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315,我們幫你維權】近來,ETC糾紛、信用卡盜刷、銀行征信、保險理賠難等問題困擾著金融消費者,投訴多石沉大海、維權更舉步維艱,新浪金融曝光臺將履行媒體監督職責,幫助消費者解決金融糾紛。【黑貓投訴】
原標題:銀保監會放寬符合條件險企權益類投資比重限制 專家預計增量資金達千億元量級
來源:證券日報
本報記者 張歆
3月22日,國新辦就“應對國際疫情影響、維護金融市場穩定”舉行發布會。中國銀保監會副主席周亮介紹,保險公司現在已經成為中國資本市場的第二大長期機構投資者,目前保險資金的運用余額已經達到了18.8萬億元,投資股票和基金的規模達到2萬億元左右,占到保險資金運用余額的10.8%。
周亮表示,下一步,銀保監會將積極支持保險公司遵循市場化的原則依法合規地開展投資運作,開展長期穩健的價值投資,同時還會深化保險資金運用的市場化改革,在審慎監管的原則下,賦予保險公司更多的自主權。對償付能力充足率比較高、資產匹配狀況比較好的保險公司,允許其在現有權益投資30%上限的基礎上,適度提高權益類資產的投資比重。當然,這是要以良好的風控為基礎的。
前海開源基金首席經濟學家楊德龍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這給市場帶來了一個重大利好,目前險資投資于權益類資產的比例不到11%,距離30%的上限還有比較大的提升空間。險資有逾18萬億元的余額,投資比例如果能再提高,帶來的可能是幾千億元的增量資金。而且,險資是一直堅持價值投資、長期投資的資金,起到穩定市場的作用。當前A股市場受到外圍市場大跌的拖累,此時提高險資入市比例是非常好的一個時機。”
武漢科技大學金融證券研究所所長董登新3月22日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資本市場整體而言不差錢,但缺少長錢,尤其是機構投資者的長期資金。很顯然,險資在運用方面,基本上都是以長期投資為主。董登新進一步表示,保險資金參與資本市場主要是兩個途徑:一個是險資在股權投資方面可以為資本市場提供長期資金;另外一個是保險公司可以設計理財產品,帶有養老目標的理財產品可以把大量的家庭財富轉化為長期資金引入到資本市場,這是險資對資本市場最大的貢獻。
事實上,A股的增量資金并不限于險資。在昨日的發布會上,周亮透露,銀保監會還將適當的增設理財子公司,建立完善養老保障第三支柱,積極支持直接融資,為促進中國的資本市場長期穩定健康發展而努力。
新網銀行首席研究員、國家金融與發展實驗室特聘研究員董希淼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監管部門支持保險公司遵循市場化的原則依法合規地開展投資運作,增設銀行理財子公司鼓勵其加大權益類資產投資,從短期看有助于安撫市場情緒,減少疫情和海外市場對我國資本市場的影響;從長期看,有助于改善我國資本市場投資者結構和投資風格,進而推動資本市場長期健康可持續發展。
董希淼認為,“我國資本市場特別是股市,從投資者結構看,散戶比例過高,缺乏長期穩定的資金和機構投資者,監管部門上述表態,有助于為資本市場引入長期穩定的資金、增加機構投資者,從而改善投資者的結構。機構投資者帶來長期穩定的資金,更注重價值投資,而不像一些游資注重‘快進快出’。隨著長期穩定資金的進入,我國資本市場投資風格也有望改變”。
楊德龍也表示,銀行理財子公司將來投資于權益類資產的比例會提升,包括直接入市以及委托基金公司進行投資等方式,銀行理財子公司也是資本市場重要的機構投資者。機構投資者的占比不斷擴大,將是A股市場長期健康發展的一個重要推動力。
不過,董希淼提醒,正如監管強調的“以良好的風控為基礎”,今后應進一步完善相應的法律法規和管理辦法。對于監管來說,要有制度的設計和安排;對保險公司和理財子公司而言,要做好風險防控,進一步完善風險隔離措施。
另據周亮介紹,目前銀行機構為抗擊新冠肺炎疫情提供的信貸支持已經超過了1.8萬億元;自1月25日以來,20%左右的中小微企業到期貸款本息已經享受到了延期還款的安排。1月份-2月份,新增制造業貸款2500億元,明顯高于上年同期增幅。同時,銀行保險機構還積極履行社會責任,向國內抗“疫”一線捐資捐物達27億元。
責任編輯:陳鑫
熱門推薦
收起
24小時滾動播報最新的財經資訊和視頻,更多粉絲福利掃描二維碼關注(sinafin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