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315,我們幫你維權】近來,ETC糾紛、信用卡盜刷、銀行征信、保險理賠難等問題困擾著金融消費者,投訴多石沉大海、維權更舉步維艱,新浪金融曝光臺將履行媒體監督職責,幫助消費者解決金融糾紛。【黑貓投訴】
原標題:調升交強險限額正當其時
證券時報記者 鄧雄鷹
正式運營14年之后,交強險正醞釀重大調整。據悉,近日監管部門就車險改革的13個重點問題向財險公司征求意見,其中首個提及的就是交強險。
具體來看,此次交強險改革可能主要圍繞兩大關鍵點展開:一是考慮提高交強險責任限額,例如將有責死亡和傷殘限額、醫療費用、物損等責任限額進行調整;二是對交強險賠付率過低和過高的地區,考慮在交強險費率浮動比率中引入區域調整因子。
可以說,這一調整方向不僅符合車險發展趨勢,也響應了社會經濟發展所需和群眾期待,有利于進一步發揮其在社會保障體系中的重大作用。
作為我國第一個由國家法律規定實施的強制保險制度,交強險制度自2006年7月正式實施以來,在保障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提高交通事故處理效率、推動車險業務發展方面發揮了巨大作用。
數據顯示,從實施前的2005年末至2018年末,機動車投保率從36%提高到78%,其中汽車投保率從58%提高到95%,從2006年7月至2018年底,交強險累計處理賠案2.5億件,累計賠付成本1萬億元。
但任何制度都需要與時俱進。交強險自2008年1月將被保險機動車在道路交通事故中有責任的賠償限額從6萬元上調為12.2萬元后,至今已整整12年未作調整,明顯滯后于當前我國社會經濟快速發展的形勢。12年間,我國人均國民收入從2770美元升至9470美元,醫療支出亦水漲船高。
當然,改革需要天時地利人和。交強險2008年調整限額之后很長一段時間內,都難以擺脫承保虧損困境,直到2013年在投資收益的拉動下,才實現經營利潤轉正,2017年、2018年開始實現承保微利。2018年,交強險保費收入2034億元,綜合賠付率為69.8%,綜合費用率為27.6%,承保利潤率為2.6%,投資收益率為3.6%,經營利潤率為6.2%。
從整體情況來看,交強險基本實現了“不盈不虧”的經營目標。據統計,交強險開辦至2018年的12年多時間里,綜合賠付率為73.6%,綜合費用率為30.1%,承保利潤率為-3.7%,投資收益率為4.1%,經營利潤率為0.4%。
可以說,調整交強險限額已經到了一個比較好的時間節點。與此同時,將區域調整因子納入浮動費率考量,也有利于體現區域差異性,推動解決交強險費率全國“一盤棋”所帶來的中西部落后地區補貼東部富裕地區等區域經營不平衡問題。
關于交強險限額如何調,有人士提出可設定限額調整機制,每兩年或每三年根據人均GDP和全國在崗職工平均工資增長趨勢進行科學測算和調整,以適應社會發展步伐;區域費率調整方面,有人士建議建立費率向下浮動機制,在交強險保費不大增的大盤子下推動交強險盈利地區下調交強險保費,以此實現區域差異化。
當然,交強險調整牽一發動全身,其調整既要考慮經營平衡,也要考慮社會效應,還將一定程度上帶來商業車險的經營格局變化,因此交強險改革如何改,責任限額如何調、何時調都需要保險業人士科學測算、深入研討,才能得出符合各方期待且能有效推行的方案。
責任編輯:張文
熱門推薦
收起
24小時滾動播報最新的財經資訊和視頻,更多粉絲福利掃描二維碼關注(sinafin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