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工人在建房時受傷,雇主購買的意外傷害保險理賠金能否抵扣賠償款?判了!
農村居民自建樓房,
為了節約成本和手續便利,
將工程承包給個人或沒有資質的施工隊伍。
因缺乏完善的施工管理制度和安全的作業環境,
建房過程中很容易發生工人意外傷害事故。
近日,
洞口縣人民法院審理了一起
因工人作業時發生意外事故
引發的提供勞務者受害責任糾紛案。

2023年4月,楊某在自家農村宅基地修建房屋,雇請王師傅為房屋做泥水工,并在保險公司為其購買了建筑工程團體意外傷害保險和建筑工程意外費用補償團體醫療保險。
2023年4月29日,王師傅在工地拉水平線時被水泥柱穿插出來的鋼筋刺傷右眼。隨后,楊某立即將王師傅送至醫院,住院治療8天。經鑒定,構成十級傷殘。
根據投保的保險條款規定,發生保險事故后,保險公司應在傷殘等級責任限額內賠償20000元,在醫療費責任限額內賠償10000元。
王師傅受傷后,楊某為其支付了17000元醫療費,就其他損失雙方多次協商未果,王師傅訴至法院。

法院經審理認為,楊某雇傭王師傅從事勞務,雙方形成雇傭關系。王師傅在提供勞務過程中受到傷害,應根據雙方的過錯承擔各自的責任。
本案中,楊某作為雇主,建筑工地上存在安全隱患,沒有設置警示標志,也沒有及時消除安全隱患,導致王師傅在施工過程中受到傷害,存在過錯,應承擔賠償責任。
而王師傅作為從事泥水工幾十年的建筑工人,有著豐富的工地做工經驗,因疏忽大意沒有盡到安全注意義務,自身存在重大過錯,應減輕楊某的賠償責任。
結合本案案情,法院認為楊某應賠償原告在本次事故中所花費的醫療費用60%的損失,即83004.53元,其余損失王師傅自行負責。
由于楊某為案涉工地在被告保險公司處購買了保險,保險公司應在保險責任限額內賠償原告的損失30000元。保險公司要求王師傅重復進行傷殘鑒定系擴大損失,應由保險公司承擔該次鑒定費用900元。
綜上,保險公司應賠償王師傅鑒定費等各項損失合計30900元,楊某應賠償王師傅各項損失53004.53元,核減其已經支付的17000元,還應賠償王師傅36004.53元。該案一審判決后,雙方均未上訴。

雇主為雇員購買保險,能否抵扣雇主的賠償責任,在實務中存在兩種觀點。一種觀點是雙賠原則,該觀點認為,保險公司的理賠款不能抵扣雇主賠償責任,即雇員不僅可以要求雇主依法賠償,還可以額外得到保險公司的理賠款,獲得“雙份”賠償,其理由是雇員是保險受益人,保險公司的理賠款屬于雇員福利,這種觀點得到了雇員的支持。另一種觀點是損失填平原則,即單賠原則,該觀點認為,理賠款應當抵扣雇主的賠償責任,因為保險是雇主出資購買的,雇主購買保險的目的在于分攤風險,按照損失填平原則,雇員不應當得到雙份賠償,這種觀點得到了雇主的支持。
本案中采取了第二種觀點即損失填平原則,因為雇主購買保險的目的是為保障雇員在工作遭受事故傷害時獲得醫療救治和經濟補償,分散或減輕雇主的賠償責任,降低自身的風險。現楊某為工地投保團體意外傷害險所獲賠的3萬元,應該用于填平雇主楊某的損失,因此保險理賠款應抵扣雇主的賠償責任,同時也有一種社會價值導向的作用,一方面可以鼓勵雇主加強風險意識,通過購買保險分攤風險,另一方面,可以告誡雇員,即使雇主購買了保險,雇員自身也要提高安全注意義務,從而減少事故發生,減少矛盾發生。
原標題:《工人在建房時受傷,雇主購買的意外傷害保險理賠金能否抵扣賠償款?判了!》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并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