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315,我們幫你維權】近來,ETC糾紛、信用卡盜刷、銀行征信、保險理賠難等問題困擾著金融消費者,投訴多石沉大海、維權更舉步維艱,新浪金融曝光臺將履行媒體監督職責,幫助消費者解決金融糾紛。【黑貓投訴】
原標題:罰單罰金雙降,保險亂象有所收斂,究竟是何原因?
來源:金融時報
記者:付秋實
延續2019年罰單數量、罰款金額均同步縮減的態勢,今年前兩個月,銀保監會未開罰單,銀保監局本級、銀保監分局本級罰單數量、罰款金額均明顯下降。
下降并不代表著放松,而是從側面反映出嚴監管的成效。比如,保險中介市場,經過2019年大力整治,去年同期普遍存在的“給予投保人、被保險人合同約定以外的利益”“編制或者提供虛假報告、報表、文件、資料”問題,已經鮮見于今年前兩個月涉及保險中介機構的罰單中。
中介:處罰原因發生變化
前兩個月,涉及保險中介的罰單共有22張,其中,處罰最為嚴厲的是廈門銀保監局對廈門天地泰保險代理有限公司、廈門惠晟保險代理有限公司開出的罰單。兩家公司皆因“編制和提供虛假報告報表、妨礙依法監督檢查”,被責令“停止接受全部新業務三年”。值得注意的是,這兩家公司為同一股東,從天眼查顯示的信息來看,廈門惠晟保險代理有限公司與廈門天地泰保險代理有限公司的股東為廈門天地安集團有限公司,持股比例100%。
盡管從數量來看,保險中介領到的罰單不少,但處罰原因與2019年同期差別較大。2019年一季度,在涉及保險中介的行政處罰中,“給予投保人、被保險人合同約定以外的利益”“編制或者提供虛假報告、報表、文件、資料”較為普遍。
二季度一開始,銀保監會便啟動了2019年保險中介市場亂象整治工作,并針對保險中介被監管機構處罰的主要原因提出四個問題:
一是是否通過虛構中介業務等方式協助保險公司套取費用。
二是是否銷售未經批準的非保險金融產品。
三是是否給予投保人、被保險人、受益人保險合同約定以外的利益。
四是是否按規定對銷售人員進行執業登記。
在嚴監管的2019年,逾400家保險中介被注銷業務許可或者撤銷分支機構。
今年前兩個月,保險中介機構被處罰的原因主要是營運資金使用不合規;未按規定制作規范的客戶告知書;委托未持有本機構發放執業證書的人員從事保險業務等。
“這與去年監管整治保險中介市場亂象有關。”一家保險經紀公司負責人對《金融時報》記者表示,隨著保險中介市場逐步規范,保險中介機構之間的競爭也將擺脫低水平、低質量的價格競爭。
財險:虛列業務套取費用突出
從前兩月的罰單情況來看,涉及財險公司的數量最多。截至3月1日,銀保監局本級、銀保監分局本級針對財險公司及相關責任人共開出30張罰單。
總體來看,財險公司被罰主要因為兩個老問題,一是虛列業務及管理費套取費用。
菏澤銀保監分局向華海財產菏澤中心支公司開出的行政處罰決定書顯示,該公司存在虛列業務及管理費套取費用的行為,在開展業務過程中,共虛列42筆、金額787116元,在扣除稅點等費用后,套取資金772288元。再加上未按照規定使用經批準的保險費率的行為,該公司被罰40萬元,相關負責人被罰3萬元。
“虛構保險中介業務”“虛列印刷費用”“虛列間接理賠費用”“虛列咨詢費”“虛列服務費、工資獎金、開發轉讓費”……財險公司虛列的費用可謂五花八門,但用途則集中指向支付額外手續費以及保費回扣。多張罰單明確指出,財險公司“套取資金用于向保險代理機構支付系統外手續費”。
另一個老問題,是給予投保人、被保險人合同約定以外的利益。
一張宜昌銀保監分局向太平洋財產長陽支公司開出的行政處罰決定書,詳細披露了該公司給予車險投保人保險合同約定以外的保險費回扣的問題。2019年7月19日,鄂E***車險投保人購買中國太平洋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機動車交通事故責任強制保險及神行車機動車保險,保費合計4638.03元,該筆業務經辦人彭杰向鄂E***車險投保人返還現金1009元。同日,中國太平洋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長陽支公司經理馮華龍通過微信向彭杰轉賬1009元,結算彭杰此前向鄂E***投保人支付的車險返利現金。該公司最終被罰12萬元,相關責任人被罰4萬元。
車險市場的“貓膩”已經成為眾所周知的秘密。出于業績考量,財險公司會通過支付給保險中介和代理人高額手續費和傭金以換取市場份額,虛列費用也就成為突破報批手續費率的一大方式。
2019年,銀保監會出臺多份文件持續強化對車險市場亂象的監管力度,引導險企規范經營車險業務。比如,7月下發《關于加大車險違法違規行為處理力度有關事項的函》,要求各銀保監局對于2019年7月1日后財險公司仍通過虛列業務及管理費違規支付手續費、給予保險合同外其他利益等違法違規行為給予重點打擊。
從今年前兩月對財險公司進行處罰的原因來看,虛列業務及管理費違規支付手續費、給予保險合同外其他利益仍將是接下來監管重點打擊的問題,為今年在適當時機正式實施車險綜合改革掃除障礙。
壽險:“朋友圈營銷”減少
今年前兩個月,涉及壽險公司及相關負責人的罰單有9張。壽險公司被罰同樣因為兩個老問題,一是編制虛假資料,二是欺騙投保人。
陽光人壽內蒙古分公司、包頭中心支公司相關負責人因“編制虛假資料”分別被罰1萬元、2萬元;工銀安盛人壽保險有限公司洛陽中心支公司因“編制虛假報告、報表”被罰22萬元,相關負責人被罰4萬元;華夏人壽佛山中心支公司因“虛列外勤銀管員績效傭金”被罰15萬元,相關負責人被罰1萬元。
百年人壽因“存在欺騙投保人的違法違規行為”被罰6萬元,相關負責人被罰1萬元;中國人壽哈爾濱市香坊支公司相關負責人因“唆使、誘導保險代理人進行違背誠信義務活動”被罰1萬元。
記者注意到,2019年多起因在微信朋友圈編發不實內容而遭到處罰的情況,并未出現在今年前兩個月的罰單中。“秒殺”“全國瘋搶”“限時限量”“保本保息”“保本高收益”“復利滾存”“過往病史不用申報”“得了病也能買”“什么都能保”……“曾經在微信朋友圈泛濫的營銷話術,現在已經基本看不見了。”一家壽險公司的營銷員對《金融時報》記者表示,“這對于改善行業形象十分有益,我也將致力于為客戶提供更專業的服務和更好的產品,而不是將精力放在研究這些話術上。”
在目前特殊時期,監管部門對于壽險業務亂象的整治重點在跟風炒作。2月11日,銀保監會人身險部向各人身保險公司下發《關于進一步做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間人身保險服務有關工作的通知》,要求人身保險公司不得以商業為目的跟風炒作,不得公開宣傳涉及被保險人的理賠具體案例作為營銷噱頭。目前,并未出現此類處罰。
責任編輯:潘翹楚
熱門推薦
收起
24小時滾動播報最新的財經資訊和視頻,更多粉絲福利掃描二維碼關注(sinafin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