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北京商報
隨著2024年四季度償付能力報告陸續披露,非上市險企董監高薪酬也隨之公之于眾。2月12日,北京商報記者梳理發現,截至目前,約110家保險公司披露了董監高薪酬情況。
站在金字塔頂尖的保險公司管理層每年能拿多少工資?董監高的工資是如何核算的?保險公司又該如何通過合理的薪酬制度留住更多人才?
降薪風吹到保險業
根據“償二代”二期規則的相關規定,保險公司應當在四季度報告中列報關于董事、監事和總公司高級管理人員本年度薪酬的相關信息,其他季度無需列報。
在已披露2024年四季度償付能力報告的險企中,共有110家保險公司公布了其董監高的薪酬情況。
整體來看,多數保險公司董監高年薪超過100萬元但不高于500萬元,這個區間占比在六成左右。在高薪資區間,110家險企中,有5家保險公司董監高最高年薪超過了500萬元。他們分別是民生人壽、華泰人壽、大都會人壽、中宏人壽和美亞保險。
具體來說,華泰人壽與民生人壽的董監高最高薪酬(年薪)分別為574.58萬元、535萬元,此外,大都會人壽、中宏人壽和美亞保險的董監高最高年薪在500萬—1000萬元區間,但沒列明具體數額。
相較于2023年同期,保險業降薪的趨勢明顯。在2023年同期,有10家保險公司董監高最高年薪超過了500萬元,到了2024年僅剩5家。業內人士表示,近年來,限薪令出臺后,金融行業對于董監高薪酬管控相較此前更為嚴格。
早在2022年,財政部發布的《關于進一步加強國有金融企業財務管理的通知》就提出,金融企業應當合理控制崗位分配級差,充分調動一線員工、基層員工的積極性,有效平衡好領導班子、中層干部和基層員工的收入分配關系,對于總部職工平均工資明顯高于本企業在崗職工平均工資的,其年度工資總額要進一步加大向一線員工、基層員工傾斜力度。
合資、外資獨領風騷
當前,身處行業頭部的上市險企及上市險企子公司的償付能力報告尚未披露,因此,目前公布董監高薪酬的保險公司大多為中小險企。
總體來看,一些合資、外資險企董監高更能夠獲得高薪酬。上述最高年薪超500萬元的5家保險公司中,除民生人壽外,其余4家公司均為合資公司或外資保險公司。
北京社科院副研究員王鵬表示,合資、外資險企高管年薪更高,一方面可能與其國際化運營背景、更激烈的市場競爭環境有關,需要更高薪酬以吸引和留住具備國際視野和管理經驗的高管。另一方面,這些公司可能更注重績效激勵,高管薪酬與公司業績掛鉤,導致整體薪酬水平較高。
相對來說,一些地方國資、大型央企控股的保險公司,給董監高開出的薪酬相對更少。如三峽人壽全體董監高年薪均在50萬元以下,國元農險、中國鐵路保險的董監高年薪均在80萬元以下。王鵬對此表示,這可能與國資企業的薪酬管理體制有關。國資企業往往受到更為嚴格的薪酬管控,薪酬水平需符合相關政策規定,且更注重公平性和穩定性,而非單純追求市場水平。
中國投資協會上市公司投資專業委員會副會長支培元進一步分析,地方國資控股險企受國資管理體制約束,薪酬政策需遵循國有資產監管要求,強調薪酬的規范性與合理性,注重與企業經濟效益、社會貢獻相掛鉤,避免過高薪酬差距引發社會爭議。這類企業定位常側重于服務地方經濟社會發展,承擔更多社會責任,經營目標并非單純追求利潤最大化。薪酬設定會綜合考慮社會效益,平衡各方利益,所以董監高年薪相對穩健、較低。
北京商報記者在統計過程中發現,保險公司董監高的薪酬與保險公司的盈虧情況并不明顯掛鉤。如2024年位列財險公司虧損之最的申能財險,其高管最高年薪達222.26萬元。前海財險董監高最高薪酬達400萬元,在所有財險公司中“名列前茅”,但是其在2024年實現凈虧損1億元。
薪酬應掛鉤績效
最高超過500萬元,最低的不超過50萬元,可以說,不同險企董監高薪酬存在非常明顯的差距。那么,保險公司董監高薪酬的評判標準是什么?
北京商報記者注意到,多數保險公司表示,沒有與盈利掛鉤的獎勵計劃支付。不過,也有個別保險公司寫明,其經理層成員的績效年薪與績效年薪標準值、職級系數、個人年度經營業績考核結果、年度綜合考核結果掛鉤。
實際上,監管對于保險公司的績效評價也有一系列要求,根據財政部發布的《商業保險公司績效評價辦法》,商業保險公司績效評價以新發展理念為指導,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以可持續發展為目標,將短期年度考核與長期穩健經營相結合,引導商業保險公司加快轉變發展理念和發展方式,堅守保險保障本源,堅持長期投資和價值投資理念,加大自主創新力度,優化資源配置,提升投入產出效率,增強核心競爭力,強化金融服務功能,有效防范金融風險。
一直以來,人才是一個行業最核心的資源,保險公司該如何通過有競爭力和挑戰性的薪酬吸引和留住人才?王鵬表示,要確保薪酬水平具有市場競爭力,能夠吸引和留住優秀人才。其次,要注重薪酬與績效的掛鉤,激勵高管和員工為公司創造更多價值。此外,還應考慮提供多樣化的福利和長期激勵計劃,以滿足員工的多元化需求。通過建立公正透明的薪酬體系,增強員工的歸屬感和滿意度,也是留住人才的關鍵。
北京商報記者 李秀梅

責任編輯:張文
VIP課程推薦
APP專享直播
熱門推薦
收起
24小時滾動播報最新的財經資訊和視頻,更多粉絲福利掃描二維碼關注(sinafin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