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315,我們幫你維權】近來,ETC糾紛、信用卡盜刷、銀行征信、保險理賠難等問題困擾著金融消費者,投訴多石沉大海、維權更舉步維艱,新浪金融曝光臺將履行媒體監督職責,幫助消費者解決金融糾紛。【黑貓投訴】
原標題:透視商業養老保險發展 : 老年人保險供給覆蓋5900多萬人
來源:21世紀經濟報道
2019年,銀保監會在推進商業養老保險發展上取得了哪些成效?
一、積極推進商業養老保險發展
(一)研究制定加快商業養老保險發展的政策意見。出臺《關于促進社會服務領域商業保險發展的意見》,提出了積極發展多樣化商業養老年金保險、個人賬戶式商業養老保險,以及發展有助于實現養老金融產品年金化領取的保險產品等政策舉措,并明確了力爭到2025年為參保人積累6萬億元養老保險責任準備金的發展目標。2019年1-12月,退休后分期領取養老金的養老年金保險保費收入543億元,積累保險責任準備金5285億元。
(二)推動個人稅收遞延型商業養老保險試開展。自2018年5月在上海市、福建省(含廈門市)以及蘇州工業園區開展個人稅收遞延型商業養老保險試點以來,試點進展平穩。截至2019年12月末,已有67款產品獲批上市,19家公司實現出單,保費收入約12.4億元,累計參保人數4.7萬人。從試點情況看,公眾對養老金管理更為看重安全穩健,普遍選擇具有確定或保底收益的產品;中青年人已有一定主動積累養老金的意識;臨近退休人員增加養老金積累意愿較強,累計所交保費隨年齡增長遞增。
(三)積極參與第三支柱制度個人養老金制度建設。開展第三支柱個人養老金課題研究,推動銀行業保險業參與第三支柱建設;加強與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財政部等的溝通協調,堅持市場化導向,加強金融監管,立足現有信息平臺,提出意見建議,共同推動第三支柱相關制度出臺。
二、積極加大老年人保險產品供給
(一)豐富產品種類,老年人保險產品達2400余個。保險公司在售產品中,被保險人可以是65歲及以上老年人的產品有2400余個,占人身險公司全部在售產品的1/3,險種類別包括人壽保險、年金保險、健康保險、意外險等4大類,基本做到險種全覆蓋。其中,健康險產品1000余個,占全部老年人產品的42%,是產品數量最多的險種,主要保障疾病、醫療費用以及長期護理等責任。據不完全統計,目前老年人專屬保險產品162款,包括健康險111款、意外險40款、人壽保險7款、年金保險4款。
(二)拓寬保障范圍,覆蓋老年人5900多萬人。根據保單登記平臺數據統計,目前商業保險有效保單中,被保險人為65歲及以上老年人5918萬人,有效保單共計1.49億件,其中近2000萬老年人購買了健康險,保單共計6493萬件,意外險和健康險保單占比92.3%。65歲及以上老年人商業保險滲透率(購買商業保險的人數/人口總數)為35.5%,與商業人身保險總滲透率39.86%,大體一致。
(三)加大理賠力度,近五年為老年人賠付2340億元。老年人保單的賠付責任主要集中在壽險和健康險。過去5年來保險公司累計為65歲及以上老年人辦理5753萬次賠付,金額2340億元。其中壽險保單給付金額1866億元,健康險給付338億元,年金給付124億元,意外險賠付12億元。
下一步,銀保監會將在借鑒國際經驗的基礎上,鼓勵創新、持續推進老年人商業保險發展:一是研究出臺《關于豐富產品供給,鼓勵產品創新的指導意見》,要求各保險公司切實提升產品開發和服務能力,結合老年人風險特征和需求特點,有針對性地開發專屬保險產品,重點在老年人需求較為強烈的疾病險、醫療險、長期護理險、意外險等領域進一步提高產品供給。
二是適時將個人稅收遞延型商業養老保險試點擴展到全國范圍,優化老年人住房反向抵押養老保險支持政策,為失獨、單身高齡等老年群體盤活養老資源。
三是加快對外開放,運用多種方式盡快引進具有老年人保險產品開發、設計、銷售、管理經驗的保險機構,激勵國內保險公司借鑒國際先進經驗,加大創新力度,主動發揮商業保險在老年人養老、健康保障方面的重要補充作用。
責任編輯:王進和
熱門推薦
收起
24小時滾動播報最新的財經資訊和視頻,更多粉絲福利掃描二維碼關注(sinafin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