工作低收入者,危險環境工作低收入者。
|
費用比較 |
每年保費上調幅度 |
備注 |
25歲阿峰先生 |
24歲阿蓮小姐 |
|
附加型消費性定期壽險 |
210 |
140 |
一般 |
|
主險型消費性定期壽險 |
280 |
180 |
較大 |
|
主險型儲蓄性定期壽險 |
5045 |
5005 |
較少 |
|
附注:為了便于比較,保險顧問給出的上述相應價格是參考同一家擁有上述三種保險的某外資公司的報價,具有20年保障期,保障額度為10萬。具體細節需要參考專業保險代理人,本建議不構成保險合同之要素。
(轉載請取得書面授權,并且保持完整性,否則將保留所有訴訟權利)
[作者簡介
唐雪峰,1999年畢業于復旦大學,現為美國友邦保險上海分公司授權專業代理人(職級理財顧問),任唐兄保險網上海區主編,專注于個人風險保障和理財規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