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再保市場進入新一輪承保周期,費率上行引中小險企趕早準備
近日,瑞士再保險瑞再研究院發布的最新一期sigma報告顯示,盡管全球經濟增速放緩,但在中國保險市場的助推下,亞洲新興市場將發展強勁,預計2020年, 中國非壽險保費將增長9%,壽險保費將增長11%。保險市場發展下,直保、再保業務均將有所促進,瑞再保險指出,目前再保機構正在從再保合約的接收者,逐步轉向直保機構的風險管理者,融入直保機構的價值鏈之中。
值得一提的是,各險企新年再保、分保的續轉業務已陸續推進,與往年相比,略顯“困難”,對此,業內人士指出,全球再保市場進入新一輪的承保周期,在近幾年巨災頻發、市場利率較低的背景下,行業呈現費率上升趨勢。成立時間較短的中小險企,對于費率的調高,出現不適。因此,從業內動作來看,今年不少中小險企的再保安排在時間上有所提前。
明年中國壽險、非壽險保費預計增11%、9%,驅動再保服務轉型
具體來看報告內容,在這份《在增長放緩局勢下保持韌性:全球經濟和保險市場展望2020/21年》中,瑞再研究院指出,全球經濟環境的變化,是保險市場發展的前提,“我們對于全球經濟增速的預期自一年前就開始下滑。貿易爭端造成的影響比預期還要深遠,仍然是全球經濟增長面臨的首要風險”。
面對全球金融危機,貨幣政策的應對至關重要,低利率或負利率的情況出現。瑞再研究院指出,從長遠來看,負利率會導致家庭儲蓄升高、資本配置不當、債務水平和杠桿率高企、銀行和保險公司盈利能力降低。
在此前提下,保險成為增強經濟韌性的關鍵因素,“家庭和企業能夠獲得事故損失的財務補償時,一個經濟體抵御沖擊的潛在能力也相應增強”,基于這一考量,瑞再研究院預測,全球保險業將呈持續增長趨勢,預計2020與2021年,非壽險與壽險保費均能實現3%左右的增速。
這一數據背后,中國引領的亞洲新興市場被視為行業增長的主要推動力,預計2020年, 中國非壽險保費將增長9%,壽險保費將增長11%。與此同時,瑞再研究院預測道,未來10年,中國保費收入將占亞洲總額的60%。不斷擴大的風險池將包括非車個人險種、醫療和健康保險等。
不可忽視的是,直保市場的發展,必然助推再保、分保需求。在瑞士再保險中國總裁陳東輝看來,發展之中,再保機構也在轉型,“此前的再保模式,是等直保公司將多余風險分散給再保公司,再保公司只是被動續保,這種1.0模式下,再保公司只能幫助險企解決承保能力的問題,過于簡單”。
基于此,陳東輝強調,“當下,再保公司正在轉變,以期與直保公司一起,為其在產品定價、核保等各個業務環節提供風險解決方案,融入直保公司的價值鏈之中,與之成為創新合作伙伴,而非簡單的再保合約接受方”。
險企對再保機構的期許也在提升,某壽險公司相關負責人向藍鯨保險分析指出,“再保公司可以在承保前端提供風險核查,支持智能核保;承保后端進行理賠核查,建立風控模型來控制風險”。
從產品角度而言,開發支持上可以從產品條款入手,協助精準定義重疾病種;服務端利用第三方機構專業優勢,進行風險控制;同時可以定期提供經驗分析結果,支持直保公司及時回溯產品情況,指導新產品開發。
再保市場迎趨勢性轉變,新周期下續轉費率上行
臨近年末,各險企再保險、臨分合約的續轉動作也陸續推進。藍鯨保險在業內了解到,今年的續保推進的并不算順利,直保公司與再保公司談判的戰線,略有拉長,費率也有上調趨勢。
中國自保網執行董事曹志宏認為費率的上調更多來源于財險業務,其向藍鯨保險介紹到,國際財險市場費率一直存在周期性的波動規律,當前中國再保業務主要由國際再保市場提供,國際再保市場的壓力傳導至國內,“2017年以來,國內再保市場從供求兩方面發生了趨勢性較變,導致國內再保合約續轉出現一定難度”。
具體來看,“在供給端,2017、2018年全球巨災事件頻發,保險業賠付額度加大,超過半數國際再保險公司虧損,推動國際和國內直保費率上升;在需求端,自2013年來的6年間,受中小保險企業價格競爭激烈影響,財產險費率連續下降30-40%,造成包括工程險在內的許多財產險費率在底部徘徊,國際再保險公司缺乏承保積極性。隨著未來全球性經濟緊縮,勢必影響財產險市場資本供給,預計我國財產險費率將發生趨勢性轉升”,曹志宏補充道。
在壽險領域,“再保合同續轉難題主要針對于健康險,尤其是作為主力產品線的重疾險”,一家壽險公司相關負責人向藍鯨保險透露稱,“近幾年重疾險增速迅猛,檢出率提升,各險企搶占地盤,但隨著經驗數據的累計與分析發現,行業重疾發生率呈逐年上升趨勢,已經逼近或突破再保的非保證費率”。
基于此,從再保公司角度而言,發生率逐年走高,此前的報價難以覆蓋發生率風險,漲價成為不得已的手段,上述負責人指出,“由此也就形成了直保與再保關于重疾續保價格的矛盾沖突點”。
“過去幾年國內再保市場出現疲軟狀態,費率逐年下降,部分中小險企的業務質量不佳,再保市場受制于市場環境,以較低費率承接了這部分業務,但考慮到近幾年國際市場巨災賠付、利率環境的情況。再保公司更關注承保業務的質量,對費率也就提出更高的要求,于是給中小險企可能形成了一定壓力”,陳東輝向藍鯨保險分析道。
這與中國保險市場的發展步調也存在關聯,“從國外經驗來看,因為再保業務已經推進了幾十、上百年,承保周期軟、硬市場均有所經歷,因此對于費率變化會相對適應。但國內中小險企成立時間不長,一直處于費率逐年下降的疲軟市場環境中,因此對于再保市場轉‘硬’的態勢存在一定的不適應”,陳東輝同時指出。
正是在此影響下,據陳東輝介紹,今年不少中小險企的再保安排在時間上有所提前,“因為險企看到了市場的轉變,早一點與再保市場續保,鎖定承保能力,安排合約,從時間角度來看,這與前幾年的趨勢有明顯差別”。
曹志宏也在行業觀察到這一現象,“今年各險企再保續保業務確實有所提前,直保機構正處于再保市場的反作用影響之下”。(藍鯨保險 石雨 shiyu@lanjinger.com)
責任編輯:賈振飛 2031864307
熱門推薦
收起24小時滾動播報最新的財經資訊和視頻,更多粉絲福利掃描二維碼關注(sinafin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