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冷翠華
1月13日,中國證監會召開的2025年系統工作會議提出,加快改革開放,深化資本市場投融資綜合改革。以深化投融資綜合改革為牽引,進一步打通中長期資金入市卡點堵點,協同推動各類中長期資金建立長周期考核機制,提高權益投資比例,深化公募基金改革。
多家險資機構相關負責人對記者表示,今年將加大權益投資配置,并希望長周期考核機制能夠進一步細化落地。
增加權益配置
保險資金是典型的中長期資金。當前,我國險資機構手握超過32萬億元的投資資金,他們對今年權益市場的看法和權益投資策略備受關注。
上述會議提出,2025年資本市場面臨的形勢仍然復雜多變,外部輸入性風險加大與內部風險因素交織疊加,但我國經濟底盤穩、優勢多、韌性強、潛能大,應對各種風險挑戰的政策工具多,回旋余地大,2025年我國宏觀政策取向更加積極有為,超預期逆周期調節力度加大,各方合力穩市機制更加健全,資本市場自身投資價值進一步凸顯。
多家險資機構相關負責人對2025年我國資本市場走勢持相對樂觀的預期,并認為權益投資在險資整體配置中的占比將提升。
中國人壽資產管理有限公司相關業務負責人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預計今年A股將進入企業盈利改善的基本面驅動行情。同時,從基本面、資金面和情緒面各方面來看,A股都將獲得有力支撐。在光大永明資產管理股份有限公司相關負責人看來,在宏觀政策支持下,2025年A股市場將呈現震蕩企穩的特征。
某人身險公司投資負責人對記者表示,預期今年“A股中性略微偏多”,將增配權益資產。另一家人身險公司投資總監則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今年肯定要加大權益資產配置,“一個重要的原因是,險企要依靠上市公司分紅來提升財務投資收益,在具體配置上,也將更加側重配置高股息、高分紅的股票。”
長周期考核助長線投資
險資等中長期資金的權益配置受多種因素制約,為進一步打通中長期資金入市的卡點堵點,監管部門正協同推動各類中長期資金建立長周期考核機制。多家險資機構表示,還希望這一考核機制繼續細化落地。
業內人士表示,險資的權益配置比例除了受權益市場預期的影響,還受償付能力和資產負債匹配等多重因素約束。從歷史數據來看,近年來保險資金權益配置比例總體保持相對穩定,截至2024年三季度末,險資權益類投資(股票+證券投資基金+長期股權投資)配置余額占比23.36%,環比上升1.73個百分點。
從考核機制來看,2023年,財政部發布《關于引導保險資金長期穩健投資?加強國有商業保險公司長周期考核的通知》,將國有商業保險公司經營效益類績效評價指標“凈資產收益率”由當年度考核調整為“3年周期+當年度”相結合的考核方式,并鼓勵其他商業保險公司參照執行。
同時,自2023年三季度起,保險公司響應監管要求,在償付能力季度報告摘要中公開披露近三年平均投資收益率和綜合投資收益率,以加強投資收益長期考核。
不過,幾家非國有險企投資負責人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當前實施長周期考核仍面臨一些難點。上述人身險公司投資負責人表示:“對我們來說,財報是要‘交卷’的,如果業績不理想,股東就不會滿意。”
因此,當期投資業績仍然非常重要,而在新會計準則下,權益市場的波動對險資凈資產、凈利潤的影響更大,波動更明顯。
業內普遍認為,需進一步完善中長期資金長周期考核機制相關政策細則,讓長周期考核落到實處,減輕市場短期波動帶來的考核壓力,以及為應對這種壓力而進行的短期操作,真正做到從長遠著眼,進行長線投資。

責任編輯:張文
VIP課程推薦
APP專享直播
熱門推薦
收起
24小時滾動播報最新的財經資訊和視頻,更多粉絲福利掃描二維碼關注(sinafin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