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上海警方偵破一騙保案:涉案5200萬元,4個職業團伙作案
近年來,一種名為個人履約、信用保證險的消費貸款增信產品逐漸被公眾所熟知。
該險種由保險公司為投保人的信貸行為提供履約保障,一旦投保人未按約定向金融機構履行還款義務,保險公司將承擔賠付責任。這類險種一方面能幫助消費者高效申請貸款,刺激消費;另一方面也能降低金融機構的放貸風險。
2021年初,上海市公安局經偵總隊在對個人履約、信用保證險理賠情況開展分析研判時發現,該險種的整體賠付率畸高,且有連年上升的態勢。經過警方的深入調查,一條專門從事騙取個人履約、信用保證險的犯罪鏈條浮出水面。
8月,上海警方一舉搗毀4個長期盤踞在上海、安徽、江蘇、山東等地的職業騙保團伙,抓獲犯罪嫌疑人30余名,涉案金額5200余萬元。該案系上海首例個人履約、信用保證險系列保險詐騙案。

抵押車輛早已被轉售
2020年8月,上海某保險公司承保了一筆涉及租車貸款的個人履約保證險業務。
據投保人張某遞交的投保材料顯示,張某此前曾與一家融資租賃公司簽訂了《機動車售后回租協議》和《機動車抵押協議》,雙方約定以30萬元的價格,將張某名下一輛機動車抵押給融資租賃公司,張某再以每月8500元的價格向融資租賃公司回租該車。
而為了順利向金融機構申請租車貸款,張某便憑借其先前與融資租賃公司簽訂的兩份協議,以及《機動車登記證》上的抵押登記記錄,向保險公司投保了這份個人履約保證險。隨后憑借該保單,張某也順利地向金融機構申請到了30萬元的租車貸款。

然而,張某僅向金融機構償還了3期貸款,便再未履行任何還款義務,保險公司便因此面臨29萬余元的貸款賠償。而當保險公司多次聯系投保人張某無果后,決定對被抵押機動車進行處置,卻發現該車輛早已被轉售他人。
這份個人履約保證險本是基于這輛被抵押的機動車才生效,但賠付場景發生后,處于抵押狀態的機動車竟能被出售。警方懷疑,張某的背后可能隱藏著一個職業騙保團伙。
增信材料均系偽造
警方調查后發現,張某從融資租賃公司獲取的車輛抵押款最終并非歸張某所有,而是流入了一名胡姓男子的賬戶中。
而張某和胡某的結識,源于一則網上的“充場”招募信息。胡某表示,只要張某提供本人身份證、手機號,并配合向金融機構申請辦理一筆信用貸款,就能獲取5000元報酬,而償還貸款本息的各項事宜均由胡某承擔。張某欣然應允。

而后,胡某伙同二手車商,將一輛二手機動車臨時過戶到張某名下,并指使張某與某融資租賃公司達成了售后回租協議。
但事實上,這輛二手機動車并未真實抵押給融資租賃公司,《機動車登記證》上的抵押登記記錄系胡某私自印刻偽造而成。正是這項胡某偽造的底層資產,成為了保險公司蒙受損失的根源。
隨著調查深入,警方發現,此類犯罪行為還涉及租車貸、保單貸、房抵貸等多類信貸業務。

4個職業騙保團伙被搗毀
經查,自2017年以來,以胡某、吳某、王某、丁某等人為首的多個犯罪團伙為牟取非法利益,通過互聯網招攬了近百名像張某這樣的虛假借款人,而后伙同個別二手車商、金融機構員工,通過偽造機動車抵押登記記錄,偽造房產證、不動產抵押登記證明,臨時過戶他人壽險保單等方式,虛增虛假借款人的信用資質,并以虛假借款人名義投保個人履約、信用保證險,進而向金融機構申請辦理貸款。
待金融機構放貸后,上述團伙在履行小額還款義務后拒不還款,觸發理賠而使保險公司蒙受巨額損失。

記者從辦案民警處獲悉,不少金融機構的金融服務辦理人員并不夠專業,以為通過扣留申請人上交的房產證或機動車產權證就可以作為資產抵押,然而實際上犯罪嫌疑人可以通過掛失產權證等方式對抵押的財產進行交易。
根據相關法律規定,投保人故意虛構保險標的,騙取保險金的,涉嫌保險詐騙犯罪。
2020年8月,上海市公安局經偵總隊會同黃浦、寶山、松江、青浦公安分局,經過7個月偵查,成功偵破了本市首例個人履約、信用保證險系列保險詐騙案,搗毀4個長期盤踞在上海、安徽、江蘇、山東等地的職業騙保團伙,全鏈條抓獲包括貸款中介、金融機構員工、二手車商等在內的犯罪嫌疑人30余名,涉案金額5200余萬元。

目前,上述犯罪嫌疑人已因涉嫌保險詐騙罪被警方依法采取刑事強制措施,案件正在進一步偵辦中。此外,被犯罪團伙招募的個人由于簽署了保單并從中獲取好處,也需要承擔保險公司的損失,同時作為犯罪鏈條中關鍵的一環可能涉嫌保險詐騙。
近年來,隨著互聯網保險產品結構的日趨成熟,保險詐騙犯罪的手法不斷翻新,復雜性、隱蔽性、跨地域性特點越發突顯。
對此,上海公安經偵部門始終保持對保險詐騙犯罪的高壓嚴打態勢,有力維護經濟金融安全穩定。2021年以來,全市公安經偵部門累計偵破保險詐騙案件30余起,涉案金額7000余萬元。

責任編輯:陳嘉輝
APP專享直播
熱門推薦
收起
24小時滾動播報最新的財經資訊和視頻,更多粉絲福利掃描二維碼關注(sinafin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