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委托第三方代繳工傷保險 發生工傷誰擔責?
入職后遭遇工傷
工傷保險繳納主體
卻非實際用人單位
工傷保險待遇到底應由誰承擔?
看鄭州航空港區法院審理的
一起給付工傷保險金糾紛案件

(圖源網絡 侵刪)

基本案情
牛某系A人力資源服務公司招聘職工,被派遣至C公司工作。2022年5月的一天,牛某下班途中遭遇車禍死亡。2022年9月,當地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認定,牛某受到的事故傷害為工傷,同時認定牛某受到事故傷害時用人單位為A人力資源服務公司。
A人力資源服務公司此前與B人力資源服務公司簽訂工傷保險代理協議書,約定由B人力資源服務公司代替A人力資源服務公司為職工繳納工傷保險并辦理相關事宜。2022年1月起,B人力資源服務公司以自己的名義在省社會保險中心為牛某繳納工傷保險。
后牛某家屬向省社會保險中心提出申請,要求支付牛某的喪葬補助金、一次性工亡補助金等費用。省社保中心回復稱,牛某發生事故時用人單位為A人力資源服務公司,A人力資源服務公司未在社保中心為牛某繳納工傷保險。B人力資源服務公司雖為牛某繳納工傷保險,但不是牛某受到事故傷害時的用人單位,因此B人力資源服務公司不能承擔牛某的工傷保險責任,牛某家屬應向A人力資源服務公司提出相關待遇訴求。牛某家屬不服該回復,故將糾紛訴至法院。

法院判決
法院審理認為,依據真實的勞動關系為職工繳納社會保險是用人單位的法定義務,私相授受這一法定義務為我國法律法規所不允許。
本案中,牛某系A人力資源服務公司招聘職工,A人力資源服務公司為牛某社會保險責任單位,其應當自用工之日三十日內以自己名義向社保經辦機構為牛某繳納包括工傷保險在內的所有社會保險。A人力資源服務公司怠于履行法定義務,未為牛某繳納工傷保險,牛某發生工傷,應當由A人力資源服務公司按照工傷保險條例規定的工傷保險待遇項目和標準向其支付相應費用。牛某家屬以牛某在B人力資源服務公司繳納了工傷保險,而非在B人力資源服務公司工作遭遇工傷為由,申請省社會保險中心支付工傷保險待遇于法無據,亦違背社會保險事務管理中的誠實守信原則和屬地管理原則。
法院認定,省社保中心作出的不予支付牛某工傷保險待遇的答復行為并無不當,遂依法駁回了李某的訴訟請求。二審法院維持該判決。

法官說法
根據我國勞動合同法、社會保險法有關規定,勞動者擁有享受社會保險的權利,用人單位應當自用工之日三十日內為其職工向社會保險經辦機構申請辦理社會保險登記。在勞務派遣關系中,用人單位為勞務派遣機構,勞務派遣機構應當以自身名義為職工繳納包括工傷保險在內的社會保險,而不能委托第三方代繳。社會保險基金行政監督辦法等明確禁止通過虛構個人信息、勞動關系,提供虛假證明等手段虛構社會保險參保條件,騙取社會保險待遇的行為。用人單位為規避責任,委托其他公司以其他公司名義為其職工繳納工傷保險,導致職工發生工傷時因參保單位與用人單位不一致而無法享受工傷保險待遇的,應當由職工遭受工傷時其所在的用人單位承擔工傷保險責任。

法條鏈接
《中華人民共和國社會保險法》
第五十八條第一款 用人單位應當自用工之日起三十日內為其職工向社會保險經辦機構申請辦理社會保險登記。未辦理社會保險登記的,由社會保險經辦機構核定其應當繳納的社會保險費。
《工傷保險條例》
第六十二條第二款 依照本條例規定應當參加工傷保險而未參加工傷保險的用人單位職工發生工傷的,由該用人單位按照本條例規定的工傷保險待遇項目和標準支付費用。
原標題:《委托第三方代繳工傷保險 發生工傷誰擔責?》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并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