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上市險企盈利面、盈利額雙增 69家財險總凈利轉正

非上市險企盈利面、盈利額雙增 69家財險總凈利轉正
2020年02月14日 01:45 證券時報

金融315,我們幫你維權】近來,ETC糾紛、信用卡盜刷、銀行征信、保險理賠難等問題困擾著金融消費者,投訴多石沉大海、維權更舉步維艱,新浪金融曝光臺將履行媒體監督職責,幫助消費者解決金融糾紛。【黑貓投訴

  原標題:非上市險企2019年盈利面、盈利額雙增

  證券時報記者 劉敬元

  受益于“減稅”、投資以及保險業務改善,2019年成為保險公司盈利“大年”,盈利面和盈利金額都較上年更“好看”。

  泰康領銜70家壽險

  據記者統計,70家非上市壽險公司2019年凈利潤合計395億元,較2018年的180億元凈利翻倍。其中,44家盈利公司合計凈利469億元,26家虧損公司共計虧損74億元。

  盈利公司中,“老七家”之一的泰康以210億元的凈利潤遙遙領先其他非上市壽險。相較2018年,泰康2019年盈利額增加了50%-80%。盈利其次的是陽光人壽,2019年凈利潤41億元,保險業務收入約480億元。

  緊隨其后,中美聯泰大都會人壽、富德生命人壽、中郵人壽、中信保誠人壽、民生人壽、招商信諾人壽的盈利都在十幾億元。另外,中意人壽、工銀安盛、恒大人壽、中宏人壽盈利也較高。

  以上盈利較高的12家壽險公司中,有6家中資、6家外資。外資公司保費雖然普遍低于中資公司,但卻展現出較強的盈利能力。

  非上市壽險公司中,2019年虧損的有26家,共虧損74億元。其中,虧損較多的是天安人壽和渤海人壽。這26家虧損險企大致分為三類:一是成立時間較短的新公司,這類占了大多數;二是如中法人壽、華匯人壽等多年受困增資等問題而業務停滯類機構;另外,也有少數險企成立十年以上,但仍未進入穩定盈利周期。

  69家財險總凈利轉正

  非上市財險方面,69家財險公司2019年合計盈利50億元,好于2018年同期的虧損。

  其中,盈利險企42家,凈利潤合計89億元;虧損險企27家,虧損額共計39億元。盈利險企家數占比約60%,明顯好于2018年的50%。

  盈利最多的是國內第四大財險公司國壽財險,2019年凈利潤為21億元,較2018年的1.2億元大幅增長;保費約770億元,增速為11%。其次是英大財險、陽光財險,2019年盈利都在14億元左右。

  非上市財險公司中較大的還有國內第六大財險公司中華聯合財險,2019年保費485億元,增長15%;凈利潤5.63億元,較2018年的10億元有大幅下降。據悉,其盈利下降主要原因,一是非洲豬瘟導致農險業務賠付增加,二是信用保證保險業務“踩雷”。

  虧損的非上市財險中,泰康在線2019年虧損超4億元,凈虧損最多。該公司保費51億元,增長超過70%。據泰康在線日前披露,該公司去年實現了毛利潤轉正。公司表示,承保盈利指標有了優化,其中綜合費用率從2018年的78%下降到64%,綜合成本率較2018年的135%優化至121%。

  另外,還有10家財險公司虧損上億元,包括安誠財險、陽光信用保險、珠峰財險、融盛財險、渤海財險、中路財險、華農財險等。

  虧損險企的保費從幾億到上百億不等,多數是中資公司,相對來說,中資財險公司業務模式單一,以車險為主。隨著車險競爭日益激烈,中小險企普遍亟待在非車險上找到突破,不過傳統非車險大多與經濟形勢關系密切,國內財險市場正面臨從增量市場到存量市場的變化,財險費率也不能一降再降,財險業人士去年底已在預言財險承保的“寒冬將至”。

責任編輯:張文

上市險企 財險

熱門推薦

收起
新浪財經公眾號
新浪財經公眾號

24小時滾動播報最新的財經資訊和視頻,更多粉絲福利掃描二維碼關注(sinafinance)

7X24小時

  • 03-03 聚杰微纖 300819 15.07
  • 02-27 雪龍集團 603949 12.66
  • 02-19 建業股份 603948 --
  • 02-17 紫晶存儲 688086 21.49
  • 02-13 中銀證券 601696 5.47
  • 股市直播

    • 圖文直播間
    • 視頻直播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