藍鯨新聞2月14日訊(記者 石雨)今日10時,匯友財產相互保險社(以下簡稱“匯友相互”)16.67%股權拍賣結束,最終以無人出價,流拍結局。

匯友相互此筆股權由長安責任保險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長安保險”)持有。2023年5月,因長安保險與杭州金投行網絡小額貸款有限公司陷入保證保險合同糾紛,雙方于杭州市中級人民法院開庭。
依據判決書,因長安保險未履行法律文書確定的義務,權利人金投行小貸申請強制執行,法院于2024年6月3日依法立案執行,執行標的為4.185億元及債務利息,執行費為48.4萬元。由此,法院裁定,查封、凍結、扣押、扣留、劃撥、提取被執行人長安保險4.19億元及債務利息或相應價值的其他財產。
匯友相互16.67%股權即為被凍結并拍賣以清償債務的財產之一。
此次拍賣標記為“一拍”,但距離其首度披露拍賣信息至今已有半年之久。早在2024年8月23日,該筆股權即曾在阿里司法拍賣平臺上架,當時起拍價設定為7413.7萬元,為評估價1.06億元的7折,定于2024年9月23日開始拍賣。但早前拍賣計劃并未成形,而是由評估公司補充評估,重新出具評估報告并撤回。
而此次匯友相互16.67%股權重新啟動拍賣時,顯示的評估價調整為1.465億元,起拍價則定為1.04億元,與去年的評估價相比,“漲價”近4成。
兩次評估結果如此大的差異,主要因評估方法不同。據了解,初次評估為對該筆股權以市場法中的交易案例比較法進行評估。但匯友相互作為相互保險社,股權架構不同于一般保險機構,二次評估則根據匯友相互初始運營資金出資協議厘定。
經歷重新估價,且起拍價依舊設定為評估價的7成,但匯友相互這筆股權仍是以流拍結束。
近年來,小比例險企股權拍賣“流拍”漸成常態。背后,是近年來行業增長步調放緩,監管對于股東資質審查嚴格以及股權交易市場流動性下滑的共同影響。
而從標的自身來看,成立于2017年的匯友相互,主營住建及工程領域的責任保險、信用保證保險、企/家財險及工程保險等業務,由濰坊峽山中駿創新產業發展有限公司和長安保險分別持股83.33%、16.67%。
保費方面,匯友相互2017年至2021年保險業務收入逐年增長,但2022年、2023年均出現同比下滑。對此,匯友相互表示,2022年由于疫情對建筑行業開工及在建項目施工進度產生較大影響,而自身專注于經營住建工程領域的保險業務,因此保費下滑。2023年則是受經濟下行和房地產行業風險暴露影響。2024年,匯友相互實現保費收入1.9億元,同比增幅近5成。
利潤方面也同步有所波動,在前三年虧損后,2020年匯友相互即邁過盈利門檻,2021年增至0.2億元,期間有所波動,2024年凈利潤為0.12億元,較上年增長約9%。
尤為值得聚焦的,還在于人事層面。2022年8月,匯友相互公告,收到劉昆遞交的書面辭職報告,不再擔任匯友相互董事、會員代表、總經理、合規負責人、首席風險官等一切職務。同時,匯友相互指定副總經理王瑛擔任臨時負責人、臨時合規負責人,代行總經理職權。而至今兩年半的時間,仍未有新任總經理赴任的消息。
業內提出,目前聚焦于住建工程領域保險的專業管理人才并不多,且要能夠在相互保險制度框架下履職,匯友相互招募總經理和高管團隊搭建都并非易事。最新人事動態來看,2024年10月,匯友相互引入陰舒龍出任副總經理、執行委員會委員,其曾于平安銀行任職 。

責任編輯:秦藝
VIP課程推薦
APP專享直播
熱門推薦
收起
24小時滾動播報最新的財經資訊和視頻,更多粉絲福利掃描二維碼關注(sinafin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