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自:證券日報
本報記者 韓昱
近日《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深化養老服務改革發展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發布。1月9日,民政部副部長唐承沛在國新辦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表示,《意見》是對加強養老服務作出的系統性制度設計,也是緊抓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重要窗口期,推動解決“老有所養”重大民生問題的基礎制度安排。
推動銀發經濟提質擴容
國家發展改革委社會發展司司長劉明表示,銀發經濟前景廣闊。從需求變化看,老年人群體規模不斷上升釋放大量老年產品和服務需求,隨著消費意愿和消費能力升級,需求結構正在從生存型向發展型轉變。特別是上世紀60年代以后出生的人,已經進入老年階段,這部分人消費意愿和消費能力更強。
從消費趨勢看,老年人與年輕人消費邊界不斷融合,消費觀念、消費結構愈發重合,更加注重個性化和悅己消費,成為消費多元化發展的關鍵群體。
從產業發展看,銀發經濟促使各產業為老年人創新、創造更多的服務產品,涉及老年人生活的方方面面,為老年人服務注入了新的動力。
劉明表示,下一步,國家發展改革委將認真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的部署,深挖和培育銀發經濟消費潛力,從做好服務上做文章,推動銀發經濟提質擴容。
一是做強主體,支持各類企業積極參與,加快培育一批銀發經濟龍頭企業,推動銀發經濟逐漸向多元業態發展。
二是做優產品,引導經營主體匹配細分市場,健全產品服務的標準規范,提高產品服務品質和適老化水平。
三是做大規模,促進養老與醫療健康、文化旅游、金融等產業融合,讓老年人在醫療、出行、娛樂等方面更加方便,為老年人提供更好更溫馨的服務。
加大對養老服務的資金投入
養老事業和養老產業的發展離不開公共財政的支持。財政部社會保障司負責人葛志昊表示,近年來,各級財政部門認真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關于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的決策部署,加大投入力度,完善支持政策,深化改革創新,推動養老服務發展取得明顯成效。
一是加大投入力度。2019年至2024年,全國財政用于養老服務和老年人福利方面的支出超過5600億元,年均增長11%。其中,中央財政通過一般公共預算、政府性基金預算等渠道安排資金超過1500億元。
二是完善支持政策。一方面,出臺了一系列稅收優惠政策,對符合條件的養老機構減免企業所得稅、增值稅等稅收,并指導地方為養老機構因地制宜提供建設補貼和運營補貼。另一方面,聚焦特困老年人以及經濟困難的失能老年人和高齡老年人等特殊群體,支持其入住養老機構接受集中照護,或提供家庭適老化改造和居家上門服務等,切實讓他們享受到質量有保障的基本養老服務。
三是深化改革創新。2021年以來,連續實施居家和社區基本養老服務提升行動項目,累計對234個項目地區探索發展居家和社區養老服務予以資金支持。2024年,在59個縣(市、區)啟動實施縣域養老服務體系創新試點,支持探索構建適合我國國情的縣域養老服務體系。
葛志昊表示,下一步,財政部門將認真貫徹落實《意見》精神,在以下三個方面持續發力。
一是進一步加大投入。堅持盡力而為、量力而行,指導各地根據經濟發展水平和人口老齡化程度,進一步加大對養老服務的資金投入。同時,進一步完善養老服務經費保障機制,擴大普惠性、基礎性、兜底性養老服務供給,重點保障好特困老年人、經濟困難失能老年人等特殊老年群體的基本養老服務需求。
二是進一步深化改革。繼續抓好縣域養老服務體系創新,居家和社區養老服務提升行動等試點工作,鼓勵地方加大推進力度,大力發展居家和社區養老服務。加快補齊農村養老服務短板,力爭形成可推廣可復制的城鄉養老服務發展模式。
三是進一步提升效能。一方面,加強對養老服務領域財政資金的預算管理,強化績效考核和財會監督,充分發揮財政資金的使用效能。另一方面,指導地方進一步優化養老服務資源配置,完善公辦養老機構的管理和運營機制,不斷提升全社會養老服務資源的整體效能。

責任編輯:張文
VIP課程推薦
APP專享直播
熱門推薦
收起
24小時滾動播報最新的財經資訊和視頻,更多粉絲福利掃描二維碼關注(sinafinance)