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25年后再出發!平安首席保險業務官陸敏:壽險改革將奠定未來十年發展之基

在往后的十年,平安壽險若回顧起2020年,都將是一段難忘且磨人的歲月。
這一年,平安壽險改革進入攻堅期。出于對當前經濟環下壽險改革成效的觀望、新業務價值恢復的擔心,平安的業績和股價都面臨挑戰。
“為了沖短期業績,我們也能做,但是回到過去發展的老路上,是我們不愿意的。”日前,在接受券商中國記者采訪時平安首席保險業務官陸敏稱,當前的壽險改革,是對短期利益與長期利益的取舍,雖然有難度,但內部已經達成共識,上下決心一致,并無設置業績容忍度。他表示,這次改革,要為未來十年的發展做鋪墊。
25年后再出發
自1994年壽險公司成立以來,這是平安第二次對自己動刀。
第一次是2004年,平安對投連險進行了大刀闊斧地改革,將代理人隊伍從32萬瘦身到20萬,制定從投連產品轉向保障型產品的策略,并退出低價值的銀保渠道。這些做法在當時看來,都是非常痛苦的,但兩到三年痛苦經歷,奠定了后面十幾年的穩健發展。
第二次改革,就是25年之后的現在。隨著人口紅利減少,科技快速發展,整個壽險行業客戶需求在改變,傳統代理人大進大出模式已不能持續。
2018年下半年起,平安就開始醞釀壽險改革,2019年下半年正式啟動,內容包括發展模式改革、營銷體制改革、產品策略改革、渠道改革四個方面,形成了新基本法、優才計劃、數字化經營、“產品+”等系列配套措施。
今年,壽險改革進入攻堅期的同時,平安還經歷了人事調整,原汽車之家董事長陸敏回到保險條線,接替李源祥出任平安首席保險業務執行官。
2020年初至今,新冠肺炎疫情給經濟社會帶來的影響仍未完全消除,保險業面對面展業受到巨大沖擊。
今年上半年,平安壽險新業務價值下降2成。出于對當前經濟環下壽險改革效果的觀望、新業務價值恢復的擔心,平安的業績和股價都面臨挑戰。
平安對改革中業績下滑的容忍度有多高?被問到這個問題時陸敏說,壽險改革是長期利益和短期利益的取舍。平安不能再回到過去,大幅增員后又大幅脫落,這是內部達成的共識,改革雖然難,但是必須向前看。
“為了沖短期業績,我們也能做。平安代理人的活動率本身就比其他公司的高,通過大投入沖保費,我們很擅長,但回到過去的老路上,是我們不愿意的。”陸敏說。
他表示,壽險的這次改革,是要將整個體系調整得更強大,為未來的十年發展做鋪墊。
“把體系調得更強大”是個系統工程,其中一些重頭戲如基本法修改、優才計劃已經開始實施。預計今年底把15個改革項目全部完成,明年大規模地推廣。
基本法之變
基本法是壽險發展的指揮棒,前不久,平安壽險改革對基本法進行了升級。
陸敏介紹,修改主要有三個方面,一是機構重新分類,二是外勤代理人分層,三是加大長期的投入。
機構重新分成三類,一類是產能型機構,注重產能的提升,二類是平衡型機構,既注重人力增長,也注重產能提升。三類是人力型機構,重點增加人力,但仍是有質量的增員。三類基本法便于對機構實施差異化的管理。據了解,目前所有機構都在做三年規劃。
代理人分為新人、績優和主管三層,對不同的代理人給予不同的政策。對新人加大投入,增加新人津貼和津貼的時間,為了實現有質量的增員,對優秀的人才多加扶持。對績優人才也增加了激勵,希望達成以優增優的效果。對主管,用數字化賦能,幫助他們強化營業部的管理和活動。
新基本法里,一些長期指標的份量在增加。老營業部經理、總監到了退休年齡怎么辦?新基本法解決了傳承問題。滿足一定條件,老代理人可以將業務傳給子女,鼓勵培養“保二代”。
“先做強,再做大,先有質,再有規模,平安的壽險改革一直順著這個思路來完善配套措施,從而支持壽險未來長期可持續的發展。”陸敏說。
“金融業不怕慢,一定要穩健。”一位平安壽險代理人在評價基本法改革時表示,平安做綜合金融,代理人必須比其他同行更專業,一定要高標準增員,做客戶經理和理財繪畫室,而不僅僅是推銷員。
壽險數字化
“現代化戰爭打的是體系作戰,而不是單件武器。”陸敏表示,平安的壽險經營與傳統的壽險公司比,要擁有一個強大的體系;與新興互聯網保險公司比,要有線上和線下結合的能力和優勢。
數字化經營,要讓平安壽險體系完成一次進化。據了解,目前平安正在搭建一個大數據支撐的中臺。在平安代理人使用的APP中,運營公域流量的工具有“三板斧”,私域流量有“八寶箱”,幫助代理人獲客和轉化。
比如在代理人活動管理上,以前總部只能聽匯報,現在,通過APP工具做全域的活動管理,每個代理人到哪一步做什么動作,營業部經理做什么動作,營業區經理做什么動作,分公司片區總經理什么動作,以及到總公司做什么動作,都可以分解出來、落在系統里。9月1日開始,總部可以看見所有三級機構營業區的業務活動進展。
在這個數字化的平臺上,每個活動節點都設置了經營的漏斗,每個漏斗要做什么事情,都是清晰的;結果如何,也可以通過數據監測、分析和比較。
數據賦能之外,現場管理仍然很重要。陸敏說,三類產品是必須在線下賣的——房子、車,和復雜的保險,房子車子是大宗消費,而復雜的保險需要解釋。最后一錘定音的促成,還是要人走上前去,為客戶做解釋、做服務。
隨著壽險改革的推進,外界發現,老平安出現了新變化。比如,平安又重視起銀保渠道。問及原因,陸敏解釋,過去放棄銀保是因為業務價值太低,現在重新重視,也是因為業務價值提高了。目前,平安在銀保渠道主推長期保障型產品,績效不錯。
隨著平安人壽旗下的熱門產品平安福2020的上市,外界也發現平安的產品形態也在變化。陸敏表示,過去平安的產品策略偏向于單打一個產品,現在產品矩陣更豐富,以構建基于客戶需求的產品組合。他還表示,平安正實施“產品+”的策略,未來將逐漸在產品中加入平安醫療生態圈的內容,值得期待。


責任編輯:張緣成
APP專享直播
熱門推薦
收起
24小時滾動播報最新的財經資訊和視頻,更多粉絲福利掃描二維碼關注(sinafin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